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请假贴,准备不足,改日再发,介绍下进展。
今天原计划主要谈集采和创新药,这件事关注度很高,也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先是去年12月中旬启动差一点没赶上的第十次集采,引发舆论风波,12月30日公布结果后,第二天新华社五问集采大幅降价,之后持续酝酿,直到这两周各省市陆续举行两会,京沪为代表的政协委员关注集采药效问题,再次引发普遍关注。
星球以及公众号也有多位读者留言希望小镇谈一谈,这确实很有必要。
小镇之前写了《 》,对第十次集采以及舆论关切的一些问题谈了下看法。
但这一篇仅仅是辟谣、介绍以及进行心理疏解,没有谈及未来到底该怎么办的问题。毕竟集采药效不足这是客观事实,那么国家到底准备怎么办?有没有付诸行动?集采大幅降价到底是为了什么?集采药效到底有没有网络上说的这么差?是变好了还是更差了?省下来的钱去了哪里,是不是真像网络上一些人说的纯粹为了减少医保支出?
当前医药领域出现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政策和体制上的根源在哪里?有没有办法解决?国家是否已经关注到并且开始行动了?
有的点小镇之前也谈了,比如在《 》,就谈到中国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不足,当前民间投资退潮,仅依靠国家力量是不够的,也太不灵活,急切需要民间力量的投入,比较可行的就是盘活医疗商业保险,增加用药灵活度,想要使用创新原研药的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解决,也可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但还缺乏系统的梳理,这是小镇这一篇计划要分享的。原本以为准备已经比较充足了,毕竟小镇对医药领域的改革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从毕井泉局长推动医药改革开始,就长期关注,而2024年12月19日,毕井泉获得了国际药物信息协会终身成就奖,以感谢毕井泉长期以来在推动药物创新和国际合作上卓越的领导力与非凡的胆识和勇气,这个奖项的含金量非常高。
但真写起来才发现,准备还是不足。自己都不满意,那就不要强来。
所以临时决定写另一个与每一个人更加相关的内容:养老。
今年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继2021年11月《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之后,第二份最高层次的政策文件。
中国养老正在发生方向性的变革,从曾经把养老视为“朝阳产业”,也就是以市场化为主,重新转变为依靠国家力量,变为一项公共事业,由国家去统筹解决,也可以理解为国家来养老,但是注意国家来养老本质是国家统筹调动全社会力量,从而降低所有人的负担,绝非国家大包大揽 。
新的以国家统筹为主的未来养老蓝图已经勾画,但具体怎么做还在探索中,毕竟这是全世界从来未有的国家养老新模式,此前最多也就是北欧这种极为富有的千万人口国家,才有所接近。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论述清楚养老思路的转变。
为什么小镇能肯定的说养老要重回国家为主,要对过去过于市场化纠偏,依据何在?又是如何转向的?是未来长期坚持,还是可能还会有反复?这关系到每个人对养老的规划。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把握政策,重点是搞清楚决策层怎么看,要还原政策的本意,未参与决策的个人怎么看政策不重要。这也是小镇一直希望大家能够区分的,网络上解读政策的绝大多数是发表个人看法,虽然偶尔也能跟国家决策方向一致,但只能说恰好撞上,真正解读政策进而帮助自己把握未来大势,必须梳理政策脉络,以政策变化去理解政策,思考背后的决策者的看法。
因为临时改主意,又不想只提供结论,而是想要进行比较充分的论证。
所以,干脆今儿请假了,再好好思考下。
如果有想了解的或者疑惑地、质疑的,都可以留言。
还是“卷卷”代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