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湖北省30个乡村治理优秀典型案例出炉,咸安“桂乡管家”聚力基层治理在列,成为咸宁市唯一入选案例。
2024年以来,咸安区委积极探索推行“乡镇(街道)—村(社区)—片(网格)—组(小区)—邻里”五级“桂乡管家”机制,在153个村(社区)推选出“桂乡管家”1.4万余名,推动治理触角延伸到底、党员干部下沉到底、资源服务下倾到底,畅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米”。目前,该区各级“桂乡管家”共发现和收集问题6471个,解决到位3857个。
天然气通了,
群众的心气顺了
“这么多年,终于要用上天然气了!”最近,官埠桥镇张公社区东旭街的居民们很高兴,因为家里装上了管道,年前就可以通上天然气了,再也不用搬液化气瓶了。而这一难题的解决,离不开邻里管家、东旭街党支部书记任劲松和其他3名邻里管家们的全力推动。
东旭街原是张公集镇唯一的一条老街。随着时代发展,东旭街基础设施短缺等问题凸显。去年7月,在东旭老街生活了50多年的任劲松和其他3名邻里管家入户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搜集共性问题4个,个性问题16个。所有意见里,天然气入户的呼声最高。
安装天然气是好事,但东旭街管道规划复杂,安装入户成本高。那段时间,任劲松天天去天然气公司磨。被他“磨”得实在没办法,对方表示:“如果你们能在一周内把安装费收齐,我们就动工。”
随后,任劲松又不厌其烦地与居民沟通。有的居民对天然气安装价格有顾虑,任劲松苦口婆心地为他们算清天然气的“经济账”、讲清“安全账”、摆明“环境账”,还带他们去已经安装天然气的其他居民家中实地考察;有的居民住得太远,天然气公司不愿意施工,任劲松多方协调沟通,居民最后答应自愿承担施工费。最终,硬是在3天里收齐了80余户居民的安装费用。
管道通了,群众的心气也顺了。在随后的老街拓宽、雨污管网改造、弱电入地、绿化改造过程中,邻里管家多渠道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居民们大力支持和配合。如今,东旭街由原来的单行道拓宽成双车道,颜值也大大提升了。
居中协调,
一起鱼塘承包纠纷得以化解
群众矛盾是基层治理的难题之一。“桂乡管家”发挥情况熟、擅沟通等优势,积极参与矛盾调解工作。
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6组,村民黄向阳就是一名邻里管家。去年初,他代表部分群众向组级管家、村“两委”干部孙彪反映,组里一处鱼池发包价格过低,协议合同不规范,群众意见有点大。
原来,斩关村有一处面积100亩的鱼池,由该村6组、9组和北岭村4组3个组集体所有,2013年至2023年,由该村黄某以每亩100元租金承包经营。有群众发现,原本2023年已到期的鱼池,2024年还在发包。经查,原来附加合同还写着鱼池在2023年至2028年仍以5万元的总价发包。
“现在鱼池承包行情价涨到了每亩400元,原来的价格太低了!”群众纷纷表示,要么将旧合同作废,要么让承包户补齐差价,而且后期合同要公开公示,同时规范租赁流程。
很快,镇级管家先后牵头组织2个村的党组织书记、3个组组长、党员群众代表、承包户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明确既要考虑养殖户近几年因鱼池溢水受灾亏损的情况,也要回应群众诉求,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接着,3个组的15名组级管家和邻里管家向联系包保的147户群众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
“我们先收集群众意见,同时又向他们说明鱼池经营的现状,尽量让群众和养殖户双方达成共识。”“桂乡管家”黄北林说,一个月后,在群众代表的见证下,3个组与原承包户重新签订合同,合同周期由10年一签改成5年一签,每亩租金由原来的100元增至200元,每年可增加组级收入1万元。
“原来承包价格低,合同签订周期长,多亏了镇村两级‘桂乡管家’积极协调,化解了鱼塘承包纠纷,提高了组级集体经济收入。”黄向阳说。
(原载《湖北日报》2025年1月17日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