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各位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小号“飞箭财经”↓

作者:余飞

1月14日,央行公布了2024年金融数据报告,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去一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达到的效果如何,并且能够看清楚 9月末以来对经济、股市、楼市发布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所产生的作用。

01

M1走出黄金坑

央行公布: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净投放现金1.47万亿元。

本号解读:

我们的M2在2024年3月份冲破300万亿之后,到去年年末又增加了近10万亿。

纵向对比,我们突破100万亿,耗时57年。从100万亿到200万亿,耗时7年。从200万亿到300万亿,只用了4年零三个月。


横向比对来看,我们的广义货币M2规模全球第一。 从同一口径,中国的M2规模也超过了美国+欧盟。

总之一句话,我们的货币供应规模,已经非常大了。

广义货币M2。教科书式的解释是,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流动的现金、定期储蓄以及其他存款等各种货币资产的总和。

简单解释就是,它是社会上所有的钱,包括有形的、无形的。

M2增速则被业内称之为印钞速度。

从增速来看,7.3%的增速相较于房地产疯狂增长、城市化飞速拉升的年代动辄百分之二三十增速,已经大大下降。

但缩短周期来看,在去年9月份末开启了新一轮货币、财政等增量政策下,去年四季度广义货币M2的增速回到了7%以上,这可以明显看到货币轰油门的趋势。


再看M1。

M1所反映的是企业活期存款的多寡,增速好,说明活期存款多,企业扩张欲望加强,反之扩张收缩,活期存款都转为定期。

一般来说,M2增速大于M1,表明市场对经济理性,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减少,存款定期化,经济活力偏弱,更多的钱流入金融投资市场。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M1增速从2024年4月份开始转负,负增长一直延续到去年年末,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不过,从走势来看,M1增速在9月份创下最大跌幅之后,进入四季度跌幅开始缩小,2024年12月份跌幅收窄至1.4%,爬出了黄金坑。

节点同样是四季度,这再次看到了四季度货币、财政增量政策发力的效果。


02

全年社融增加32.26万亿

央行公布:

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比上年少3.32万亿元。

本号解读:

如果说广义货币M2是货币的供应量,那社融的变化则对应着货币的需求量。

它包含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

过去两年来,我们的印钞速度在加快,但社融增速一直表现平平 ,其原因就在于货币之水充足,但个人与企业贷款意愿不强,没多少人来接水。

为数不多来接水的,主要是地方政府部门和央企、国企、城投等。这些都能从数据中找到答案。

以2023年全年数据来看:

2023年社融增加了35.59万亿。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2.75万亿,政府债券融资9.6万亿。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的22.75万亿中,企(事)业单位增加了17.91万亿。企(事)业单位指的是国企、央企以及城投等国资企业。

也即企(事)业单位+政府债券的融资增量为27.51万亿,占35.59万亿社融增量的77.3%。

这意味着,印出来的钱,大量流入了国企、央企、城投与地方政府口袋中。

2024年的情形,依旧如此。来看下2024年社融增加的32.26万亿元的结构: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33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3万亿元。

两者合计增加了25.63亿元,占社融增量的79.45%。

这意味着,钱依旧在大量流入国企、央企城投和地方政府口袋。

03

存款规模终于降下来了

央行公布: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943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2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9万亿元。

本号解读:

住户存款也就是居民存款,2024年增加了14.26万亿元,相比于2022年彪悍的17.84万亿元和2023年的16.67万亿增量,增量规模总算下来了。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央行

过去三年,不确定性充斥之下,叠加房地产行情转变之下的资产荒,让很多手头有闲钱的人不敢乱投资,不敢乱消费,而是疯狂存钱。

上图的数据走势便是佐证。

在这种背景下,国有六大行带动中小银行开启了多轮存款降息。

2023年下调了三次存款力量。 分别是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


2024年7月又降息了一次。

2024年7月25日,国有五大行工农中建交均发布存款降息公告:

活期存款下调0.05个百分点,从之前的0.2%降至0.15%。

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至1.35%、1.45%、1.75%、1.8%,此前分别为1.45%、1.65%、1.95%、2.00%。


存款疯狂降息背后,有多重原因。

一方面是存款在飙升,用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来对冲,并推动居民消费。

另一方面则是对冲由于贷款利率不断下调而带来的利润空间缩小。

在存款降息之下,存款规模下降了不少,但横向对比来看,依旧是历史第三高。

这说 明,大家仍热衷于存款,捂紧腰包,仍是当下大家的共同认知。

04

房贷再创新低

央行披露:

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

本号解读:

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也就是房贷,增加了2.25万亿,这一增量规模较去年减少了3000亿元,继续创下新低。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央行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房贷在2021年见顶之后,2022年就出现了大跳水,过去三年则在稳步下降。

这与我们的商品房销量数据正好对应上。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样是在2021年见顶,2022年跳水至“双13”,2023年跌至“双11”。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

跌破了“双10”,跌至“双9”。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对于楼市后期的判断,本号仍偏谨慎。

尽管去年年末的两次重要会议上,针对楼市的表述有了新的提法:

持续用力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持续用力”四个字,首次出现,这是一个全新表述。

这四个字,释放了中央稳定楼市的强烈决心,同时也表明当前的楼市压力依旧非常大,要不然何以仍要持续发力。

但房地产已经告别了黄金时代,而且“止跌回稳”四个字可以看出,政策意图很明显,是“稳”,而不是涨。不希望房地产继续恶化,拖累宏观经济和冲击银行系统。换言之,楼市政策是一种边界性政策,不是刺激性政策。

此外,宏观大环境也无法支撑起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也是我不断强调的,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经济的函数。只有这些改变,预期才能改变,只有预期改变,大家才有能力有意愿入场。

所以,现在仍可以继续观望,让子弹继续飞。

所以, 本号对于后市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判断是:

第一,后续我们的经济、就业形势在如今的各种货币、财政增量政策加持下,如果筑底回稳,市场信心可能起来,否则还是躲不过药效顶多维持三个月的惯例。

第二,等这一轮调整结束之后,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住宅,依旧具备保值增值作用,但凭借炒房赚快钱的时代,不存在了。

第三,全国分化、区域分化、城市分化。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会是一个极度碎片化的市场。不仅全国范围内分化严重,区域分化、城市内部分化同样严重。

毕竟,中国人口红利已经终结,而大多数城市海量的库存现状也摆在这里。

这便意味着,这一波调整之后,我们的房价会类似于日本。

几个核心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一线与部分强二线城市),价格在通胀和需求作用下,继续上涨。其他大多数城市,会在人口流失之下,横盘若干年。少部分人口流失严重,产业羸弱的城市,房价白菜化。

核心城市,核心区与郊区,会有同样的分化。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读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备注来意,否则不通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