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一下小雨伞出来了,一层、两层、三层,步步高升;小雨伞变成小苹果,叫开花结果;喇叭花变成大蘑菇,两个叫两全其美,好事成双……”一拉一折一翻,彩色的纸翻花在刘凤臣手中不断变化,每种花样都对应着吉利的祝福。


1月21日上午,上海虹口区文化馆,“2025乙巳蛇年虹口区迎春民俗风情展”开幕。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1月21日上午,“2025乙巳蛇年虹口区迎春民俗风情展”在上海虹口区文化馆拉开帷幕,现场推出民俗展览、非遗技艺展示、直播互动、手工体验等系列活动。场馆内一片热闹喜庆,在场的市民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打卡拍照,领取春联、福字,在非遗氛围中感受新春年味。


刘凤臣(右)教小朋友玩翻花。

非遗技艺展示区,刘凤臣的展台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翻花,有的似长龙,有的像花团锦簇,还有的写着字可双面变幻;旁边则是运用不同编织技法编成的各种小篮筐,精巧牢固。


海派胡芦雕刻、烙画展台前聚焦了不少观众。

刘凤臣介绍,他来自山东临沂,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翻花和柳编两个非遗项目,如今儿子也在跟他学习。翻花已经在他手中迭代升级,不仅有传统的样式,还有带夜灯、带标语的款式。柳编则是过去民间广泛使用的手工艺品,长江以南多用竹编,以北则偏向柳编,使用的柳枝材料生长于长江沿岸,崇明区横沙岛也有。


海派葫芦雕刻作品。

旁边的葫芦展台也妙趣横生。身形圆润的葫芦上镂空雕刻出“福”字、爱心、铜钱、锦鲤,灯光透过一个个小孔照出来;造型更怪异的葫芦则被烙画上牡丹、龙、或是繁复花纹,笔法细腻,层次丰富。

海派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罗君说,葫芦无论是雕刻还是电烙,都是精细活儿,极考验耐心。挑选葫芦也很有讲究,太厚不好镂空,太薄容易碎,后期不懂保养也易损坏。他早期练习雕刻,做印章、玻璃刻画,后来一通百通,渐渐学习掌握了葫芦的非遗技艺。


书法家现场书写小蛇相伴的福字。

除了剪纸、兔子灯、葫芦雕刻、传统香道制作技艺等,书法也吸引了不少人。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小蛇相伴的福字、吉祥如意的春联,一副接着一副送到市民手中。


民俗展览区域介绍了过年习俗和民谣。

转入民俗展览区域,丰富的图文讲述了蛇年由来、关于蛇的崇拜历史、蛇相关的节日民俗,以及过年的民谣和习俗;实物展示则展出了生肖、过年相关藏品和作品,比如蛇图案的瓷器、邮票、“小校场木版年画”等。


小校场木版年画。

虹口区文化馆方面介绍,“生肖年虹口区民间民俗风情展”已经连续举办十六届,成为虹口区非遗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引入了直播环节,6位非遗传承人在线讲述传承工作的年俗趣事,观众们通过弹幕和评论互动,由此加深了市民对非遗和新春民俗的了解。

馆方表示,本次活动将持续至2月20日。活动期间还将陆续推出剪纸、指掌画等手工体验,以及元宵猜灯谜等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节日气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