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黏,灶王老爷要上天。”

小时候,一放了寒假,就在盼望着过年,而歌谣中的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无疑是过年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奏。“二十三,糖瓜黏”说的就是在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用糖瓜祭灶的习俗。“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瓜形就叫作“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这种黏性很大的麦芽糖,又称胶牙饧。在(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可见当时胶牙饧已经成为年节家宴中的必备佳品。明清时期,胶牙饧已经成为祭祀灶王爷的重要贡品。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谢学墉﹞《送灶》云:……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饧。”说的就是用胶牙饧祭祀灶君的习俗。

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灶火,并且考察一家善恶。他端坐于家家户户的厨灶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将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腊月二十三这天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时,要用又黏又甜的糖瓜,希望能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难以开口说坏话,只能说些甜言蜜语。民间俗谓“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腊月二十三这天,黄昏时分,各家各户已经燃起了鞭炮,伴着噼里啪啦的响声,家里的男主人将糖瓜、清茶供在灶王爷的画像前,点上线香,祈祷行礼后,将灶王爷的画像揭下来烧掉,意寓灶王爷升天了。灶王爷会不会享用糖瓜不知道,但祭灶之后的糖瓜最后都被孩子们分而食之。那种香脆可口的味道一直萦绕在记忆之中,而那份甜蜜则来自山东莱芜一个叫陈家楼的村子。

陈家楼的特产陈楼糖瓜是莱芜的特色非遗美食,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当年陈氏先祖从河北迁来时,就带来了糖瓜的制作手艺,经过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从选材到熬制,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以优质的玉米和麦芽为原料,经过浸泡、发酵、熬煮等多道工序,最终提炼出金黄色的麦芽糖浆。而后糖浆的熬制更为关键,火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糖瓜的最终口感。经过反复的熬煮和翻炒后糖浆逐渐变得浓稠凝固,师傅们将糖反复拉扯、拧拽、折叠,最终使糖体内部形成中空糖管。然后用麻绳将糖管勒成一个个糖瓜,最后将糖瓜定形,黏上芝麻,就大功告成了。色泽金黄的糖瓜,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芝麻,吃在嘴里既黏又甜,香气四溢。陈楼糖瓜的制作技艺,经过代代传承,也被列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大后,离开家乡,见识了天南地北的风俗差异,知道了很多地方过小年时并不吃糖瓜。身在异乡过小年的日子里,糖瓜成了一份甜蜜的记忆,被埋在心底。于我而言,糖瓜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还是一种思乡情感的寄托。毕竟,还有什么比胃更想家呢!

栏目编辑:史佳林 文字编辑:钱卫

来源:作者:程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