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小年,向所有关心支持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微信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的老师、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祝您及家人们小年快乐、吉祥平安!

台东记忆旧时东镇过年

旧时,东镇过年,从小年开始到送年,经过小年、忙年、三十、接年、守年、迎年、拜年、送年。它串起春节一个个符号,串起东镇的民间传统文化习俗,也串起东镇的一段历史。

乡村年俗


东镇杨家村、仲家洼以及边缘的海泊村、亢家庄等,乡村年俗传承久远。杨家村人过年,除了要换新棉袄,那些巧妇们还要亲手打掌一双鞋底厚、针脚大的千层底儿布鞋,算是给自己的汉子一份过年的厚礼。“辞了灶,年来到,小嫚要花,小骚要炮,老头要毡帽,老婆要裹脚”,而衣服类大都是割了布,自己动手做。


腊月二十三东镇“过小年”,也叫“辞灶”。这天,人们要送“灶君”上天,傍晚在锅灶上方贴“灶马”,以代“灶王”。晚饭时供奉“糖瓜”,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如果没准备糖瓜敬神,则要念叨这么几句话:“小孩爹爹没在家,不能上城买糖瓜,吃把红枣甜甜嘴,上天不要胡哒哒。”也有给灶王供面条的,就像民谣所说的“灶王爷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


大年三十,各家各户最忙活。庭院和照壁贴“福”字,上午糊对联、贴窗花,屋内门楣挂上一道道过门笺,炕上贴年画,正屋挂宗谱、摆供品。

除夕傍晚,人们习惯带着灯笼、香、烧纸到祖茔焚烧,寓意请先辈故人回家过年,叫“接年”。直到现在,除夕夜,东镇不少人家在十字路口画个圆圈烧纸,或把一碗酒洒成直径一米开外的圆圈,在圆圈内放些水果点心鱼肉香烟等供品焚烧,为故人“接年”、“过年”,最后泼洒老酒,是祭祖缅怀故人的传统习俗。

年夜,要给祖宗进香、跪拜磕头,吃罢年夜饭,有些人家开始压锅灶、压缸、压柜、压窗台,希冀来年粮食吃不尽。压草垛和压粮缸的东西是圣虫,寓意烧陈草、吃陈粮,年年有剩余。

记忆里“蒸饽饽”


旧时,东镇在小年以后,各家各户便动手蒸、炸、煮、炒,准备过年的饭食,习称“蒸饽饽”、“蒸大饽饽”。要蒸足全家人正月里,最起码是正月十五以前吃的饽饽一类面食。


做饽饽,先用发面引子发面,等到大瓷盆里的面开了、满盆冒着气泡,这时倒上面粉开始和面,醒面后揉成面团切成块做成饽饽,放在面板上盖上棉被捂一会,等“面熟了”或“发开了”,然后,一个个放在铺有纱布的锅篦子上,盖上盖垫,要半个小时蒸熟,有香甜耐嚼的带嘎渣(一面烘烤状)饽饽,也叫“嘎渣饽饽”;有的用小枣嵌的眼嘴鼻子栩栩如生,叫“枣饽饽”;有的捏成一定形状,如兔子、刺猬、圣虫盘虫等,也叫“捏饽饽”(面塑);有的在饽饽上点一个红点或粉色点,也叫“点饽饽”。有的也做“磕饽饽”,是面膜,又叫“饽饽磕子”,用各种造型的木质模子磕出鱼、桃、猴、元宝等形状的面食。花样繁多的蒸饽饽、磕饽饽、年馍、花馍、礼馍也是一种中华传统艺术。

忙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镇人一进腊月到小年前后,收拾卫生、洗浆晾晒、购置新衣、置办年货等。可谓忙年。


扫墙灰、擦玻璃、刷房子、炸麻花、蒸枣饽、灌肉肠、炒花生瓜子、洗澡理发、糊窗户等,家家如此。

置办年货,最令人难忘。那时候商品匮乏,大都凭票供应,每户半个猪头、五瓶啤酒、五盒前门烟。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滴答纸、二踢脚、刺花子、钢鞭。90年代后,男孩子喜欢的鞭炮花样百出,像魔术弹、蹿天猴、坦克车……等,更具色彩性、玩具性、美观性、乐趣性和知识性。

分发年货,也很有特色。很多单位分发给职工各种食品,青岛老字号“万香斋”的五香扒鸡、酱猪头肉、五香包肚、熏鱼,驰名岛城,曾为东镇百姓必备的年货。青岛东风糖块、山东高粱饴和花生粘、上海大白兔奶糖等,都是东镇人过年招待客人的摆盘儿。

年夜饺子


东镇汇聚胶东移民,许多老人把“做饺子”称作“包餶馇”、“捏扁食”。除夕夜旧新年交替之时是“子时”,交于子时即“交子”,饺子这种食物的名字取谐音“交子”,饺子呈半圆形、酷似元宝,又有吃元宝之意,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大年三十下午,剁饺子馅的声音就像一曲交响乐,荡漾于整个东镇,调馅时必须咂嘠木拉(尝尝)咸淡味道,以防过咸过淡。常见的有白菜猪肉馅、萝卜丝虾皮馅、韭菜馅、鲅鱼馅、野菜(荠菜)馅等。


饺子里包进硬币、花生、年糕、栗子、红枣、糖果之类吉祥物,吃着硬币者,叫“发财”;吃着花生者,叫“长生不老”;吃着年糕者,叫“步步登高”。有的要包上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有的要包上四样素菜,叫作“四季发财”;有的要包上糖块,叫作“新的一年有甜头”。吃“年夜饺”时,主妇们总是特地把那些因包着钱币沉在锅底的“钱饺子”捞到男人的碗里,让他们吃出钱来,昭示发财好运。


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人家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至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旧时,还要朝大门口泼饺子汤,据说门神不让无家可归的亡魂进门,只好让他在大门外喝口饺子汤。过年煮破饺子,只能说“挣了”。

守年

除夕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称“守年”或“守岁”,东镇又叫“熬年”。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家庭团聚吃团圆年夜饭,东镇俗称“过大家子”、“凑大家子”。过去是老少几代,现在主要是父母子女团圆。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旧时,东镇不少家庭保留除夕彻夜不眠的风俗,有的到下半夜合衣少许休息,以便清早出门拜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除夕晚大多六点至八点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晚八点至午夜零点(也有到凌晨一两点的),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和春节晚会是过年中最精彩的时刻。

东镇人守岁到午夜零点时,有的将家谱前供桌上的香烧起来、蜡烛点起来,有的墙上挂着财神,供桌摆上点心、糖果,也有的供桌上摆着祖宗牌位,烧香祭祖给故人过年。有的守岁到五更时,先祭天地、敬祖先、放鞭炮,然后吃饺子,表示辞旧岁迎新春,吃完饺子开始出门拜年。

迎年


旧新岁交替之时迎接新年的到来,叫“迎年”。迎年时分要放鞭炮、吃水饺,东镇人来自四面八方,迎年下饺子的时间也不一致。晚上八点、十点、午夜、凌晨两点和清晨,都能听到鞭炮声和下饺子的声音。


新年一到,春节文艺晚会撞钟开始,大人领着孩子挑着几挂鞭炮,有一百头、二百头、五百头、上千头的,还有的接起来几米长成串地燃放,噼噼啪啪…霎时间,千花齐放,万鞭竞响,此起彼伏,声声不断,一浪高过一浪,整个东镇一片火树银花,声声灌耳辞旧岁。

压岁钱


东镇旧时过年,年夜饭后,晚辈要给长辈叩头,长辈要给晚辈送钱,一人一份,叫作“年份子”、“压压腰”,有的人家分糖块,叫作“甜头”。大年初一一大早先给年纪最大的长辈拜年,依次轮下去,说说一些吉利的话(那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恭喜发财、多多发财),还可以得到红包。亲戚过年来串门或去亲戚家拜年,也会获得“压岁钱”。


东镇有些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由长辈发给晚辈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等孩子们睡熟后,长辈将压岁钱悄悄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压岁钱,甚至追讨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卧房,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上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激励子女的一种民俗活动。

民间童谣云:东镇过年,家家拜年;小辈儿磕头,老辈儿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拜年

正月初一天刚亮,东镇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服出门拜年。先从自己家里辈分最高的长辈拜起,叫“家拜”,现在一般只问声“过年好”,长辈接着回应下辈说声:“吃糖,抓瓜子!”或说声“恭喜”来年的好话或祝福。然后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叫“近拜”。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族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楼上楼下、院里院外、街坊邻居互相拜年叫“邻拜”。同学或好友互相拜年称“友拜”。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叫“走丈人家”,又称“丈拜”。


七八十年代,东镇大街小巷,拜年队伍,人流涌动,成为街头一景。家族形式的、街坊邻居形式的、同学同事形式的、还有单位集体团拜的等等,人们互相走动拜年问好。人们在大街上行走几里乃至十几里都乐此不疲,开始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沿途走动,随着拜访的家数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都加入了各自的几十或上百号的一支支队伍中。如今,这种景观已经淡化。

如今,电话拜年、微信拜年、形式多样。

“走春”——“走亲”

有些人家初二或初三送年,再度放鞭炮、吃水饺。点燃蜡烛、香纸,叩拜祖人,送祖先回归,以示“送年”。 东镇俗称“送了年便走年”。

东镇给走亲访友叫“闯门子”,平日走亲叫“出门”,正月走亲叫“出正月门儿”、“走年”、“走春”。走亲的顺序和时间不尽相同,城区从初一到初七不等,东镇乡村一般是送年之后,多为初三至初五、六最盛。有的是大年初二未结婚的外甥代表父母到外祖父家拜年,因为出嫁的女儿在未“送年”前是不能回娘家的。要走一圈儿姑、姨、舅家,乃至本族各家亲戚。


大年初三,手里提上红纸覆盖的两包桃酥去看丈人,东镇叫“走丈人家”,新女婿到岳父母家特别受款待,闺女和女婿是家里的客人,不能干活,由没结婚的弟弟妹妹们伺候,进门后,闺女和女婿先得吃上六个荷包蛋,过去穷,能拿出鸡蛋来伺候客人就是最高的待遇了,俗话说的好“丈母娘疼女婿,进门抱出个大母鸡”,一般讲究留下闺女女婿住上若干天,本家亲友轮流请客,叫作喝“轮缸酒”,回家后街坊邻里闻之谁谁家的女婿被灌醉了,便被冠以“年醉女婿”。


走亲时都要带礼物,旧时,东镇乡村贫困,走亲的人一般是挎着篓子,里面装上饽饽(馒头)、馃子(油炸的面鱼)等食品,主人收到后要留下一点,不能把礼品全留下,全留下表示断亲或绝交。拜年带去的礼品,还要受到对方的回敬和打点,或换上几样物品,叫“压压包”、“压着篓”。不能亏欠人家的,也是一种答谢的回敬方式。有的走亲带四六八斤不等的猪肉为年礼,称“礼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的人春节走亲时携带点心、罐头等,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礼品变成了名酒、滋补品等。

“正月庙会”闹正月

正月里,东镇“三太爷庙会”(又称“胡三太爷庙会”)最热闹,人们要来此敬仙(狐仙)、进香、许愿,庙会周边,人声鼎沸,沿街摆满了日用小商品、民间工艺品、民间小吃和各种水果,还有玩杂耍的等,也是青岛历史悠久的商贸集市之一。


东镇杨家村,有一座“杨家村庙”,因为该庙所处地势低洼而被称为“下村庙”(遗址在道口路),这里最早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元代建的“玉皇庙”。有的把杨家“下村庙”称作“玉皇庙”、“清溪庵”、“台东大庙”。1941年,东镇的工商业者共同出资捐助把庙堂恢复,经过扩建共有房屋34间。1991年恢复的一年一度的正月初九“台东萝卜会”与前海天后宫“新正庙会”和四方“海云庵庙会”,并称市区三大庙会。

本文作者:王浩,2011年12月发表于《史鉴》第4期;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