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稳稳占据了三个席位。苏洵是四川眉山人,半生放荡不羁,喜欢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求学虽然较迟,但是出身决定了苏洵就是个文化人。所以当两个儿子出生时,他也很讲究地给儿子们起了两个极富文化内涵的名字,一个叫“轼”,另一个叫“辙”。
“轼”,是古代车厢边上的那个“扶手”,也就是“车把手”,“辙”,则是马车行驶过后在路面留下的“车轮印”,也就是“车轱辘印”。以这两个字作为人名,其中包含的寓意并不像普通名字来得“直观”。
比如在民间,有家长想让自己的儿子像大鹏鸟一样,有凌云的志向,就给孩子起名叫“大鹏”;想儿子成为孝顺、顾家的人,就起名叫“二狗”;想儿子身材壮硕,精力旺盛,就起名叫“小虎”。
苏洵给一个儿子起名叫“轼”(车把手),另一个叫“辙”(车轱辘印),这是为何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他自己在三十七岁进京科考失利以后,曾写过一篇短《名二子说》作出了说明。
一、苏轼、苏辙二人名字来源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名二子说》的标题翻译过来就是——“我为什么要这样给儿子起名”,正文内容大致是说:
车轮子、车辐条(连接轮子和轮毂的木条,呈放射状排列于轮圈之中)、车顶盖和车轸(车厢底部的横木)都有各自的作用。
只有“轼”(扶手),看上去仿佛可有可无。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天下还没见过不带“轼”的车。我的轼儿啊,我只担心你不会隐藏锋芒。
天下所有的马车经过之后,都会在路上留下一道辙痕。人们在提到车的功劳的时候,是绝不会想起辙痕的。
好在当车仰马翻时,辙痕也不会受到牵连,这就是“辙”。于是我知道,“辙”善于处在祸福之间。我的辙儿,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其实,“轼”(车把手)看似无用的东西,但是每辆马车上都有。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马车都是“两轮车”,车厢里的人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很难保持平衡。
有了“轼”以后,乘车者以手扶着它,就安全多了。所以“轼”尽管根本不参与马车的轴承驱动,却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倒是“辙”这种东西,尽管这也是客观事实上存在的,但是提到它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显得非常“抽象”了。
从《名二子说》这篇散文中的表述来看,尽管苏洵非常渴望儿子们能继承他的志业,通过科举出仕当官,但是他并不希望儿子们能成为国家栋梁,在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建设方面有任何大的作为。
恰恰相反,苏洵只希望儿子们能在朝廷中做一个太平官,不争不抢,明哲保身。
苏洵创作这篇散文的起因,源于他科考失败的经历,于是他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两个儿子,渴望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进入朝中为官,光耀门楣。然而,与官场中人打交道是十分险恶的。
于是,苏洵就写了这篇小散文,通过阐释苏轼和苏辙名字中的含义,来提醒两个儿子为人处世之道。谁能想到,后来苏洵一语成谶,果真说中了两个儿子的人生轨迹。
二、苏洵一语成谶,说中儿子人生轨迹
苏轼、苏辙兄弟二十一岁时双双中举。后来,苏轼年少成名,锋芒太露,在朝中也得罪了不少的人。在“乌台诗案”时,朝中有很多人从前与他还有过一面之缘,结果却都对他落井下石。
比如大科学家沈括,在诗案之前还曾拜访过苏轼,向他索诗,结果回头就把他给举报了。
又如官员张璪,曾和苏轼同在凤翔府当差,当他离开凤翔时,苏轼写了一篇《稼说》相赠,希望他以后能当一名体恤民情的好官,没想到后来两人却成了政敌。
还有宰相王珪,算起来是苏轼的座师,也在关键时候跑出来说他妄自尊大,讥讽朝廷等等。他因为性格原因,自恃才高,树敌不少,后来被投入天牢,差一点判了死刑。
脱困之后,苏轼在黄州老实了几年,到了哲宗时期被重新启用,再自请前往杭州任职。然而,在民间苏轼依旧我行我素,曾经带一班歌伎闯进和尚庙,羞辱高僧。
苏轼这个“轼”字源于《左传·曹刿论战》中的“登轼而望之”,意思是扶着车轼站在高处望向远方。很显然,苏洵也曾期待过让苏轼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
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曾经表露自己也有“我欲乘风归去”的志向。然而,经历过“乌台诗案”的打击后,他表示不是自己不想向上爬,而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锋芒毕露的外在与淡泊名利的内在,共同影响了苏轼的仕途发展与人生追求,所以他最后只能选择做一个潇洒的“闲人”。
至于苏辙,这个名字对他本人的影响也很大。苏辙本来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他似乎自小就受了某种的暗示,对佛学研究颇深。
当初三苏一起进京赶考,苏辙和哥哥苏轼同时中了进士。然而,他很快就因为在制科考试上答题犯了忌讳,被王安石打击,还差一点被问罪。后来,他也只是被安排到小地方当官。
苏家所有的风光似乎都属于苏轼,以至于当别人提起苏辙时,都免不了要在前面加一句“苏轼的弟弟”。
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下了大牢,是苏辙一直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地营救。他甚至还傻到上书皇帝,想用自己的官职给兄长抵罪。
苏辙也是一位词人兼散文家,也有自己的著作。然而,他后来的“文名”却全部都像车轮底下的“辙痕”一样,被身处上位的车轮、轮辐和车盖以及“轼”所掩盖了。
只有研究文学的人才知道,苏轼也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只是他的名字,一直都被他哥哥苏轼掩盖了。
结语
一个人的名字,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因为名字伴随人的时间太长,且带给人的“暗示”与影响实在太多了。
当一个人懂事以后,学会写的第一个字往往就是自己的名字。在学会了名字的写法后,他们难免会好奇地去问家长:我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通过家长的解答,他们会明白,原来家长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并不自觉地朝此去努力。
苏洵给大儿子起名为轼,后来苏轼在阅读《左传》时,发现古代强人“登高望远”还是得先握住他这“车把手”,这让他不禁感到得意非凡。然而,一个人站的位置太高,又怎能不招人忌恨呢?
相比之下,苏辙的名字起得颇为巧妙,只是一道车痕而已。无论车子有功还是有过,都与他无直接关联。因此,他半生都在“和稀泥”,避免卷入过多的纷争。
直到“乌台诗案”,苏轼因为写诗讥讽皇帝而犯了天条。大逆不道者,按理说应当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然而,苏辙却并未受到牵连,他还能在外面给兄长送饭,替兄长奔走呼号,为兄长说情。
可见,苏辙的确像他的父亲在《名二子说》中指出的那样,“辙乎,吾知免矣”。在明哲保身这一点上,他从8岁到74岁,都未曾让任何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