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city walk,

哪个地方是你心中的top 1?

网红“顶流”武康大楼


兼具文艺与烟火气的愚园路


“一带十景”的苏州河畔华政段


2023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历史风貌魅力重塑行动”被列入其中,重点强调了激发空间活力。根据行动方案,到2025年,上海要完成3个以上历史风貌保护区、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项目,推进3个以上历史古镇保护修缮和更新利用示范项目,打造15个以上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示范项目。

从建筑、马路到街区,在由“点”及“面”的城市更新中,上海不断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城市人文内涵,重塑历史风貌,提升城市魅力。

打开建筑空间

苏州河畔的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为“圣约翰大学”,至今已有140余年的深厚历史。27栋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散落在长宁校区中,并在2019年10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格致楼历史照片

如何将优美滨水岸线、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与市民共享?“十三五”期间,上海谋篇“一江一河”,打造“城市项链”,华政长宁校区校园更新与开放共享项目启动。在修缮历史建筑恢复风貌的同时,全力推动校园拆除围墙,打通校园空间资源与城市公共资源。

秉持“恢复原貌、修旧如旧、守护历史文脉”的理念,学校修复了多处历史性校舍。施工方搜集了大量历史照片与史料,全力恢复建筑原貌,让市民走近这些建筑时,既能“阅读”悠长历史中的人文故事,也能品味凝结于建筑工艺中值得延续的传统地方智慧。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格致楼修缮后实景照片

为了释放出更多高质量的滨水空间,学校还拆除锅炉房等后勤用房18处、共计3000多平方米建筑,并拆除隔离栏约900米;同时对滨河跑步道、绿地及硬质广场近14095平方米实施改造,将滨河开放空间扩展到原来的9倍。

岸线景观经过精巧设计,也实现质的飞跃。通过绿植挪位调整、绿篱后退等手段,滨河公共空间面积达约2.1万平方米,较原有空间增加1.86万平方米,并呈现出思孟园、格致园、倚竹苑、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和书香园等苏州河“一带十景”。

随着长宁校区校园景观及滨水开放空间整体提升工程完成,苏州河滨河步道华政段全面开放,2.0版的苏州河华政段,景观步道融入历史建筑文脉与滨河风光,缓坡草坪、精致花境、匠心点景,成为多元、活力、师生与市民共享的优雅“后花园”。


通过景观照明设计形成泛光量化序列,烘托百年建筑沉稳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光影质感

焕新风貌街区

随着中心城区进入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土地、空间等资源紧缺,另一方面城区功能形态和环境品质亟需提升。唤醒区域活力,需要通过业态调整促进区域深度转型。

曾为法租界的愚园路是长宁区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西式老洋房和新式里弄在梧桐树下共同见证了历史传奇与现代发展的交融。一百多年的岁月洗礼留下了 108幢老洋房,60幢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11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愚园路在保护、善用历史建筑,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通过实施城市更新战略,提升城区产业能级,重新焕发活力与品质。


愚园路城市更新街景

2015年,长宁区启动愚园路更新一期工程,完成工人文化宫沿线四个节点的绿化景观美化,通过形态更新、业态提升、人文传承、社区营造、创新管五大模块进行愚园路适应性改造。2017年,愚园路启动二期更新工程,对接“精细化管理”和“美丽街区”建设有关要求,重点实施愚园路定西路口外立面、医职大地块、区工人文化宫、区少年宫等项目。

2021年起,愚园路进入新三年城市更新期,重点围绕历史建筑保护性利用、风貌道路景观提升、风貌街区联动更新,重点实施愚园路1008弄(愚见园区)、岐山村、宏业花园Y+U弄堂微更新点位改造等项目。

依托丰富的历史风貌和建筑形态,愚园路吸引众多品牌入驻,实现跨界融合,成为兼具高端时尚与便利亲民的新型消费场景。作为上海仅有的4条“市级旅游休闲街区”,愚园路成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街区”之一,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重塑城市魅力

近年来,“梧桐区”在文旅、影视、社交媒体上成为吸引力十足的“香饽饽”,除了“可阅读”的优秀历史建筑,海派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优质人文资源,也为历史风貌街区增添了独特的气质与韵味。

以武康大楼为代表的武康路安福路片区,可谓其中的“顶流”。以全长1.5公里的武康路为主体,辐射周边街区的板块,体现了上海近现代居住和公共活动场所的风貌特征,堪称“万国居住建筑博览街区”。

尽管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域的黄金位置,但是片区在更新前,存在诸多违章搭建和安全隐患。部分历史建筑居住密度高,一些路口交通情况复杂、人流量大、非机动车停放不规范;部分沿街城市界面杂乱,社区公共空间匮乏。历史建筑亟待保护修缮和再利用,文旅体验有待改善,城市功能有待升级。


武康大楼更新前

一场覆盖居住、商业、文化、旅游、体验等多种复合功能的城市更新项目在武康路安福路片区展开。在功能上,局部针对居民生活困难的历史建筑进行产权归集,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并实现功能提升,同时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市民休闲旅游的体验感。如武康路100弄沿袭其原有的居住功能,改造成为精品酒店。


武康路100弄更新前


武康路100弄更新后

景观上则是“内外兼修”。例如,在武康大楼周边先后实施了管线入地、立面修缮、周边景观提升等多项工程,深入挖掘武康大楼所代表的“百年历史”、“四海交融”、“五街交汇”、“名人足迹”等文化资源,打造海派文化之源的典型建筑地标。

在此基础上,街角功能从交通空间转变为高品质景观空间,形成了一个0°“源点”广场,布置了地面360°的旅游指引信息,并打造了新华文创30°、紫罗兰美发厅等更加立体和多维度的业态空间,形成了720°全感官的“建筑可阅读”趣味体验,满足游客游览、拍摄、小憩、购买纪念品等多重需求。

“一切景语皆情语”。片区从武康大楼超级IP源点到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黄兴故居等其他主要文化场所,深度挖掘老房子背后的文化内涵,展现海派文化的厚度与深度。

在城市更新行动下,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为城乡发展资源。从一栋栋老建筑到一片片风貌区,在焕新的空间与丰富的场景中,商旅文体展联动创新,打造出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风貌保护更新的“上海样本”,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的上海篇章。

本文为专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