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冰,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土家族,幼承家学,跟随父亲黄蜀黔学习中国书法与国画,毕业于暨南大学,后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琉璃厂画院理事,深圳市中国画学会理事,福州仙宗书画院副院长,武汉博物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2024年,黄艺冰登陆《中国经贸》杂志第14期封面人物,《中国经贸》杂志为国家级经济类期刊。

《黄艺冰青绿山水谈》

文/郑梧沐

近日,艺术家黄艺冰创作了一组别具一格的青绿山水图。这组作品中,山头着重勾勒轮廓线并敷予色彩,近处房屋、树木、人物栩栩如生,还融入了动车等现代元素,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美丽山乡 中国画 124cm×210cm 2024

黄艺冰透露,她此前也涉足过青绿山水图的创作,只是过去作品数量有限。如今重新绘制,感悟截然不同。在她看来,青绿山水看似简单,仅用线条和色彩就能完成,但要创作出一幅上乘之作,实则困难重重。在绘制过程中,稍有差池,便极易陷入俗套,沦为“行画”,这与青绿山水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从专业角度来讲,青绿山水是以矿物质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的山水画,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大青绿多注重轮廓勾勒,皴笔较少,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小青绿则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仅从字面便能看出,大青绿山水更偏向装饰性。



春和景明 中国画 180cm×97cm 2024

青绿山水的历史源远流长,其雏形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山水画尚未独立成科,但在北朝敦煌莫高窟壁画和东晋顾恺之的画作中已初现端倪。到了隋唐时期,青绿山水迎来首个发展高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堪称经典,他运用青绿重彩描绘山水,采用全景式构图,将春日山水的生机与人物活动完美融合。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进一步推动了青绿山水的发展。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打破传统格局,以多变的勾斫技法精准表现山石结构,再填入浓重的青绿色彩,开创了“大青绿”风格。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虽描绘唐玄宗避难入蜀的历史事件,却将其描绘成帝王游春行乐之景。画面中,青绿重彩营造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蜿蜒山径、飘动白云与险峻山岭相互映衬,宏伟气派尽显。

宋代,宋徽宗对青绿山水的复兴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青绿山水再度焕发生机。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宋徽宗的指导下,创作出鸿篇巨制《千里江山图》,将青绿山水的艺术表现力推向了极致。同一时期,李成、郭熙画派传人及北宋驸马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则是北宋小青绿山水的代表作品。



水天一色 中国画 138cmx68cm 2024

黄艺冰讲到,元代艺术在“复古”潮流中不断创新,青绿山水在继承宋代技法和审美的基础上,融入了浓厚的文人意趣。画家们开始在作品中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情趣,使青绿山水的艺术内涵更为丰富。到了明代,社会多元发展,加上画家们出身、风格、艺术思想各异,青绿山水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时期,仇英作为职业画师,在青绿山水领域成就较为突出。他将明初院体画技法与传统青绿山水技法融合,创作了《仿明皇幸蜀图轴》《南华秋水》《桃源图卷》等大量作品,在保留笔墨意趣的同时,开创了青绿山水的新风尚。清代时,文人画占据主导地位,文人笔意深深渗透到青绿山水创作中。画家们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使青绿山水作品更具文化底蕴。



秋水天长 中国画 138cmx68cm 2024

近现代以来,吴湖帆、冯超然、金城、黄宾虹、吴佩衡、邓昆及张大千等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或传承传统,或变革创新,引领着青绿山水在新时代的转型与发展。吴湖帆注重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发扬,作品风格典雅秀丽;金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形式;黄宾虹深入钻研笔墨与色彩的融合;张大千以大胆的创新精神,将自然之景与传统技法融合,创作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作品,为青绿山水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春山幽居 中国画 138cm×68cm 2024

在与黄艺冰交流中,不难发现,青绿山水从魏晋南北朝萌芽,历经隋唐成熟,宋元明清传承变革,再到近现代创新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艺术之路。每个时代的青绿山水作品都承载着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氛围和审美理想,吸引着无数后人投身研究与创作,不断续写着青绿山水的壮丽篇章。而黄艺冰在创作中,也在不断探索,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让自己的作品既蕴含传统韵味,又展现出独特的现代风貌。



春晚山野秀 中国画 68cm×68cm 2024



山谷幽居图 中国画 68cm×68cm 2025

本文作者:郑梧沐,艺术媒体“八链名人”主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