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于1月1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包括“聚力扩内需、稳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聚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记者获悉,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星国际联席CEO徐晓亮在本次大会上提交了两份建议,分别为《关于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的建议》和《关于以“东方生活美学”促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建议》。

1月15日,徐晓亮代表参加联组审议,并围绕“激发城市消费新动能”作发言。徐晓亮表示:“大力提振消费是2025年上海重点工作之一。上海有条件将消费与自身基因、城市禀赋相结合,从品牌、时尚、文旅等维度着手,推动上海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譬如,深化品牌消费,焕发老字号新活力;促进时尚消费,打造全球时尚新高地;促进文旅消费,挖掘海外游客消费潜力。”

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文旅目的地

2024年,“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的一大热词。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外籍人员来华经贸旅游热情显著增长,上海往往就是他们的中国入境游第一站。去年,上海入境游接待量达600万人次。

然而,在持续推动上海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入境旅游市场和服务有待开发与提升,文旅产业供给侧亟需依靠新质生产力创造增量,文旅产业发展边界有待加强各产业联动实现延展。

徐晓亮建议,一要不断优化入境体验和服务,促进入境旅游增长。建议提升海外客人在上海的旅游体验,深化上海作为国际会客厅的城市形象。面对中国免签“朋友圈”有序扩容和入境游市场加快复苏的新时期新机遇,在出入境境程序和服务上提供更加全面和便利的服务体验。

二要加快文旅数智转型,赋能产业创新升级。建议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创新,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加速文旅供给内容新升级。建议在文旅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融合方面,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和不同产业间的协调力度,提升联动性,形成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合力。

三要文旅创新应用先行,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建议鼓励市场各类主体积极投入研发创新,培育孵化文旅创新应用示范区,引导前沿技术成果在文旅新场景的转化落地。积极布局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加速存量文化资源的创新型转化,为新时代消费者对多样化、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创造更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文旅度假新场景。

以“东方生活美学”促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

东方生活美学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源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根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绝佳载体。上海城市能级的提升,更多依靠存量内涵的品质化开发来提高功能,东方生活美学可以在其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助力上海打造城市名片,彰显独特的城市魅力。

然而,近年来纯粹单一的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在运营中均暴露出现不可持续的弱点,东方生活美学与上海这座城市的融入与落地仍然不够。

徐晓亮建议,一是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做好城市更新高质量规划。打造东方生活美学城市生活集群,辅以豫园新春民俗灯会等国际文化节展培育,有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文化开放交流水平,构建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新格局。做好城市更新高质量规划,丰富都市商旅文体展融合功能空间。

二是构建新中式审美基因的内外循环平台,发挥首发效应。充分利用好“东方生活美学研究院”“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等相关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一个新中式审美基因的多方联动、跨界融合、资源共享的内外循环平台,激发产业间的跨界合作,形成东方生活美学首发产业,通过首发产品、首店开设促进时尚消费,助力打造全球“东方生活美学”新品首发经济示范效应。

三是推动文商旅综合体数智化转型,打造创新优势动能。建议深入挖掘示范项目全面推动文旅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全行业创新优势动能。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拥抱数智方案,实现联动、破圈、跨界、融合,为文化创意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广大市民游客在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不断开拓视野、创新体验、享受生活、愉悦身心。

记者 余继超

编辑 潘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