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蹬河畔 客家韵悠长

龚珂仪

沙河,这条碧绿的绸带轻轻铺展在天府田野之中,在流经麻石桥后,沙河由东往南折向杉板桥、跳蹬河桥,正式进入了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中打造的沙河八景之一——“沙河客家”段。河岸两旁,绿树、车流,它们的倒影在水中摇曳生姿,增添了几分城市发展与自然柔美的和谐。

古老传说

浪子回头化石桥

跳蹬河桥是2003年整治沙河之时重建,而跳蹬河桥的由来还得从汉代说起。

跳蹬河左岸的东山,在汉代的时候是一片墓葬区,同时它也是成都城东方向通往川东北的重要支路。当时,这里商旅活动十分频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为了便于通行,河上必然会架设有桥梁。

东山上树木资源丰富,为建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可以就地取材,轻松获取建桥所需的木材。

然而,木桥虽然建造方便,但却难以抵挡夏季沙河洪水的凶猛肆虐,每当洪水来袭,木桥常常被冲毁。

于是就出现了桥建了被毁、毁了又建的循环往复的场景,这几乎成了一种常态。



跳蹬河桥(图源:老白晓集桥)

最初,跳蹬河上的桥并没有名字,所以也没有关于桥名的记载流传下来。直到明代,在跳蹬河桥(现崔家店路与沙河交汇处)有了一个十分优美的名字 —— 莲花桥。

在清嘉庆《华阳县志》卷十二《津梁》曾有记载:“莲花桥,治东北城外十里崔家店,明时建。”

这一记载确凿地表明,在明代跳蹬河上确实建有这座莲花桥。可惜这座莲花桥可能在清末或者民国初年的时候,被凶猛的洪水彻底摧毁。

随着桥的消失,莲花桥这个美丽的名字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不再被提起。

《华阳县志》又载,昔日沙河上有桥,毁后无法再修,过河者只有跳蹬而过,得名“跳蹬河”。



重修之后,设于河流上的跳蹬(图源:《跳蹬河》冯荣光 摄)

关于跳蹬河桥,在民间流传着一种更为传奇的由来。

古时,沙河两岸沃野千里,沙板桥至跳蹬河的河湾边,筒车悠悠汲水,引至东山,清澈的渠水润泽大片农田。

客家人在此世代垦殖,依河而居,安居乐业。亲友散落两岸,人们常常往来穿梭,或走亲访友,或去牛市口赶集,或赴龙潭寺经商。无奈沙河无桥,去对岸需绕远路,乘船的话,船小载人少,遇婚丧嫁娶、赶场行商,只能早早出门,排队候船或绕远过河。

当地有户人家,夫妻育有十子。这十兄弟自幼顽皮,长大后更是偷摸抢掠、无恶不作。邻里屡遭欺侮,纷纷上门告状,父母管教无果,羞愤难当,竟被活活气死。没了约束,十兄弟愈发张狂。他们膀大腰圆、蛮力惊人,强抢民女、打家劫舍,大白天遇见驿道运货马车,也公然抢劫,无恶不作,成了臭名昭著的地痞恶霸。

多宝寺有一位高僧听闻此事,设坛做法。高僧念咒,十兄弟胃口渐衰,从大快朵颐到仅能咽下半碗稀饭,很快变得面黄肌瘦、孱弱无力,药石无灵,生活难自理。

沦为乞丐的十兄弟靠乞讨维生,乡邻怜悯,不计前嫌,常予施舍。

他们心生悔意,自觉罪孽深重,决意弥补。见沙河无桥,乡亲绕行辛苦,便商定下河化为桥。十兄弟纵身一跃,化作十个石墩,横卧河中,连通两岸。此后,乡亲过河便捷许多。

十个兄弟浪子回头化石桥的故事,成了客家后人的做人范本,“跳蹬河” 之名也代代相传。

沙河客家

从荒芜中扎根

回溯至20世纪中叶前,从牛市口起始,沿途直至龙泉山一带,都有不少客家人在此安居乐业 。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客家人在此扎根、生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社区与生活方式。他们传承着独特的文化习俗,让古老的客家传统在成都东部土地上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明末清初,那是一段充斥着硝烟与苦难的动荡岁月。数十年间战火燃烧,而四川地区更是深陷其中,饱受战乱之苦。尤其是 “张献忠剿四川” 以及清初的 “三藩之乱”,这两场重大历史事件,给成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曾经有着坚固巍峨城垣的繁华成都,在连年的战火洗礼下逐渐倾颓崩塌。曾经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本应是炊烟袅袅,充满生活气息,此时却已是炊烟绝迹,尽显荒芜凄凉。

在这种局势下,四川往昔的繁华亟待重现。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向朝廷呈递奏疏:“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文武吏招民百户、垦田十顷以上,予迁转。”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正式出台一系列土地和移民政策,允许民众自由开垦荒地。本省那些逃亡在外的百姓,被准许返回原籍;外省有意移民到四川的人,也被允许入籍定居。

从那时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四川的浪潮正式拉开帷幕,客家人在这样的移民大潮下来到沙河边、东山下,凭借他们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着新家园。



东山客家碉楼(钟家碉楼)( 图源: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客家碉楼正、侧立面(图源:成华发布)

据《成华客家》一书中写到:“为恢复四川经济,清政府对移民插占土地政策宽松,仅要求登记,这极大激发了移民垦荒热情。”

湖广等地的邻近移民借此机会,迅速插占了四川大部分平原、平坝、沃土以及交通和灌溉便利的区域。

但后来迁徙入川的客家人错过了抢占优质土地的时机,只能在湖广人未插占的丘陵和山区扎根。沙河内侧平原与外侧浅丘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部分客家人先在东山落脚,经济条件改善后,再迁至沙河一带。



迁徙足迹(图源:龙潭客家人)

当时西蜀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一些插占过多土地的湖广人,将多余土地廉价卖给客家人。客家人常能用少量钱财或一只鸡公、一升米等换得一块土地。

随着入川人口增多,可开垦土地越来越少,后来的客家人只能租种他人田地维持生计。

不过,部分有手艺或善于经商的客家人,在沙河流域场镇做买卖,积累财富后就在当地买房定居或购置土地。

久而久之,沙河流域的人口结构从以湖广人为主转变为以客家人为主,这一转变与客家人的勤劳与踏实密不可分。





客家“篾匠”( 图源:龙潭客家人)

三百多年前,客家人迁徙至此,给沙河流域带来了独特的语言、民俗、传统技艺等丰富的文化,构建起充满客家风情的聚落。

客家文化在沙河流域蓬勃发展,从建筑风格到饮食文化,从节日庆典到家族传承,都深刻地影响着沿岸居民的生活方式,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



向龙村碉楼于1998年6月被成华区人民政府评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图源:成华发布)

客家文化也逐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融入沙河流域整体文化发展的洪流之中。

漫步沙河

焕新沿岸呈新景

如今,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沙河流域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沿岸存在的客家文化元素,依然是沙河流域变迁的珍贵见证。

21世纪打造的“沙河客家”景点,西起多宝寺路,东至沙河,北以跳蹬河为界,南至成洛大道沙河桥,占地面积8.4公顷。

天气晴好时,老人们悠闲地坐着喝茶,孩子们在一旁奔跑嬉戏。也许不经意间还会听到客家话交谈的声音,那熟悉而又独特的腔调,成为了客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的生动注脚。

沙河缓缓穿流过去与现在

在历史的交替中发出宁静而悠长的潺潺声

宛如大自然的低语

讲述着千年沙河历史生生不息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龚珂仪

供稿: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