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沧州市东光连镇及其周边村庄,有一支戈氏家族,人称景州戈氏,由来已久,家族文化底蕴深厚。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景州戈氏再续族谱,连镇戈氏第十七世戈炳策在《戈氏族谱合修序》中详细记述了东光戈氏的渊源:“遥溯鼻祖为夏禹之支裔,就封于戈国,后遂以国为姓,派延姒氏。绵绵翼翼,洎今历四千余年,源远者所由流長也。前明靖难兵后,文皇帝定鼎燕京,维时畿辅之内人民稀少,乃迁各省大姓,以实畿甸。祖惟善公,由浙之嘉兴徙居景州之连窝镇,嗣后瓜绵椒衍,代绍书香。”

由此可知,景州连镇戈氏原籍浙江嘉兴府嘉兴县感化七都,于明永乐年间迁至直隶河间府景州之连镇(俗称景州戈氏),始祖为戈惟善,现繁衍的村庄有东光县的连镇、皂户陈村等,景县的连镇、大端庄等,阜城县的戈家坟等。

(一)依靠土地扩张扎根连镇

明代初年“靖难之役”后,河北、山东等地人口流亡,大片土地荒芜。于是,朝廷多次颁布迁民垦荒生产,迁民即移民,就是把人口从人多地少的地方迁往人少地多的地方去。为了鼓励移民,军人退伍给衣粮,老百姓给田地。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又颁布了“迁大户、实畿辅”的诏命,就是迁南方大户来北方,国家均免费发给耕牛和种子。这些措施,大大地刺激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人口及耕地骤增,并使无业流民耕者有其田,生活有保障,给社会创造了一个平稳安定的局面。

同时,明初政府推行轻租薄赋的政策,到了永乐年间,仍旧执行此项政策,于是,北迁的戈家很快拥有了大片土地,由于善于经营,成了当地有名的地主。据1999年《东光县志》记载,戈家的土地最多时达20万亩,跨东光、阜城、景县、交河、乐陵等七个县。由于经营有方,戈家家道长盛不衰,在清代乾隆年间,更是挂上了“双千顷”的牌子。这“双千顷”的牌子可是有讲究的,当时的政府规定,只要挂了“千顷牌”,国家就免收皇粮国税,但在国家遇有战事、自然灾害之时,要向这些富户借粮,借多少,就得给多少,借不出就要受处罚,甚至杀头。一般的地主都不敢挂“千顷牌”,更别说挂“双千顷”牌子了,由此可见戈家的实力非同一般。

在皂户陈村,有一句老话儿非常形象:“马跑百里不吃人家的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的水”,这是说戈家的地多。戈家人坐着马车进京,一路之上,走的都是戈家的地,牲口吃不着别人家的草,戈家人也用不着投宿住店,喝不到人家的水。

戈氏拥有大量土地,其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方法和规范。笔者在皂户陈村采访时,老人曾这样讲,当时附近大多数村子是戈氏的佃户庄,俗称庄子,整个庄子的地都是戈家的,在这个庄子里每一户都给戈家种地,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场院,用于夏秋收割、碾压、晒粮所用,场院里牲口、农具等齐全。每年春天,戈家的总管要到各村看青苗,定产量,记录在册,到了夏秋收获季节,按册收缴田租。如遇灾年,管家还要到地里查看灾情,酌情减收田租。如果个别农户因家里有困难,也可以免了当年田租。

戈家收了田租,存到自家的粮仓里,交纳国家课税后(俗称“完钱粮”),剩余的收归自家粮仓储存,这算是完成了一个生产周期。

现以太平庄为例,具体说明一下戈氏庄田管理模式。

今阜城县码头镇西北方向有个小管庄,这个村子不大,一百多口人,这个村正式的名字叫太平庄。很早以前,小管庄所在的位置没有村庄,当时周围还有小李庄、曲龙河等村子,都是戈氏的庄子。由于这一片地比较多,戈家雇了东光大石庄一户姓石的长工,在这里盖了房子,帮忙管理地里的庄稼。时间一长,周围郝庄、小宗庄等村子里的佃户也在这里盖房子居住,聚集了几十口人。别的村子庄稼收完都要“完钱粮”,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只管干活,至于“完钱粮”的事,东家戈氏就给办完了。人们都说:“这个村子真是太平庄子,什么事也没有”,慢慢的,就有了“太平庄”这个名字。

至于小管庄这个名字,得从这个姓石的人身上说起,这个人在这里常年住着,人们有个大小事都找他这个管事的,慢慢的,就把他和这些佃户住的这一片地方叫做“小管庄”,最后,这户姓石的也在小管庄落了户。解放前,给地主管事的人叫石德胜,他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去世,其余三个儿子都在东北。现在,小管庄的王、邹、李、石四姓,除了大石庄石姓落户以外,还有附近与大石庄同宗的小宗庄村石姓搬来的,其余三姓都是附近村佃户落户以后繁衍的后人。

(二)庄园建设省内闻名

庄园,指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在中国古代,还包括住所、园林和农田的建筑组群。家有结余,族大人多,修房建屋,戈家也不例外,其庄园建设也是大手笔,他家的宅子建得更大、更气派,这就是闻名省城的“戈家八大院”。据戈彦良(连镇戈氏第二十一世孙)介绍,这“八大院”是两支戈姓八户所建,分前三院后五院,每一个院都独立,房屋有千间不止,还有二层小楼。皂户陈村村民刘文章(其父辈曾在戈家做管家)讲,“八大院”每一个院还都有一个吉祥儒雅的堂号,有“裔运堂”“心逸堂”“亚逸堂”“立本堂”“承本堂”“知本堂”“学古堂”“育生堂”等。这“八大院”最兴旺时有房间一千多间,2008年前后,戈增印(连镇戈氏第二十一世孙)还曾画过“八大院”的复原图,将其布局和堂号一一标示。

良田千顷,房屋千间,很长一段时间,戈家的富裕声闻千里,民间曾有“不到皂户陈,看不见富人”的说法。

戈家“八大院”的故事是皂户陈村民们津津乐道话题,引以为荣。那么戈家这样一个大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这“八大院”又是如何被毁的呢?这首先要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说起,当时捻军进入我地,给百姓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损失。据《戈氏族谱》记载,就是这次,“八大院”被炮火所击,大部分夷为平地,祠堂也没能幸免,连世代相传的旧家谱谱板都丢失了,这对戈家无疑是一次劫难。虽然后来“八大院”又进行了重修,但规模已是不如从前了。到了清末年间,时局动荡,大片的土地荒芜,这给以地租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戈家又一次沉重。再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地,民不聊生,更给摇摇欲坠的戈家以毁灭性的打击,戈家后人纷纷离开“八大院”,小孩子十几岁就去了天津和济南读书,长大后,在那里买建房产,定居在了那里。此后,“八大院”无人修缮与管理,日渐倒塌。解放以后,已经衰颓的“八大院”仍有剩余房产上百间,先后做了县粮库和师范学校,到了五六十年代全部倒塌。

由此,东光的老人们常感叹,如果“八大院”还在,那在全省也是数得着的。

(三)人才济济五百载

景州戈氏不但占有大量的土地,有着“双千顷”光环,有闻名省内外的“八大院”庄园。可贵的是,戈氏日渐富余以后,非常重视子弟的教育与培养,小时候学年请教师给孩子们开蒙教育,长大了送去济南、天津等地学习培养。戈氏子弟也很进取,在涌现了不少的人才,从政或从军。景州戈氏有“人才济济五百载”之誉。戈氏子弟继承了本地良好的文化和学风,他们或从文,成为忠臣良吏,或从武,成为保家卫国的勇士。据光绪版《戈氏族谱》及相关资料记载,戈氏在朝为官人物达90多名,现选择明清以来连镇戈氏人物情况整理如下:

戈瑄:字良玉,号蓚溪。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进士,授河南崇县令,多惠政,召为广东道监察御史,以论万妃受廷杖,寻命巡按南畿,复任推掌三法司,事出为四川按察司兵务副使,擢山东按察使。由浙江右布政迁江西左布政使,晋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改左副都御史。以忤刘瑾,改大理寺卿,仍罚米自输大同,寻升南京刑部右侍郎,迁左侍郎,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晋南京刑部尚书。致仕,赐勅给驿还乡,仍令有司月给夫米,会上两宫徽号,推恩进阶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历事三朝,侃侃风节,40年如一日,年75岁卒,赠太子少保,赠祭葬。葬于运河西岸戈家坟村。崇祀乡贤祠、名宦祠。

戈裕,字汝成,号坦斋。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进士,任山东福山县令,升工部屯田司主事。

戈九章,字惟衷,号蒲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进士,任南阳府知府,升苑马寺少卿。

戈接武,字鸿绪。明万历十九年(1591)武举人,兵部候推千总。

戈恒武,字恬波。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武举人,兵部候推守备。

戈时雍,字起虞,号嵩庵。清顺治元年(1644)拔贡,授福建安县令,升浙江严州府同知,又升江南扬州知府,诰授中宪大夫。事迹载州志。

戈王治,字道隆,号澹斋。清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武进士,任江南、江北东海营守备,诰封明威将军。

戈伟治,字君平。清康熙三十八(1699)己卯科武举人,候推守备。

戈开基,字仲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武举,授江南宣州卫运千总,加守备衔。

戈氏人物还有很多 ,在此不一一列举。


匡淑梅, 1969年出生,东光县北霞口村(南运河畔的唐宋古村)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2年,在县委机关报《东光报》工作, 2005年,在县广播电视局任专题部主任,2013年《东光县志》编辑部成员,2016年借调东光县政协。出版过《歌吟的芦苇》、《历代东光诗钞》、《门炳岳将军资料汇编》、《东光姓氏考略》、《德润东光》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