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周刊编辑部的年度书选已经持续存在了逾二十年。在这二十几年中,我们选出了众多触动心灵、启发智识、开阔眼界的书籍,试图让这些书籍帮助我们相对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自我。正是在对这些领悟的阅读中,我们看到生命困惑、痛苦、愉悦、狂喜的丰富可能性。而就像有些诗人、思想家、艺术家已经体验或意欲抵达的,生命之丰富可能性的某种极点,或许是一种“我”与“万有”合一的状态。无我,无青山。只余纯粹存在之光。今年,我们再次从一整年的好书中遴选出了12本值得阅读的优秀书籍及三个特别致敬,秉持着“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精神、现实情怀”的原则,与读者一同领略不同维度的思考极点。


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特刊。

我们正逐一在书评周刊公号二条推送这12本被评委和编辑部选择的好书。本篇为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荒野之境》。


罗伯特·麦克法伦,英国作家、学者。剑桥大学文学与环境人文学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图片© Bryan Appleyard, 2019)

对话译者王如菲

这个人:

自然写作的领军人物

新京报:你是如何关注到罗伯特·麦克法伦这位作者的?

王如菲(《荒野之境》译者):我非常后知后觉地发现,《荒野之境》出版的年份,正是我刚上大学那一年。从读大学、读研到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我很有可能在《卫报》或《每日电讯报》或其他地方看到过他的文章或相关书评,但那时候并没有十分留心。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英国的自然写作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繁荣期,十余年间涌现出大量的新作品,而麦克法伦一直是大家公认的领军人物之一。

直到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引进“三部曲”的中文版之后,我才开始注意到这位作家,但充其量我就只是个漫不经心的读者而已。这时国内的自然观察和博物学热也渐渐兴起了,新书如理查德·梅比的《杂草的故事》,再版的老书如《听客溪的朝圣》《夏日走过山间》等等,都很受欢迎。之后还有麦克法伦推崇的《活山》《游隼》等。因为好友欧阳婷的关系,我对这方面内容也越来越感兴趣,她曾谈起麦克法伦,说麦克法伦的写作方式给了她不少启发。那几年,她开始慢慢地写,准备写成一本书,我因为机缘巧合,接了《深时之旅》的翻译。可能也是凑巧,她的《北方有棵树》和《深时之旅》中文版就在同一年出版了。


麦克法伦发来获奖感言视频在现场播放。(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的活动现场。)

新京报:在你看来,《荒野之境》这本书和其他的自然写作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王如菲:《荒野之境》有一点格外引人注意,就是当你从第一章的山毛榉树出发,回到最后一章的山毛榉树,对荒野的想象或许会有所改变。你会跟随作者的叙述,慢慢认同:人类和荒野是无法分割的。这就意味着,你既无法征服它,也无法把它当作逃避钢筋混凝土及高速刷新的赛博现实的手段——单纯的逃避与怀旧,是毫无益处的。并非人迹罕至处才是荒野,公路旁边就可以是荒野,你自己也可以活成一片荒野,就像麦克法伦的好友罗杰·迪金。而当我们这样想、这样做时,世界也许会发生一丝微妙的改变。

当然,跟过去的浪漫主义传统相比,《荒野之境》展现出很大的区别。但在近几十年的新的自然写作潮流中,《荒野之境》并非独一无二。很多作家都在试图重建人和自然的关系。“重建”是因为人们太习惯于用商品逻辑驯服自然了,再危险荒凉的地方都可以变成网红一日游打卡地,越荒凉就越有晒图价值。而这些写作者期待建立一种更长久的、亲如邻居般的关系。每个人都在尝试自己的方法,用麦克法伦的话说,大家的写作“杂乱、随性而多态”,回忆录、文学批评、小说、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地形学等等各种类型都有,但大家普遍承认,英国正在经历一个自然写作的黄金时代。

这本书:

“想象一种更宏大的真实”  

新京报:麦克法伦是一个在文字方面非常考究的作者(在书面采访时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给我的回复中有着大量难以翻译的术语,包括建筑学术语、登山术语、地理术语),能否简单举一两例你在翻译过程中具体遇到的语句难题?

王如菲:是的,他太博学了,确实给一个孤陋寡闻又不求甚解的译者带来很大的考验。不过词汇可能还不算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有些术语可以去查相应的词典,更令人沮丧的是另一种层面的不准确,比如一些细微的语义、语音、节奏的丢失。最难译的总是语言本身,很多时候,那些插入语、伴随状语、修饰形容词的副词,就只在原本的句子里才有味道。

还有一些更微妙的情况,比如我随便翻到的这句:“I could see white bow s of blown snow, strung by sharp straight rays of sun⁃shine, and I counted four separate storms spaced across the earth.”(风吹雪舞,如白弓傍日,扯起锋利而笔直的光弦,我数来,四场彼此独立的风暴横跨于大地上。)上半句是bows,blown,snow一连串强有力的爆破音和元音韵,下半句是strung,sharp,straight,sunshine一系列紧张的头韵,结合文意来看:弯弓满弦,利箭即发。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我并没有翻译出来。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张劲硕为译者王如菲(中)和出版方代表(右)颁奖。(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的活动现场。)

新京报:再从整体来看的话,如何评价麦克法伦的英语文风?

王如菲:麦克法伦在遣词造句上十分讲究,他外出时会随身携带笔记本,把一些想法记下来,所以他的文字会保留临场感。但真正到成文成书的时候,他又会把每个句子反复修改,不仅要找到准确的描述,还要找到恰当的声音、节奏。就像诗人炼字那样。总的来说,他的书是“好看”的,因为写得精细,所以历历在目(也琳琅满目);也是“好听”的,他善于用长短句调节节奏,用不同的词控制力度,简直如乐谱。

2005年,他给《卫报》写过一系列关于作家与景观的文章,其中一篇写道,好的景观写作有三大敌人:第一个敌人是陈词滥调。一说瀑布便是“飞流直下”,一说森林便是“迷雾缭绕”,描述风景总离不开那一堆反复回收利用的“好词好句”。第二个敌人是过度书写,好像词汇堆砌得越多越好。第三个敌人是政治上的,对风景的迷恋不能罔顾价值与责任。而好的写作则应谦逊、准确且细心,精确而又不生硬。

新京报:麦克法伦在书中所写的荒野有时是十分凶险的,你认为了解这类荒野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读者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王如菲: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想象一种更宏大的真实”(借用人类学家爱德华多·科恩在《森林如何思考》中提到的这一核心观点)。用麦克法伦自己的话说,荒野先于我们存在,也终将目送我们离开。它的“凶险”在提示我们:人毕竟还是一种十分柔弱的存在,如果换算成“深时”的度量衡,几乎可以一键抹零,实在没有必要太过自负。

但奇妙的是,它又让我们感到一种如释重负的希望。有一部很有好看的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假想了人类消失一周、三个月、五年、一百年、一万年……之后的世界。高楼倾颓,大桥落海,已经存在了五百多年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应该撑不过下一个五百年,很像麦克法伦在《荒野之境》末章中的描写:“只需假以时日,人类文明将成为过眼云烟,而时间如此充裕。常春藤会蜿蜒归来,慢慢拆除我们的公寓和阳台,就像它一点点分解了罗马的别墅。风沙会飘进了我们的商业园区,就像它飘进铁器时代的圆形石塔。我们的道路将塌陷,融入大地。”在纪录片中看到,人类消失之后,生命并没有消失,反而随着自然秩序的重建而焕发生机,大地依然熙熙攘攘。毫不意外,这部剧评论区是一片欢呼:毁灭吧,赶紧的。

当然,如果我们还不是急到下礼拜就毁灭的话,思考荒野仍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把归属荒野当作一种既定事实来接受,是不是可以用另一种心态来面对眼下的事情?“一个幽灵,荒野的幽灵,在整个星球徘徊……”(麦克法伦引用加里·斯奈德的诗句)詹明信曾说,如今我们似乎更容易想象自然环境的恶化,而无法想象晚期资本主义的崩溃,这大概是我们想象力的弱点。但荒野的幽灵却让我们看到这一现实以后、以外的生活图景。

采写/宫照华

编辑/宫子 荷花

校对/薛京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