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拓展“内循环”战略空间,构建国家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建议智能化低空活动配套管理设施,提高飞行安全与效率。”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江欣国表示。
在他看来,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内低空消费能力的持续扩展,“推进低空飞行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同步提高,已成为四川省各地深入落实‘低空经济’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活力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共识。”江欣国说,然而,当前四川省还存在区域低空运行规则和飞行路径不明确,以及协同智能化运行管制方法缺失等三个短板。他建议,科学合理地指定一系列低空空域管理办法,奠定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引领国内低空活动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
作为交通运输与物流方面的专家,江欣国对低空经济的飞行规则等思考较为成熟。“依托‘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建议在参考传统民航运行方式基础上,尽快制定四川省城市和城际空域低空飞行器低空运行规则。”江欣国说,运行规则主要内容应包括基于起降点进出场程序设计和应急处置方法,基于飞行器性能和噪音管控的各类无人机与有人机飞行高度、速度和可用路径标准。对此,他建议基于用地和天际线限制,在考虑可用空域、城市低空活动需求、运行安全、环境保护和噪音管理的基础上,规划城市和城际低空飞行路径,完善城市低空网络,进行包括起降点规划、起降点间飞行路线设计、配套设施设计等工作,确保低空飞行活动井然有序。
同时,还应推动智能化低空活动配套管理设施,提高飞行安全与效率。他建议充分利用AI、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飞行管理体系和区域低空管理平台,实现基于实时区域低空状态评估;完成飞行申请、路径建议、实时监控和飞行数据分析等综合功能;具备信息发布、应急响应和事件处置等辅助手段,进一步缩减低空飞行活动申请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依托大数据自动调整各飞行器飞行路径以避开潜在的飞行障碍和其他飞行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霞 图片 李霞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