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郁风
在进口药退出集采,国产仿制药大规模取代原研药之后,终于有体制内医生专家公开表达质疑。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连同多位上海知名医院专家提交政协提案。
提案沉重的写道,“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泻药,麻醉药等,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药效不佳的情况,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面对如此情况医生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反映也没渠道,病人在会经常由于更换药物,而发生疗效不佳的情况,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在提案中表示:医生普遍反映,与进口药或原研药相比,集采药疗效欠佳。如,使用相同剂量的降压药,进口药可将血压控制稳定;而使用集采药,患者血压难以控制至正常水平或波动较大。
京、沪两地知名医院专家的发声,将集采国产仿制药的问题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很多人此前对廉价仿制药的担心已成为现实。
在去年的最新一轮国家集采中,所有的进口原研药均未中标,取而代之的是国产廉价仿制药,国产阿司匹林的价格甚至低到了每片3分钱。
如果说口服类进口药患者尚可耗费更多时间在药店或网上买到,但注射类、手术类、精神类进口药患者如何自行购买?就算买到了自己给自己输液做手术吗?
此举无疑掐断了患者住院获取进口原研药的渠道,医生也被迫仓促用国产仿制药代替,于是就出现了“麻药不睡,血压降不下来”的危局。而这种情况并不是偶发个例。
对药物集采,很多人之前都是持乐观态度的,认为将打通产销环节,减少中间商吃差价回扣,集中采购也会摊薄药物成本,把药物价格打下来。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了一幕幕“奸商医药代表维持高价不肯让步,国家谈判代表据理力争灵魂砍价”画面。
画面中国家谈判代表不卑不亢、循循善诱,几轮谈判后各医药代表垂头丧气,数次离席,最后不得不给出较低价格。这样的画面让很多人振奋不已。
但是,经过几年的谈判,人们发现药品价格被打到了几毛几分钱。而几块几十块的进口原研药因为“要价太高”,直接退出了谈判席。
比如我的杭州朋友陶舜,其小儿因支原体肺炎高烧,注射国产仿制阿奇霉素后仍旧高烧不退。最后跑遍了杭州所有的医院,才找到了进口阿奇“希舒美”,而希舒美的价格不过几十元。注射希舒美后,其小儿高烧立退。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不会为了省几十块钱而换国产。但问题在于,而今已经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
需要注明的是,我并非不认可国产仿制药,而是不认可剥夺医生、患者选择的权利。如同华为再好,也不应该禁止出售苹果。在价格、疗效、副作用和实际情况之间,患者自然会作出符合自身的选择。
我更不认同的,是片面追求低价,降低成本,而只采用极其廉价的国产仿制药。国产仿制药也有做的很不错的,但同样可能因为相对较高的报价而被逐出医院。
好比苹果不让卖了,价格相对较高的华为也不让卖了,只让卖几百块的国产山寨机,美其名曰“降低消费者负担,让每个人都能用得起手机”,这真的是“为你好”吗?
如此大规模采用廉价药物,加重的反而可能是医师、病人的负担。以我亲身经历为例,我一直服用的一款30多元国产药物,在东北某知名三甲医院突然买不到了,只能改开5块钱的另一款国产仿制药。
而这款廉价仿制药不仅疗效不佳,还有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问医生原因,医生悄悄告诉我,是医保嫌原来的药太贵,没通过集采,如今全市都买不到了。
最后我被迫去北京购买,为此额外多花上千元。这究竟是给患者减负,还是在折腾患者?
对于药企来说,进口药企就算退出了中国市场,尚有海外市场支撑。而国产药企一旦未能中标集采,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庞大的医院市场,甚至难以生存。为了进入集采,国产药企只能一再压缩价格压缩成本。
试问,这样的过度内卷还会让药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吗?又真的会提升国内药企的技术研发水平吗?
事实上,已有医药界人士反应,部分企业将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辅料更换为价格更低的辅料,从而效果再打折扣。这当然是需要谴责的,但过于低廉的价格、生存营利的压力,是否让药企铤而走险行此下策?
集采价格一再压缩,一个背景是医保基金承受的压力。医保基金的钱花到哪了?这是一个明眼人都清楚的问题。但即便存在压力,也仍然有多种灵活政策可供选择,而非一刀切的压价格,将进口原研药逐出医院。
比如上海瑞金医院郑民华提议,如果患者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并且愿意自费购买原研药,可从医院药房或正规零售药店获取原研药,医保部门可以根据原研还是仿制给予不同的报销比例。
放开原研药与非原研药比例,把选择权交给医生,对于疗效好的原研药物,医保要纳入目录,以保证质量与价格。
“人民至上”不是“低价至上”,简单的低价一刀切并不能真正给患者以实惠,给医生以支持,给药企以发展动力。如果真的把“洋药”全部赶出了中国市场,老百姓的健康就真的胜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