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题《笔墨风华》

艺术家简介:

张鉴国(原名张建国),妙景。1968年出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导师王镛。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北师大山水高研班导师,文化部山水课题班导师,北京人文大学教授,大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寸耕社社员,中国长城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张建国美术馆馆长。梯田山水通过了国家版权局的版权登记,并出版《梯田山水论》和《梯田山水美学》等专著,数十篇论文发表在省、国家级杂志。学习强国发表文章《梯田山水美学的践行人和倡导者-张建国》,2016年在美国纽约举办《弘正养道—张建国山水画纽约展》。



作品欣赏:

浑厚华滋 造化天然

-观张建国山水画有感



张建国君,江苏东海人,少年成名,始于草隶,沈鹏厚赞:“宋元遗韵”。后从书入画,遍临诸家,上溯董、巨、倪、黄,心追手摹,在其峰峦渲染,村石安排,乃至一点一画,探究笔墨变迁,沉浸于传统浩瀚,取无尽营养,心无旁骛,念兹在兹,于古人山水间游走徜徉,取精采撷,继承荆浩山水之“图真”,阐发郭熙“貌写物情,摅发人思”的意境创造,深悟“气韵生动”之真境。



然山水画创作离不开对客观景物的传神写照,学习古人的目的就是要自成一家。对笔墨形式的探讨不能脱离对真山真水的表现。“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造,善于表达胸意,抒发自心情感,变古为今,化古为己,把来自现实生活的山河物状和笔墨追求相结合,进行探索凝练,形成了梯田山水、丹霞山水的“自家面貌”。



建国笔下之山,巍然屹立,冷峻沧桑,这得益于他在真山真水写生中的浸淫与磨练。多年来,十进太行,追游大江南北,尽揽山川博大,虔诚于高山仰止,厚重沧桑,感悟亿万年屹立不动的大山所展现的无与伦比的永恒与博大。同时,大山的雨润山岚,晓雾烟雨,山峦沟壑,泉水人家,乃至丛林荆棘,山花草木,灵动与美妙,尽显自然造化,给予画家无尽灵感。



北方生活的经历,给了他大气浑厚的人格气质,文人的才情雅趣,浸润出他的南疆血脉。多年在艺术上的刻苦磨砺,造就了他坚韧顽强的品格和生命特质,无一不有意无意地渗透在他的画作中。观建国之画,不做作,不柔媚,笔笔有金石之风,幅幅具阳刚之气。《汉柏连理鉴春秋》用笔浓密而沉重,表现着生命本质的苍凉,正是有气的存在,使整个画面并不让人感到沉闷,而是给人一种百折不挠、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晴峦澹杪清》描绘了绿色植被覆盖下的大山,像一座座巨大屏风耸立在眼前。春夏时节,群山苍翠绿树成荫,呈现出一种锦缎般诱人的自然秀色,漫步在沟壑之间的羊肠小路,有清风徐来的清爽。漫山遍野的树林像奔涌而来的波涛潮水一样,一层盖一层,密密麻麻的一直重叠到山顶。抬望眼,远处山峦脊梁上裸露出来的喀斯特地貌崖石,以及赤壁丹霞石壁岩石肌理,形成鲜明的对照。百瀑千姿的山崖与原始森林树丛汇集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中国山水画,离不开用笔与用墨。线条,是中国画画家的看家本领,线条过不了关,创造与革新就无从谈起。从宋元再到近代的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一代代大家将生命化为线条与墨韵垒就的一座座高峰。建国之画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正是深谙此理。他线条中的书法用笔,金石之气是其基脚。无论青铜石鼓、汉魏之碑,还是古碑古印古拓之苍劲、拙涩、“屋漏”或“崩裂”的美感,都是他磨练“线”的功夫的源泉。



建国把书法的“写”应用在了山水画创作的全过程,大量应用师承的点线笔墨技巧,以字作画。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八分飞白、钟鼎大篆,随对象起伏而变化,左右逢源。以点线带面皴擦,粗细向背相依。浓淡枯润相辅,达到了无穷变化的魅力。观《万壑树声满》,双目所及,疏处让人遐思无限,而密处法度严谨,“骨”撑天地,用钢筋般的“线”来构成,让画面犹如一枚阳刻的巨大山水印章,刚劲、方拙、强悍,具有在当下并不乏柔媚的画风中,强势挺立的无畏担当。



如果说黄秋园让建国学会了经营位置,那黄宾虹让他体会到了什么是笔墨的内美之魅力。在融古化今的修炼中,石涛的意境清新,王蒙的布局茂密,都在他的笔下渐渐吸收化合。“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建国的画格调高雅,信手挥毫,展现出“逸笔草草”的神逸笔法与墨色浓淡精妙,干湿相生相融的韵味。建国喜积墨,在积墨中追求层次感,以表现山川浑然之气,使其画积染千层,墨气淋漓。从而晶莹润泽,有如深坑老玉精雕细琢,“厚”“满”及“黑”,但更注重“苍”,画面斑驳粗粝。常可看到枯笔横扫山峦之间,有如狂风卷雪将山林击打,将画家豪情挥洒的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用果,“笔之外现,唯墨是赖”,浓墨破墨诸墨法齐备,以至半千、石涛均在墨法上争上游。山水偶有设色,也以浅绛为尚,但求高雅。建国则善于引彩入画,用其丹青妙笔,巧妙利用,产生独特意境。其用色较传统山水画更自由、大胆,石绿、石青、朱砂、胭脂诸色用于画面中,根据画境表现需要,利用对水分的把握与控制,表现出色彩的浓淡干湿变化,使色彩达到艳而不俗、温而不火的效果,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感和视觉冲击力。他用色上虽然大胆,但从不盲目为之,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于墨与色之间游刃有余。《红树洗松风》恰当地处理了墨与色的关系。步移景换,段落层次错落有致,虚实、缓急富于节奏变化,气脉连贯,最见功夫。山无水不灵,无云不秀。在大面积色彩中加入不同量的墨,并通过墨的多少来控制色彩的浓度与虚实,这一点在云、水的表现上尤为明显。观《闻瀑心愈静》中,深涧之水,用色简淡,甚至大面积留白,表现水之幽静:溪岸之水,临山傍树,用色清丽跌宕,表现水之回环。所表现之云,也是变化多端,气象万千。或如山腰之云,用色洒脱,表现云之氤氲:或如远山之云,用色活泼,表现云之缥缈。



建国以他对物象观察的细致入微和对自然的敏感,表现自然的微妙讯息,蕴涵着生机的跃动。从他笔下那昂扬着生命姿态的山石,树木,从他那外枯而中膏的笔意中也可以感受到充实的生命气息。以在真山真水面前所激起的强烈的审美感兴为创作灵感,建国的山水画沁人心脾,气势逼人,具有鲜活独特强烈的山水意象。在这里,崇高与阳刚既蕴涵于大好河山之中,也澎湃于画家的内心,在创作灵感的驱使下,实现孕育于心灵中的艺术意象。这些都是其山水画艺术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同时又是其山水画独特所在。一幅幅独出心裁的画境,搜千山化万墨于笔端纸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浑厚华滋的艺术世界,婉转含蓄地传达了自然之道。

(作者:中央美院美术理论硕士 武杰山)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