文 | DataEye
短剧题材百花齐放,大家都在同质化和内卷上各出奇招,试图找出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根据笔者对于短剧行业的长期观察,奇怪地发现:有一类题材,在长剧、电影、网文等行业一直备受青睐、爆款频出,但是在短剧行业却踪迹难觅、门可罗雀。
这类题材就是——悬疑。
一、长短之间·差异巨大
根据DataEye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微短剧行业白皮书》可以知道,2024 年参与投流的微短剧数量(去重)超4.46万部,其中约有3.64万部新剧。通过ADXray行业版的统计,2024年题材标记为“悬疑”的数据一共有291部,在24年(上线)新剧中的占比仅为0.7%。
图片来源:《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
若参考主流短剧APP“红果短剧”数据,我们通过标签进行筛选,“悬疑推理”标签下筛选出来的短剧仅为35部,数量远少于其他题材短剧。
根据公开资料得知,红果短剧APP上共收录超过1.5万部短剧,简单计算便可得知:“悬疑类”题材短剧在红果短剧收录的全部短剧中占比不高于0.23%。
图片来源:红果短剧APP
无论是0.7%还是0.23%,都是一个低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占比。“悬疑类”题材在短剧在市场上如此小众,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原因也很简单:“悬疑类”题材在长剧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主流。
根据灯塔专业版的《2024年剧集市场报告》数据可以得知,“悬疑类”剧集在2024年播放量超总量的30%,在年度播放量榜单上赫然与爱情、古装两大题材鼎足而立。
图片来源:《2024年剧集市场报告》
由此可以看出,“悬疑类”题材在市场上绝对是有一批非常大的受众的,而且鉴于该题材内容上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不容易产生“观看疲劳”,需求是相对稳定且持续的。与此同时,“悬疑类”题材对于观众的性别、年龄并没有明显的偏向性,受众面向的全年龄段的全部观众,受众群体非常巨大。
诚然,长剧和短剧的观众受众并非完全的重合,但该题材类观众对于内容的筛选主要还是取决于质量而非载体,只要内容足够优秀以及吸引,观众并不会因为是短剧而非长剧拒绝内容。
既然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悬疑类”题材从供给侧看,相对数量以及绝对数量上都有着如此悬殊的差距呢,这一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二、何不悬疑·三个难关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做“悬疑类”题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市场上“悬疑类”题材的短剧数量稀少?
笔者对业内编剧、制作方的调查访问,综合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剧本创作难度大
相较于常见的甜宠、霸总等题材,悬疑类在剧本创作的难度上是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的。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悬念构建:悬疑类剧本的灵魂是悬念,一个“始终贯穿的悬念”是创作优秀悬疑故事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强化以及延伸这个悬念,并且加入一些“烟雾弹”对读者进行误导,防止“聪明”的观众过早地猜出结局。
逻辑严谨:悬疑类剧本对逻辑的严谨性有极高的要求。无论是犯罪手法设计、犯罪动机的设定亦或者是剧情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都需有完整的合理的解释以及说明。任何一处逻辑漏洞,都会破坏整个故事的可行度与完整性。
细节雕琢:悬疑类剧本中对于细节的打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包含如道具及场景、线索的设置与隐藏、演员的表演等多个方面。往往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就可能是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需要编剧把这些关键点巧妙地隐藏在剧情或者场景之中:不能过于明显,这样会削弱整体的“悬疑感”,但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暴露,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对于悬疑短剧剧本来说,做好其中的任意一点都不容易,更何况一部优秀的作品同时需要兼顾以上三点,但凡其中一方面有所欠缺将严重影响内容的质量,这也对编剧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是目前市面上“悬疑类”题材较少最主要的原因。
2、IAP模式的影响
短剧早期的IAP模式决定了其对于ROI的看重,甚至唯ROI论。
这导致内容创作只需要聚焦于“引导”观众在付费节点时进行付费即可,对于付费节点以后的内容和质量并没有太大的要求,“烂尾”现象比比皆是。
而这样的创作创作思维正好和“悬疑类”题材“循序渐进”的创作思路是完全的背道而驰,因此导致“悬疑类”题材对于在创作层面有着天然的水土不服:“没办法每集都有钩子”、“无法满足平台方对于情节点密度的要求”是编剧不愿意创作“悬疑类”题材的主要原因之一。
3、投入产出比低
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就是“悬疑类”题材的整体数据以及回报率偏低。
纵观去年以“悬疑”为标签的短剧,绝大多数都是混合题材,在很多作品中“悬疑”只是其“噱头”之一,其作品本身其实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悬疑类”作品。
24年的291部“悬疑”标签作品,数据(不包含原生端数据)较好以及较为出圈的两部作品分别是《引她入室》和《夜色将明》,出品方均为有着“爆款孵化器”名号的听花岛。
图片来源:ADXRay行业版
但即便是听花岛这样爆款频出的团队,其出品的《引她入室》和《夜色将明》已是去年“悬疑”题材类的绝对头部作品,但两部热力值总和依然不及“银发”题材爆款《闪婚老伴是豪门》的80%。头部作品尚且如此,其他大部分的“悬疑类”短剧更是扑得悄无声息、毫无水花。
以上问题在以往的市场环境之下,几近无解。其本质是当短剧和“悬疑类”题材的向性问题,这个问题一日无法解决,“悬疑类”题材便看不到出路。
终于,IAA模式的出现给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带来了转机。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IAA模式(免费模式)于2024年持续扩张,市场占比从1月仅占 11%攀升至10月的50%,成功反超IAP模式(付费模式)。
图片来源:《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
随着IAA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对于一个“好”的短剧项目的评价标准也由“更高的ROI”转变成了“更高的完播率”。短剧完播率越高,出品方收益也会越高,直接导致短剧创作的重心不再是吸引付费,而是转向内容的深度以及长时间内对观众的粘。驱使观众观看短剧的底层逻辑也开始由“情绪推动”向“剧情推动”进行转变。
力从而提升完播率,其“循序渐进”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悬疑类”能有更好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其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一直没有跑出一个“绝对的爆款”。一旦有一部悬疑类短剧能够破圈并引发广泛讨论,势必会刺激该题材的制作以及创作,进而另出更多优秀的悬疑作品百花齐放。
悬疑类短剧,距离解决一切问题只差一个出圈的爆款而已。
三、打破僵局·四大出手
而在这片潜力巨大的蓝海里,平台和制作方的积极布局也为突破“爆款”提供了机会。无论是“悬疑类”题材内容的创作还是制作,深耕该类型题材多年的爱优腾芒都是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该类题材也一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早在2018年,爱奇艺就推出了“奇悬疑剧场”,初步展现它们在悬疑赛道上的野心。随后,2020年爱奇艺推出了“奇悬疑剧场”的进化版--更广为人知的“迷雾剧场”,专注于“悬疑类”题材短剧集内容,成为四大平台中的第一个悬疑垂类剧场厂牌。其播出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谁是凶手》、《平原上的摩西》等作品广受悬疑爱好者的好评。除此之外,《唐朝诡事录》系列也是爱奇艺手上的重量级古装探案悬疑剧IP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2020 年,优酷推出 “悬疑剧场”,以 “悬疑” 为特点,叠加其他多种元素,陆续推出了《重生之门》、《长安十二时辰》、《庭外》、《胆小鬼》等代表作。2024年,优酷以一句“长夜必尽,真相大白”为口号,将“悬疑剧场” 升级为 “白夜剧场”,主打高品质自制悬疑罪案类剧集。去年的现象级爆款《新生》、《边水往事》都是出自优酷之手。
图片来源网络
“ X 剧场”是腾讯于2023年推出的主打悬疑类剧集厂牌。首部作品《漫长的季节》一上线就以 9.4 分的高分成为了国产悬疑剧的新标杆,是近五年国产电视剧豆瓣评分的最高分。此外,《繁城之下》、《黑土无言》等作品同样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图片来源网络
而芒果则是四大平台中唯一一个没有“悬疑类”剧场的平台。众所周知,芒果的强项在综艺,《明星大侦探》、《女子推理社》等综艺都是芒果旗下悬疑+推理的头部IP,同时推出多个综艺的衍生综艺如《名侦探的假期》、《大侦探合议庭》等,可以说是把综艺彻底玩明白了。除了综艺以外,芒果去年悬疑类的剧集并不多,口碑也非常一般,即使是改编自蔡骏早年小说作品《地狱第 19 层》的电视剧《十九层》也反响平平。
爱优腾芒的优势除了拥有成熟的IP库以外,还得益于他们掌握生产悬疑内容的核心:一批长期合作的擅长创作/制作“悬疑类”题材内容的编剧和拍摄团队。这是四大平台长时间深耕该类题材内容的积累,并且大多以工作室为单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及特色,这是他们核心护城河之一,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甚至模仿。
爱优腾芒进军短剧行业必定会先从自己拿手且市场稀缺的题材入手,“悬疑类”可以说是他们目前最佳的选择。用自己的优势题材内容做出一定的口碑并形成一定的规模,然后再延伸至没有那么擅长的方向,这是四大平台最常用的打法。针对短剧亦是如此,爱奇艺最新发布的《精品微剧千部计划》中明确提出需要“悬疑类”题材内容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点。
据笔者了解,爱奇艺其实早在23年开始便在为针对精品短剧集而设的“微尘剧场”储备相关内容, 首部作品《我的阿勒泰》在24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并且开创了该类题材的先河。
随着两年的内容储备,各平台相关作品已经到了爆发期。如已经官宣的《虽然不能同时拥有一切》就是一部由爱奇艺自制的高概念“悬疑类”题材作品,讲述的是当代女性面临的困境以及抉择,是一部绝对值得期待的精品短剧。
四、两个方向·四条渠道
对于爱优腾芒而言,如何将其长剧积累的大量用户转化成为短剧用户并且开发新的付费机制是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其未来悬疑类短剧的布局大概率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向:
一是自有长剧IP的短剧化衍生。
比如《唐朝诡事录》的衍生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就是爱奇艺对于短剧的一次尝试。四大平台手握着众多的IP,想要在原有IP基础上进行短剧化改编有着天然的IP优势以及流量优势。
图片来源网络
二是将长剧进行短剧化拍摄/剪辑。
在20年至22期间,超量的拍摄以及立项导致目前每个平台库内都有大量的未播库存剧集。近年来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动荡以及降本增效的影响,除了减少新剧的立项/拍摄之余,如何更好的消耗库存剧成为了各大平台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将长剧按照精品短剧的方式进行剪辑上线成为了一个新的行之有效的消耗库存剧方式,并且可以同时将长剧集IP的粉丝向精品短剧方向进行引导。
比如改编自小说《死亡万花筒》的无限流悬疑网剧《致命游戏》就是一个例子:该剧原本是长剧形式作品,但因为其为耽改题材等原因,一直无法获得相关发行许可从而上线。恰巧当时正值短剧开始需要审核的政策调整期,爱奇艺通过重新剪辑的方式将该剧由长剧集模式改为精品短剧模式,按照短剧内容进行送审并最终获得了“(川) 网微剧审字(2024)第001号”发行许可证,成功上线(虽然仅仅上线几个小时就被下了)。
“悬疑类”题材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有原作IP基础的,一方面可以降低创作上的难度以及减少创作周期,一方面可以将原著的粉丝转化成为稳定优质的内容受众。
对于没有悬疑类IP储备的出品方,有什么比较快捷、方便的途径可以获得优质的悬疑类IP呢?笔者在此提供四个途径以供参考:
传统网文渠道:依旧是那些主要的网文IP来源:晋江、起点、番茄、盐选等平台,相信大家对此都非常熟悉,就不再赘述。
垂类杂志:这个渠道可能一些资深的推理悬疑爱好者会更熟悉一些,常见的有《推理世界》、《最推理》、《悬疑志》等杂志。这些杂志创刊大多都有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内容积累,且绝大部分内容是原创且有清晰的版权链。内容涵盖各种悬疑类型,甚至有些系列故事已经形成了IP并且在悬疑爱好者的圈子内有不错的口碑和受众基础。以《推理世界》为例,作者轩弦创作的《神探慕容思炫系列》、作者远宁创作的《红线传系列》、《唐案无名系列》、《大唐狄公案系列》以及作者杜撰的《杜撰系列》等,都是非常适合改编的来源。
图片来源网络
剧本杀IP:剧本杀自19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以后,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剧本作品,虽然其中“同质化”、“抄袭”问题非常的严重,但依旧有不少经典的剧本杀IP值得借鉴以及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剧本杀剧本的叙事是多视角、碎片化的,需要玩家通过各自的剧本和线索拼凑出完整的故事。所以在影视化的过程中,编剧需要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形成线性、连贯且符合影视作品叙事逻辑的故事,这需要对整体进行大量的调整、重构和取舍,有着不小的改编难度。
非虚构故事:有句话说得好,“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精彩”,事实上很多的悬疑类剧本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一些好的非虚构故事往往也是改编核心的来源之一。比如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就是一个发布非虚构写作的平台,其供稿者有医生、程序员、辍学生、全职太太等,故事内容涵盖了人生百态,其中不乏如《疑云重重的溺水案》等悬疑类的故事。
以上便是笔者推荐的悬疑IP的来源渠道。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如游戏改编、电影改编、新闻/热点事件改编等方式,但这些渠道获取的内容在改编难度或者版权链上或多或少会有些不确定的因素,并不是“新手”采用类似渠道获取IP。
五、领跑悬疑·三类细分
“悬疑类”其实是一个大的统称,其中根据内容走向的偏向性又有许多的细分领域。以下的三个细分领域是笔者根据过往市场数据总结出来的三个最容易被市场接受的细分领域,可以作为改编思路的参考:
犯罪悬疑类:
该类作品除了“谁是凶手”这个最主要的悬疑点外,还会聚焦在犯罪的过程以及和正义势力的斗智斗勇。由于时代背景与我们现在生活类似,所以往往会有比较强的带入感。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侦破方法或者刑侦技术往往也是吸引观众的亮点之一。对标作品有《重案六组》、《沉默的真相》《我是刑警》等。
图片来源网络
古装悬疑类:
该类型往往是以古代或者架空为背景,其悬疑元素往往和古代的社会环境或者是文化风俗有关,除悬疑元素外还可以通过对比现在社会和古代社会在技术、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来吸引观众,相对来说是市场上比较常见悬疑类作品类型。对标作品有《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杰》、《唐朝诡事录》等。
图片来源网络
高概念悬疑类:
所谓的高概念悬疑是一种融合了奇幻、科幻或者超自然元素的悬疑类型。它通常会有一个虚构的非现实的强设定,然后基于该强设定有一套自己的突破了常规的逻辑,比如平行世界、轮回、超能力等等。这类作品吸引观众的点除了悬疑以外,还有对于该“强设定”的探索和解释,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寻找“凶手”,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地理解和适应在该强设定下发生的一切。有一定的观影门槛,但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短剧《柒两人生》应该算是目前市场上最符合该品类的作品,对标的作品有《开端》、《盗梦空间》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六、内容变革·未来可期
无论何种内容载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都会从家庭伦理、情感、爽文等题材向悬疑、科幻等相对“硬核”的内容进行偏移,这是内容行业发展的一个有迹可循的规律,并且已经在电视剧、电影、网文等行业得到过验证,短剧也能不例外。
不知不觉,“短剧精品化”、“短剧再创新”这些口号又已经喊了整整一年了。“改名风波”之后,翻开榜单一看,每页上都写着“风花雪月、岁月静好”几个字。揉揉眼睛,再仔细看看,其实满篇依旧还是顾总傅总厉总们的故事。
短剧的题材和内容,或许正是时候迎来一场真正的变革,而“悬疑短剧”如箭在弦,作为潜力无限的一个方向,或许也正是正是下一部“爆款”的诞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