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几乎是家喻户晓,“桃园结义”“火烧赤壁”等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不过,很多人在读三国时都会发现,书的前半部分人物刻画生动,故事跌宕起伏。

但后半部分仿佛按了加速键,倾注的笔墨明显减少,部分史实甚至被略去。

从《三国演义》的章回目也可窥见一二。



诸葛亮从出山到去世共27年,书中写了整整68回,而诸葛亮去世到三家归晋的三四十年则只占15回。

正因此,有人觉得《三国演义》的后期出现了“烂尾”。

那么,罗贯中为何会如此安排呢?三国是不是真的“烂尾”了呢?

一、蜀汉正统,全书核心

与力求公正的史书不同,《三国演义》中体现出了浓厚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尊蜀汉为正统,整本小说的故事都要围绕蜀汉集团来展开。

也就是说,蜀汉集团的走势决定了整本书的走势。

弄清了这一点,再去回看《三国演义》的故事架构便一目了然。



自桃园结义开始,讨董、救徐州、投奔曹操、寓居袁刘,刘关张的故事非常连贯,我们能时刻知道刘备所居之地和所处境遇。

甚至连刘备在袁绍处暂无作为时,罗贯中都加入了关云长戏剧性的约三事、破白马、挂印封金、过关斩将等一系列高光时刻,让读者时刻注意蜀汉集团的动向。

相比之下,在前三十六回,魏吴两方的描写就少得可怜。



开篇讲东汉末年大乱和董卓乱政就占了五六回的篇幅,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甚至仅占了两回,还不如为关羽的加戏来得多。

东吴这边孙坚、孙策的创业过程更是一笔带过。

在前三十六回中蜀汉集团的草台班子并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建树,那边曹操都统一北方,这边孙氏父子占据江东六郡,而刘关张还是刘表处的宾客而已。

不过,罗贯中在前三十六回的篇幅中,已经将这几位的性格刻画出来,完成了最重要的人物塑造,也为接下来蜀汉集团和整本小说的迅速发展直至高潮埋下伏笔。



当我们代入蜀汉的视角,赤壁之战大破曹军、对东吴心思了然于胸,在几方博弈中大胜而归着实让读者看着过瘾。

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情节高潮,占据了十回的篇幅,标志着蜀汉这位主角的飞黄腾达。

十几年后,关云长血战襄樊、威震华夏,益州举国之力拿下汉中时正是第二个高潮,蜀汉集团蒸蒸日上,读者也看得酣畅淋漓。



在此期间的,魏吴的战场表现只有曹操被马超大败和孙权被张辽追杀,不仅篇幅少而且都是败绩,君主的形象遭到极大的贬损。

相比之下,蜀汉集团这边从领头人到将领个个都有精彩的发挥。

关云长、诸葛亮作为文武之首的表现自不必多言,张飞喝断当阳桥,入川后在瓦口关大破张郃。

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主,长沙降将黄忠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场场战斗都倾注了大量笔墨。

不过,《三国演义》虽然不是正史,但罗贯中并不能强行修改历史结局。



关羽败走麦城拉开了蜀汉败亡的序幕,刘备的夷陵大败更是让蜀汉几近覆灭。读者读到此处早已心中哽咽。

随后的蜀汉只有诸葛亮南征北伐苦苦支撑还能让人愿意继续读下去,而诸葛亮的去世则标志着蜀汉一代创业集团的谢幕,蜀汉开始逐步走向落幕。

前文提过,在以蜀汉为正统的《三国演义》中,蜀汉集团的走向决定了整本小说的走向。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已经没有了希望,那么小说对之后的故事描写也就没有详细开展的必要,剩下的十五回情节更像是单纯为了完成这段历史的任务。

罗贯中在最后的十五回几乎没有进行艺术加工和改动,仅仅是重复了正史而已。

二、英雄退场,黑暗来临

在初中历史考题中经常会考察这么一个抠字眼的题目:曹操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答案是不是,而给出的解释则是三国时期开始于曹丕称帝,所以曹操应当算是东汉末年人。

老实说,这种解释有些自作聪明。

“三国”一词本就源于陈寿所著《三国志》,而书中历史正是自黄巾起义开始。

所以曹操绝对算得上三国时期的人。



事实上,曹丕于220年称帝之前,不仅曹操,关羽和吕蒙这一对死敌也早已去世。

蜀汉这边,黄忠、法正、庞统在刘备称帝前去世,称帝后一两年张飞马超也纷纷去世。

曹魏这边,夏侯渊、夏侯惇、庞德、荀彧、郭嘉等大批文臣武将早已去世。

至于三足鼎立之前的吕布、袁绍、孙策等诸多人物则去世多年。

由此,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三国时期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在赤壁之战前便有不少去世,在刘备称帝前后又有一批大规模退场。



随着诸葛亮去世,活下来的人物中只剩下一个司马懿,读者还算有所了解。

蜀汉的董允、姜维,曹魏的钟会、邓艾,东吴的诸葛恪等人并非不是英雄大才,但是因为欠缺足够的铺垫,使得他们的形象建设太单薄,故事的开展又缺乏跌宕的情节。

与前面退场的诸位英雄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浅。

可以这么说,三国后期大批英雄人物的退场,使得罗贯中很难在后期再花费大量笔墨去塑造一些新的人物(况且这些人物即使塑造也比不过刘关张、诸葛亮、曹操等个性鲜明的形象),也因此对于后期的发展,罗贯中选择了粗略带过,甚至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平心而论,在正史中诸葛亮去世之后的三国仍然有不少具有传奇性的故事。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汉是当中的一大重头戏,罗贯中在此处前后着墨也最多。

从剑阁对峙、偷渡阴平到二士争蜀,前后占据五回的章节。

不过,罗贯中在这出曹魏的高光演出中加入了大量蜀汉集团描写,姜维的“一计害三贤”称得上蜀汉最后的高光时刻。

说是曹魏,其实也不太准确。因为此时魏国的大权已经牢牢把控在司马氏的手中,这便是后期三国的另一大重头戏——司马氏窃国。

司马懿诈病发动高平陵,司马师废帝又亲征,司马昭弑君后伐蜀,三代司马家领头人在政治上的表现都有精彩之处。

然而,司马家窃国的过程实在是太不堪入目。



司马懿背弃盟誓已经严重拉低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司马昭当街弑君更是开了靠武力夺权的先河。

在司马家的“努力”下,终于三家归晋,虽然司马家看似大获全胜,但是却将中国带向了第一个历史深渊,带入了黑暗的南北朝乱世。

司马懿影视剧形象



后世的罗贯中自然知道所谓“成功”司马家带来的恶劣影响,因此对于司马家夺权的过程也仅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

相比道德卑劣的司马家,诸葛亮、关羽等角色不仅有足够传奇性的故事,他们身上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孝仁义的传统美德。

故而罗贯中选择在前期大幅展开,而在后期加快节奏。

其实这不是“烂尾”,而是艺术作品加工中所必需的取舍。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三国志》

《资治通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