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但是,一进入腊月,出门在外的游子,仍然一颗盼归的心,那份期盼与兴奋与藏之内心、传之久远的。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里,“年”不止大年三十这一天。因而许多地主都有“进入腊月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而腊月二十三过罢小年后,“年味”更是一日浓似一日。


民间有谚云:“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儿贴门神儿。”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祭灶日,得把灶王服侍好,给点糖吃,让灶王的嘴巴甜甜的,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为什么是二十四扫房子?这除了腊月农闲有时间外,还是有些讲究的。

灶王作为“家神”常年驻守灶屋,只有吃过二十三的祭灶饭后,他老人家才得闲回天庭述职,选择此时帮他老人家打扫一下办公室(厨房)卫生,才不至于让他的生活变得“灰头土脸”,这是敬神的礼貌。


早年间的乡村,多是土墙灰瓦的简陋平房,密封性不好,所以,灰尘与阳光一样,能在墙隙瓦楞间自由穿行。

经年累月之后,有些扬尘便依附在墙角柱栏;更有那些残存的蛛丝,被扬尘包裹,成为缕缕尘吊(我们老家话称其为“扬尘吊子”),随风摇曳,一个不小心,会掉进饭碗里……

灶王离家后,正好男女老少齐动手,将家里来个彻底大扫除。


地面上的浮尘,都交由家中女性去处理,而墙角旮旯的“顽渍”则由家里的男人们想办法解决。

这里的“男人们”,当然也包括未成年的男孩儿。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扫犄角旮旯的工具都是每年现做的。

在父辈的带领下,孩子们相随着去河边竹园,砍一根青竹扛回来。青竹去枝丫,截出两米来长的一段竹杆,竹杆的一端绑上一大把竹枝,扫尘工具——一个简单实用的扫把就制成了。

工具制成后,孩子们的任务就完成了,然后又一溜烟地跑出门去撒欢了,扫尘的活,就交由大人代劳了。


扫尘在我们老家也有个形象的叫法——打扬尘。一个“打”字,就可以明了人们对“扬尘”的好恶了。

因为“扬尘”在高处,扫把所到之外,扬尘是凌空而下,所以,打扬尘时,得头戴草帽、脸捂毛巾、身披罩衣……就差没戴防毒面具了。


打完扬尘,还有一件手工要做,那就是糊“神棚”。

所谓的神棚,就是高挂于供桌(也称香桌,居于堂屋后墙正中的长条桌,节庆日或其他特殊日子,摆香上供之所)上方的一块竹编的挡灰棚(住上楼房与平房的,就再也用不上挡灰的神棚了)。

一般来说,供桌区的布置是这样,供桌上方挂一幅“祖宗昭穆神位”的竖轴,竖轴上方为“神棚”。


这灰棚也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取青竹这根,截断、凿孔,削片、片丝,四根圆竹扎成长方形的竹框,内里用竹片辫成方格状,用竹丝固定好了,基础工程就完工了。


裱糊则是件讲究活,里层先用旧报纸打底,最好多糊几层报纸,因为它要坚持长年为香桌遮灰挡尘,太薄则易烂。

糊完报纸晒干后,在糊上一层上好的老家俗称的“白花莲纸”(也就是纸质细腻、韧性很强的白纸)。

待白纸也晒干了,再在灰棚的四角糊上三角状的剪纸花装饰一下,就OK了。


这还没完,悬挂前,还得请村里的老先生写上一款四字吉祥话,如同单个“福”字那样,一字一张分开写,然后再整齐在糊到灰棚中间。

灰棚上的吉祥语也是有特定内容的,比如“绳其祖武”、“福禄祯祥”、“源远流长”之类。


晚饭时分,桌上照例是大米白粥,条件好的人家,可以来盘辣炒咸鱼块或是盐菜杆炒肥肉片,绝对的“妈妈味道”。

一家人团坐在一起,边吃边聚着明天磨豆腐的事。忙完这一切,幸福而又紧张的一天就过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