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聂成文先生怒批王冬龄先生乱书的视频火爆网络,视频中,聂成文先生当众点名怒批陈海亮、张公者、王冬龄等人,其中将王冬龄先生的乱书否定的一无是处,还斥责王冬龄先生身为博士生导师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



鉴于聂成文先生的前中书协副主席,现中书协顾问的身份,他对待王冬龄先生乱书的态度,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快感,引起了一片喝彩声。



但是对于这件事仅仅是看热闹就过于肤浅,应该引起更为深层次的思考。这里面包含一个艺术家的基本素养问题。



科技已经取代了书法的实用性,那么书法就只能够向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了,尽管很多人都不认同这种观点,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学习书法、创作书法时都是更多的从艺术的角度去考量,针对实用性的考虑基本为零。



既然是一门艺术,那么就需要充分表达创作者独特的思想,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激发人们丰富的思考,才值得反复品味,才能够被称之为艺术品。所以一件艺术品绝对不会去迎合大众的审美,迎合大众审美的作品必然是平庸无奇的。



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就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只能够获得少数有共同理念的人的认同,而不是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认同我的作品,我认为那是失败的。



但是绝大多数人不认同的作品必然会招致很多批评,那么创作者该如何面对这些批评呢?著名书法家曾翔先生就曾调侃过,他说外界很多批评我的声音,批评我有什么用?我也不会改,我反倒把这些批评当成一种鼓励,越批评我写的越起劲。



这句话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成为一名艺术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艺术的坚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不为任何干扰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够表达出自己。



不难想象,一个善于听取批评且愿意去改变的人是无法树立个人艺术风格的,毕竟审美是非常主观的,有喜欢瘦的就有喜欢胖的,谁的意见都听,岂不不知所从。



既然艺术家要有基本的艺术坚持,要屏蔽批评的声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就不应该随便去批评他人。这就要求艺术家要有足够的包容心,这是一名艺术家应有的基本素养。



所谓包容就是要能够接受各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存在,不论自己是否欣赏这些风格。对于自己不欣赏的艺术风格,可以品评,但是不能够批评。因为品评是出于沟通交流的目的,而批评则是以否定为主,试图改变或毁灭对方。



任何艺术风格都有存在的意义,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试图改变甚至扼杀一种艺术风格。



聂成文先生在中国书坛地位颇高,想必也是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念,也不为外界的批评而动摇。聂成文先生既然自己能够做到如此,又何必试图用批评的方式去改变他人呢?这样的作为岂不显得表里不一。



王冬龄先生书法屡遭诟病,但是王冬龄先生始终不为所动,并且基本听不到王冬龄先生对其他书法风格的批评,由此可见,仅就艺术素养而言,王冬龄先生要比聂成文先生更为包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