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在交通行业日渐深入的渗透,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创新技术的加速落地,2025年及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速。作为交通的重要参与者,与智能交通性匹配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化数字化创新也将迎来新一轮风潮。1月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汽车报》消费车型盛典“2025智能化交通与自动驾驶前景与发展方向”圆桌论坛上,来自车企和行业研究机构的专家一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与嘉宾: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 闫建来(左2)
重庆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长安科技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副总经理、长线智能总经理 梁锋华(左3)
广汽埃安公关部负责人 王云龙(右3)
小鹏汽车副总裁 陈涵(右2)
长城汽车车路云项目总监 张瀛(右1)
》》》主持人:
中国汽车报社委会成员、采访制作中心主任 朱志宇(左1)
◆智慧交通的车企作为
2024年10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智慧交通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形成“部局协同、部省联动、政企合作、上下贯通”的标注化试点工作机制,批准设立国家级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智慧交通专项)项目50个左右(2024年设立20个左右,2025年设立30个左右)。到2027年,智慧交通标准体系要进一步的完善。《实施方案》为智慧交通领域试点和标准落地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时间点和目标。
朱志宇:车企如何在《实施方案》的推进中发挥作用?
梁锋华:在智慧交通领域,车企既是智慧终端的提供者,又是智慧交通数据采集的载体,也是智慧交通的受益者和赋能者。智能交通毫无疑问将为整车的运行提供非常好的运行环境。基础设施的发展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在基础设施和用户体验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智能交通的应用水平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陈涵:非常欣喜地看到《实施方案》的发布执行,文件所制定的计划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鹏汽车是一家专注未来出行的科技公司,当前公司正在全力以赴在智驾与AI赛道,完善在四大关键领域“芯片、大模型、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布局,跑步进入AI汽车时代。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在美国硅谷和圣地亚哥设立了研发中心,在欧洲多地设立了分公司。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去年12月,实现了在欧洲市场的第1万辆纯电智能汽车的交付。
在我看来,智驾技术相对容易实现,而良好的用户体验感才是难点。小鹏汽车的AI代驾功能是一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学习并模仿用户的驾驶习惯和路线,实现个性化自动驾驶,越用越熟练。通过AI交互如小鹏的AI小P,提供语音控制及主动服务,提升驾驶体验。同时,小鹏汽车也注重汽车文化传播和科普,期待更多企业共同推动中国汽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王云龙:广汽埃安近两三年的任务重点是要让消费者认识到什么是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能给他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广汽埃安在去年下半年将智驾产品价格降低到15万元左右,同时下大力气让消费者接触到智驾,体验智能产品。
张瀛:如同秦统一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一样,智能交通的基础是要在云平台、车端、路端做到标准统一。企业内部,要通过企业标准整合自身的技术力量,提升平台的整体效能。行业组织要推出相应的标准,走出中国特色的智能化发展道路。通过规划或国家顶层项目起到牵引作用,带领整个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优势资源集中到相应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上平台上。
闫建来:企业对智能化和市场的理解有自己的见解,但大方向统一,并且都做着有益的尝试。从战略层面看,智能化既不是国家意志也不是产业意志驱动的,智能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选择。
从战术层面看,智能化时代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且还是储能单元、城市信息节点、情感交流工具等等,所以汽车企业也不能仅限于扮演产品提供的角色,还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智能驾驶的新特征
进入2025年,伴随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端到端等新技术的应用、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或将入华、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布局进程已经快速扩大至全国百城,具备该功能的车型销量超过百万辆。2024年,人工智能(AI)应用的落地标志着自动驾驶行业的新时代即将来临。因此2024年被赋予了“自动驾驶元年”的称呼。
朱志宇:2025年进入新阶段的智能驾驶会表现出什么特征?
张瀛:2025年我国智能驾驶的特征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牵头开始开展L3准入工作,这表明国家正在探索对智能驾驶领域的管理办法,通过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多部门协同进行顶层设计,解决相关新问题;另一部分,是从车企的角度看,企业将巩固去年取得的成果,继续打磨城市NOA。自动驾驶还没到让用户放心用的地步,随着系统的迭代,以及政策的完善,自动驾驶可能在2025年实现到3级驾驶的跃升,产品有望快速落地。
梁锋华:长安汽车数据显示,首先,去年智能驾驶系统搭载率和使用率大幅提升,用户使用活跃度相比两年前提升了3倍以上,有用户每月使用率达到了80%以上,说明智驾变成了刚性需求;其次,智能驾驶根据场景不同表现也不同,在城市、停车场、高速公路的场景已经能够覆盖,但城市中智驾的接管里程还不高,在很多城区路段,用户仅仅是迈过了“敢用”的门槛;第三,以长安汽车的试点情况看,3级智驾已经在部分场景达到比较完善的推送条件,可能会在2025年实现商业化落地的突破。国内智驾领域有机会在2030年前实现4级驾驶,与此同时,算力提升、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智慧交通基础保障更加成熟等趋势会越来越明晰。
◆智能网联技术路线殊途同归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中,单车智能路线的含义是指,通过车载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高性能计算芯片,让车变得越来越聪明。然而,单车智能存在车载传感器感知范围有限、缺乏全局视野、硬件成本高等缺陷。
所谓的“车路云一体化”,可以理解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是指借助C-V2X和4G/5G通信技术,将车辆和道路数据同步至云端,通过实时交互,实现车辆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通过路端和云端的协同,弥补了单车智能的短板,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全局感知、优化决策和协同控制能力。不过因为需要道路实时数据,要铺设大量道路信息获取设备,成本高昂。以往,业界对于应该更重视单车智能还是“车路云一体化”存在争议。
朱志宇:这两条路应如何并行发展?
张瀛: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最终将会融合,他们共同的目标是给予客户更好的体验。车企首先要保证产品在承诺给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比如,长安汽车导航中的红绿灯变灯提醒功能,在一些城市好用,但是在没有网联接通数据的地方就覆盖不了,用户可能在一些地区无法体验。因此车路云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加快脚步,跟上智能汽车产品发展的脚步。
王云龙:“车路云一体化”的重要性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将超越单车智能。无论是国产品牌走出去还是国外品牌到中国来,如果“车云路一体化”建设有所欠缺,将阻碍智能交通的实现。
梁锋华:就目前的条件看,在开放性场景中,单车智能起到的作用更大,在封闭场景中车路协同的应用则更有优势。但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协同关系,随着技术完善程度他们之间的关系还会动态调整。
闫建来:如果没有车路协同,单车智能无法发挥智能交通的最大优势。未来的社会是万物互联的社会,汽车是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必须要与社会形成链接,“车云路一体化”是最终方向。
◆2025拥抱高阶智驾?
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出货量将达约25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6.1%。据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智驾功能将逐渐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渗透,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标配。同时,“车路云一体化”启动大规模建设,又为智驾行业增添了新的变量。
朱志宇:2025年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前景如何,企业及机构对行业有哪些期待?
闫建来:当前汽车智能领域供应链企业和车企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商业化落地。智能化转型需要社会资源的大量投入,包括资本、技术、人才、城市管理模式都需要向智能化倾斜。这其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商业化落地才能解决。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梁锋华:2025年汽车行业形态或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真正进入“无智能不汽车”的时代,具备智驾功能将成为汽车产品的基本要求。同时,2025年将成为智驾等级跃升的一年,相信今年3级智驾会进入量产落地。此外,2025年整个行业的格局、包括生态格局会产生新的显著变化,进入相对明朗的状态。中国企业应该在渐生智能化生态方面达成共识,比如共同推动数据共享状态,从而加速进化,避免企业各自为战,重复投入不必要的成本闭门造车。
王云龙:2025年将是中国消费者全面拥抱或者认知认可高阶自动辅助驾驶的一年,但同时行业风险不容忽视。比如在自动辅助驾驶赛道中,有一些供应链企业因为之前的投资人不再继续注资,可能出现难以持续运营的情况。大集团和头部自动驾驶企业开放合作可能是今年的行业趋势。
◆飞行汽车的野望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备受国家支持。前不久,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成立,统筹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目前低空领域的主要产品有飞行汽车、无人机、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可以说低空经济与汽车产业具有强关联性,尤其是飞行汽车,成为大热的风口,各大车企纷纷入局。飞行汽车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的出行方式。其中小鹏在飞行汽车领域卓有建树。
朱志宇:2025年,飞行汽车是不是真的要来了?
陈涵:飞行汽车完美融合了智能汽车与现代航空技术,而小鹏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致力于为个人用户打造最安全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为人类城市立体交通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小鹏汇天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在11月12日的珠海航展上正式亮相。在开幕首日,进行了全球首次公开飞行展示。这款“陆地航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飞行汽车,它既是全球惟一能够在后备箱中装下“飞机”的汽车,也是唯一能够塞进汽车后备箱的“飞机”。陆行“母舰”部分,搭载全球首个800V碳化硅增程动力平台,综合续驶里程超1000km,轻松满足长途出行需求,陆行“母舰”在行驶中、停车时均可以给飞行器进行超大功率补能,满油满电可实现6次飞行。飞行体部分,搭载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从而实现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充电速度。
很多朋友关心飞行汽车的订单情况。在珠海航展举办“陆地航母”飞行汽车批量预订签约仪式上签约的新订单共计2008台,这是全球飞行汽车领域迄今为止的最大订单量。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在建设中,将用于生产“陆地航母”的飞行器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计划今年第三季度竣工,期待在2026年量产交付。
小鹏将继续坚守初心,“用科技为人类创造更便捷愉悦的出行生活”,让智能成果惠及国际用户,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各国伙伴们一同成为绿色出行转型的参与者、受益者、贡献者!未来新的10年,小鹏汽车要努力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我们的目标是,不断用科技来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小鹏也一直将智能发展、普惠发展、安全发展作为企业的职责使命和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