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21日电 农历蛇年即将来临,漫步在苏州桃花坞大街,随处可见喜庆祥和的年画形象,浓郁的年味扑鼻而来。在附近雅致的朴园里,桃花坞木版年画项目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正在制作一幅蛇年生肖年画《巳时富贵》。
作品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两条红色灵蛇盘绕在黄色聚宝盆之上,一朵淡紫色牡丹掩映其中,寿桃、石榴、枝蔓等环绕在灵蛇四周,寓意生生不息、花开富贵、吉祥如意。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坞木版年画因集聚于苏州桃花坞大街区域,故得此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制作方法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并继承了明代“一版一色”的套印方法,创作过程需经过画稿、刻版和套印三道主要工序。
自古以来,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有祈福迎祥、驱凶避邪、时事风俗、戏曲故事等各类内容,在寄托人们美好愿景的同时,也记录着社会变迁与时代风貌。
苏州有句老话叫“无画不年”,桃花坞木版年画便是当地不可或缺的年俗元素。每逢春节,不少苏州市民都会在家张贴色彩绚丽的年画,祈福新年家宅平安和气、幸福美满,“和”“福”“寿”是大家常选择的年画主题。
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将节日氛围感“拉满”,让大家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庆佳节、贺团圆。
《一团和气》是桃花坞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年画形象经过多个朝代的演变,形成了亦老亦幼等多身份集合体,表达着江南百姓对“和”的美好期待。很多苏州人喜欢把它挂在家中,寓意和气致祥。
1月8日,乔兰蓉在制作木版年画。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印刷及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桃花坞木版年画曾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
去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桃花坞木版年画亦包含其中。这让乔兰蓉等传承人感到振奋不已。“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一批批传统非遗项目正以崭新的姿态回归百姓生活。”乔兰蓉感慨说。
1月8日,乔兰蓉在观看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一团和气》。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乔兰蓉与同事们始终守正创新,以更加细腻的线条与淡雅的色彩,突破木版年画的传统主题和画风,赋予其新内涵和新表达。他们还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特展、设计文创产品、与博物馆合作等形式,让传统年画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吸引年轻人关注,顺应时代发展。
临近春节,苏州市姑苏区大儒巷38号的平江文化中心内一片热闹,不少游客在桃花坞木版年画展示销售中心一团和气馆中,体验年画制作过程,选购非遗文创产品,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蛇年要来了,我特意来买一些与生肖相关的年画和趣味摆件,为家中增添喜庆和福气。”市民杜女士说。
1月19日,游客在一团和气馆中体验桃花坞木版年画产品。新华社发
如今,苏州在春节期间都会举办“年画重回春节,过别样姑苏年”等相关非遗活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完成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相关作品的数据采集,各个平台上线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数字作品,备受市场青睐。据统计,2024年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在生活中发现欢乐和美好,并将这些点滴感受融入设计,再通过作品把这份饱满的情绪呈现给大众,是在奔赴美好生活的时代浪潮中,年画手工艺人需扮演的角色。桃花坞木版年画如同一个个“时间胶囊”,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传递着乐观、积极、向上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