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据《史记·秦本纪》、《史记正义》记载,秦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326年),举行腊祭,史称“初腊”,即猎取禽兽祭祀祖先,后行效天下。经千年的文化沉淀,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祭祀先祖、阖家团圆的重要时段。
现选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一书中,所辑录的陕西、河南、四川、上海、湖北、广东、海南等7省市,古代地方志里关于腊月民俗的记载,看看古人是如何过大年。
陕西:《陕西通志》(一百卷·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十二月
惠文君十二年初腊。《正义》曰:“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史记·秦本纪》注
十二月五日,煮五豆食之,已五毒。八日,煮粥相送,或于路食客,谓“腊八粥”。《临潼县志》
腊月八日作酒,日“腊脚”。《富平县志》
“腊八”早作粳粥,取米泔浴蚕种,令多。《岐山县志》
腊月八日,煮肉糜抛花木,俗谓“不歇枝”。《咸宁县志》
腊月八日,以肉糜浇果木,冀其实盛。《城固县志》
腊月八日,谓之“道德腊”,用黄黍作糜,下油盐于中,谓之“锛饭”。《延绥镇志》
“腊八日”,为幼男女剃头,设果肉粥于通衢,以饭贫者。《周州志》
二十三日,“祀灶”,用糖饼,以糖泥神口,祝曰:“毋以恶事诉上帝也。”《延绥镇志》
腊月二十四日,夜设糟馔、果酒“祀灶”。扫舍。《兴平县志》
二十四后,嫁娶不择吉,谓两年 不厮管。《临潼县志》
秦中“岁除日”傩,皆作鬼神状,立老人各为傩翁、傩母。《秦中岁时记》
“除夕”,是日更桃符,设岁宴。《兴平县志》
“除日”,具酒群饮,日“守岁”。《临潼县志》
“除夕”,优人扮锺馗遍诣人家,鸣锣击鼓,曰“驱鬼”。《渭南县志》
十二月宜雪,寒不泄尽,人多病。《乾州志》
洋州冬月,用蒲叶养鱼;至腊日,郡官泛舟于汉之鹅翁潭,奏鼓乐,揭而取之,游人纵观,谓之“揭蒲”。(蔡交《洋州诗》自注)
河南:《郑县志》(十八卷·民国五年刻本)
十二月
八日:人家以大米、小米、麦、高粱、黄豆、柿饼、红枣之类作粥,馈送邻佑,谓之“腊八粥”。
十五日:十五日为“下元节”,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二十三日:十二月二十三日,谓之“交年”,俗传灶神上天奏人间善恶事。民间“祀灶”,以生鸡一支(只),鲤鱼一尾,肉一方,酒三尊,牙饧、饼食、柿饼、红枣之属为献。乞者涂抹面目,装成鬼判,跳叫驱傩,借以索食。人家各换桃符、门神、春帖、钟馗、福禄和合诸类粘贴房门,买酒肉、蔬菜、香蜡、鞭炮,以备“除夕”之用。自此,乡里鼓鼙之声洋洋盈耳,晓夜不绝矣。
“除夕”:人家先祀百神,树高竿悬灯其上,谓之“照财”。焰烟烛天,烂如云霞,爆竹、鼓吹之声远近聒耳。家庭举晏(宴),长幼咸集。儿女博戏,终夜不寐,谓之“守岁”。燃灯床下,谓之“照虚”。更深人静,或有祷神请方,抱镜出门,听市人无意之言,以卜一岁休咎。
二十日官府封印,不复签押,至正月二十日始开。诸行闭门停市,往来博饮,盖郑俗奢侈,不论富贫争市什物,以庆新年。而饰门户,涂泽,妇女衣服、钗环之属更造一新,此皆东里之遗俗,无庸博物君子为之修饰而润色也。
四川:《重修成都县志》(十六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十二月
八日,人家以诸豆杂物合米煮粥,谓之“腊八粥”。
二十三日,是夜人家燃香烛,设饴饧、酒脯“祀灶”。
“除夕”,比户扫舍宇,换春联及门神、春帖等物。日间聚酺,曰“食年饭”;夜分祀祖先毕聚饮,曰“团年酒”。卑幼拜叩尊长,曰“辞年”。庖、福、井、厕燃灯烛,曰“照耗”。家人围炉,通夕不寐,曰“守岁”。比邻锣鼓爆竹,达旦不绝声,曰“闹年”。
其与晋周处《风土纪》云“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达且不眠,谓之‘守岁’”[同],今犹有遗俗焉。
上海:《松江府志》(八十四卷·清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十二月
朔日,傩于街市,饰为鬼神,揭竹枝,鸣锣跃舞,至二十四日止(丐者为之)。
初八日,各寺僧设豆糜,杂置榛、菱、枣、栗之属,谓之“腊八粥”。
二十四日,以夜祠灶神,谓之“送灶”,妇女不得参祀。物用粉团、糖饼,谓灶神朝天言人过失,用糖者取胶牙之意。是日扫屋尘,曰“除残”。
二十五日,举家食赤豆粥,云辟瘟,出外者亦留以与之,名“口数粥”,兼饷亲里之持丧者。
宋范成大《口数粥行》:“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镣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除日”祀先,易荼垒、桃符,贴春联,檐间遍插柏叶、冬青。至暮,封井,画灰于地象弓矢,云以辟邪。
先期,取松柴斫方晒干,至是叠架于庭,以麻秸、豆萁实而燎之。击锣鼓,烧糁盆,爆竹。(《韵会》注:糁,粉滓也,一日粥凝。又《岁时杂记》:“除夕”,作箦烛,以麻糁浓油如庭燎。律有“元日油糁”之文,今糁盆是也。又呼生盆,生阳气也。)
邻互擎炒豆相逆,佥搦而交纳之,且餐且祈曰:“凑投凑投(去声)”。炳烛瀹芗(yuè xiāng,煮香草),烧苍术、辟瘟丹,老幼聚饮,有围炉“守岁”达旦不寐者。闭门则举爆竹三声,明旦开门亦如之。
旧志又载,五鼓一筹,更烛炷香,陈果设釅,祝家神,参祠堂,然后举家东向立,自卑而尊饮屠苏酒。饮釂(yǐn jiào,意指喝尽杯中酒。),尊者就席,以次贺毕,遂出贺。
此一岁风俗之大略也。
湖北:《湖北通志》(一百卷·清嘉庆九年刻本)
十二月
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楚俗尚鬼,而傩尤甚。蕲有七十二家,有清潭保、中潭保、张王、万春等名。神架铜镂,金鹱制如椸。刻木为神,首被以彩绘,两袖散垂,项系杂色纷帨,或三神,或五、六、七、八神为一架焉。黄袍远游冠曰唐明皇;左右赤面涂金粉,金银兜整者三,曰太尉;高髻步摇,粉騰而丽者〔二],曰金花小娘、社婆;髯而翁者曰社公,左骑细马,白面黄衫如侠少者曰马二郎。行则一人肩架,前导大纛、雉尾、云罕、暢槊、格泽等旗,曲盖、鼓吹,如王公。迎神之家,男女罗拜,蚕桑疾病皆祈问焉。其徒数十,列幛歌舞,非诗非词,长短成句,一唱众和,呜咽哀惋。随设百戏,奉太尉歌跃幢上。主人献酬,三神酢主人,主人再拜。须臾,二蛮奴持绁盘辟,有大狮首尾奋迅而出,奴问狮何来,一人答曰凉州来,相与西望而泣,作思乡怀土之歌。舞毕送神,鼓吹偕作。先“立春”一日,出神于匮,具仪簿随土牛后,春分后藏焉。崇祯末,无复旧观矣。(《顾氏蕲州志》)
岁前为藏钩之戏。(《荆楚岁时记》)
腊祭后,以藏钩为戏,分二曹以决胜负,手各藏物探取之,如寄(奇)一人则往来于两朋,谓之诫鸱。旧言起于钩戈也。(注释:藏钩即猜物游戏,相传起自汉武帝之钩弋夫人。)
举人高映,善意彄,成式尝于荆州藏钩,每曹五十余人,十中其九,映言但意举止容色,若查囚视盗也。(《酉阳杂俎》)
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荆楚岁时记》)
广东:《东莞县志》(一百〇二卷·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十二月
腊月除舍,谓之“扫舍”,亦日“扫尘”。中旬后,家家印白饼,炊年糕,煮油槌,谓之“办年具”。(《采访册》)
二十四夕,设饴糖、果酒以“祀灶”。是夕,谓之“小年晚”。(《周志》)(《阮通志》:腊月念四日为“小年”。)
俗谓是夕灶神上天,具楮帛、牲醴送之;至“上元”夜迎而复之,如送之礼。《彭志》(按。谢学墉《送灶》诗:“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饧。”此俗用饴糖之意也。《彭志》不之及,盖偶失之。《阮通志》:祀灶用爆竹、饴糖。)
“除夕”祀先祠,食蚬。小儿持熟鸭卵,行且呼曰:“卖冷”。烧爆竹,换桃符。至夜,长幼围炉“守岁”,房室多燃灯,拜灶请卜。釜贮水泛杓,视柄所指,出向其方听人言,为来岁之谶。《周志》
(按。卖冷,《彭志》作卖懒,冷、懒同音,通借字。《广东新语》作冷,然《阮通志》云小儿卖痴呆。今莞俗亦取卖去懒惰之意。《阮通志》又云:“除夕”,家人聚饮,曰“团年”。相遗以物,曰“馈岁”。又莞俗卜灶,谓之“打木杓卦”,即古镜听遗意。)
海南:《琼台志》(四十四卷·一九六四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明正德刻本影印)
十二月
腊月二十四日,以竹枝扫屋尘,换炉灰。夜具酒果,送灶君朝帝。
“除夕”,午后祀先,谓之“分岁”(乡落又谓“辞岁”)。子妇儿女辈盛陈酒馔,为父母“围炉”。
至夜,各燃火于门外(即中州糁盆,今俗名“烧生盆”),焚辟瘟丹,放纸炮、爆竹。
一鼓,复设酒果迎灶君。扫秽污以败苞破箩载之,燃灯于内,将扫尘竹帚携掷之,谓之“送穷”。厅房廊室俱点灯,阎家共坐守不寐,谓之“守岁”。
夜分,挂楮币于门,易门神、桃符、春帖,画灰于道,象弓矢以射祟。一岁风土好尚,大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