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蛇年脚步的临近,闵行街头巷尾的年味愈发浓厚。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与春节有关的氛围感中,不乏非遗的元素。
在七宝老街竹行弄,一家闹中取静的香品店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经过时,就能看见里面古香古色的设计,再一走进,只觉香气袅袅不绝。原来是上海市非遗沉香香品制作技艺的首家线下旗舰店——海上香事,1月19日,这里正式对外开放,为节日里的古镇增添了更多非遗色彩。
让更多人有机会使用到沉香香品
从塘桥眺望南大街,古镇的熙熙攘攘尽收眼底,但稍一拐弯,角落里的海上香事又是另一番景象——恬淡安静。沉香线香、沉香精油、沉香茶、沉香酒……在香气缭绕的氛围中,各种沉香香品一一出现在眼前。
在古代,线香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是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日常用品。沉香香品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任刚徒弟、海上香事负责人蔡双庆告诉记者,海上香事的线香复原了古代的配方,闻起来更加清雅自然,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
“看这块树枝深棕色的部分,就是沉香,它包在树枝最中间。”蔡双庆拿着一段枯木枝,向记者介绍起沉香,“以前,沉香树要结香可能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通过现代种植工艺,最快五六年可以结香,这让沉香不再那么稀缺,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使用到沉香香品。”
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给更多人
记者注意到,海上香事用三分之一的店面陈列了上百种沉香原料。“这些香材料主要是用来给大家学习的。”16年前,蔡双庆师从任刚开始接触沉香香品制作技艺,至今仍定期跟师学习。而他自己,也在五六年前收了徒弟,免费教学,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给更多人。
海上香事也是他教学的主要场所。进门左侧有一个小房间,就是制香室,二楼还有多个空间,都是他和徒弟们研究探讨沉香的地方。蔡双庆说,徒弟们有空的时候,就会到这里来,跟着他学习沉香香品制作技艺,了解沉香文化。
学习固然好,但要有足够的时间,如果只是想接触一下,也可以参加海上香事的公益课。1月12日,这里就举办了一场以篆香为主题的传统香道非遗公益活动,带大家了解了香篆的由来和日常使用,体验香篆的仪轨——理灰、压灰、清炉、置篆、填粉、起篆、燃香等。
“我们以前在其他地方举办了很多期香文化公益课,今后将作为七宝老街海上香事的一个固定活动,每月举办一次,引导更多香文化爱好者了解、体验沉香的非遗技艺。”蔡双庆坦言,希望碰到更多有缘人,把沉香文化传承下去。
那些隐藏在七宝老街的非遗——
都说古镇跟非遗更配,走在七宝老街,还能发现不少非遗的记忆。
位于北西街的七宝皮影艺术馆便是其中之一。七宝皮影以彩绘为主,造型夸张生动,集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音乐和地方方言为一体,是上海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的皮影剧目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有《封神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岳传》《杨家将》等,更符合当今的审美情趣,也能彰显海派皮影的特点。
世事变迁也敌不过一碗市井烟火,七宝里弄的方糕、海棠糕、重阳糕、梅花糕、青团、塌饼、干蒸荠菜圆子等农家糕饼可谓舌尖上的非遗。其中,最负盛名的大概是七宝方糕,糯米和粳米的合理搭配,辅以红枣、桂花、松子肉、冬瓜糖等时令佐料,经过打米—搓粉—定模—蒸糕的步骤制作而成。刚出炉的方糕热而松软,豆沙、枣泥、芝麻等馅料混合着糯米的清香在唇齿中绽开,让人不禁想多吃几口。
此外,七宝老酒酿造技艺、七宝蟋蟀竞技习俗等都是隐藏在七宝老街的非遗。古镇历久弥新,这些非遗也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新的光彩。
记者:陈美玲
部分供稿:齐音
初审:高淑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