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谈了中国定义的下一代战斗机有2项核心标准和2项可选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中国定义的新一代代战斗机还有五个基础标准,或者说是在现役隐形战斗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能指标。
第一个基础标准是有更远的航程和作战半径:采用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燃油系统以及优化的机身设计,下一代战斗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将比现役的隐形战斗机还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执行作战任务,具备更强的战略威慑力和远程打击能力,作战半径预计达到3000甚至更远。
第二个基础标准是拥有超级态势感知能力:其传感器系统涵盖有源相控阵雷达、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光量子雷达、电子战综合接收机等多种先进探测手段,且这些传感器通过高速数据总线和先进的信息融合算法紧密集成在一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战场感知体系,能够实时收集、处理和融合来自各个方向的战场信息。比如,中国疑似试飞的一款下一代战斗机的机头尺寸非常大,能够装配远比歼-20个头更大的机载雷达。随着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特别是软件定义雷达技术的发展,其雷达探测距离、探测精度、多功能性都将有指数级提高。另外,该 还在机头两侧疑似配备有大型红外探测窗口,具有更大角度和范围内的被动探测能力,或者说是立体探测能力。新一代战斗机可以飞得很高,其光电探测装备和雷达的作战范围和距离都将出现重大进步,而态势感知能力又是战斗机作战实力跨越式提升的基础。
第三个基础标准是更强大的通信和组网能力:能够与卫星、预警机、地面指挥中心以及其他作战平台实现高速、大容量、抗干扰的数据传输,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信息的畅通无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场信息一体化,为联合作战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个基础标准是高度集成的信息显示能力:飞行员能够在头盔显示器等设备上获取到高度集成、直观清晰的战场态势图像,包括敌机的精确位置、速度、航向,以及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仿佛拥有了“透视”战场的能力。
第五个基础标准是能与无人机协同作战:可以携带并指挥无人机作战,形成有人-无人编队,提升整体作战效能.基于第五代战斗机人工智能系统的先进程度,还能切换有人与无人驾驶模式,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场景灵活选择驾驶模式,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另外,下一代战斗机可能发展的方向是配备定向能武器,比如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下一代代机的巡航高度更高,激光武器在这个空域使用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将显著下降。又配备有3台发动机,其发电能力足够强大,为激光武器的使用提供足够的能源。所以,下一代战斗机未来一定会上激光武器的,这种武器以实施反导作战,也可以用于自卫,比如击落来袭的空空导弹、防空导弹和弹道导弹等。另外,新一代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因为供电能力强大,而且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功率更大,还有希望变成微波武器发射器。此时,机载雷达会把主要功率都给到功率极大的发射模块,这在软件定义雷达时代是很容易实现的。
第六代战斗机为了实现以上技术指标,需要的技术支撑包括,一、数字阵列雷达或软件定义雷达,二、分布式超级光电传感器,三、超材料、智能蒙皮、抗高温复合材料,四、超远距空空导弹、高超音速导弹。五、新型高效动力装置,比如第四代涡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等等。六、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甚至有可能是二元矢量喷嘴。七、智能化的机载系统。上述这些指标往往很难在一款全部实现,因此可能需要由不同的平台,来实现不同的战术技术指标。
中国下一代战斗机拥有以上全部基础性能指标和核心标准,又根据作战任务选配“可选标准”,在具体表现上又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具备更强的多任务执行能力,能够在保持超级隐身的同时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和任务模块,如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电子战设备等,以满足不同作战任务的需求,实现空中优势、对地打击、电子战等多种作战任务的一体化执行。
第二个特点是机体尺寸与现有的重型战斗机相当或者更大。燃料携带量和武器载荷量的增加,拥有更高的航程、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也有使用尺寸更大的机载弹药的能力.
总体而言,下一代战斗机标准显然是由中国人制定的,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全向隐身和全频谱隐身,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使用,这在沈飞和成飞的新一代战斗机上都有体现。其他基础性能标准是基础 ,而可选的性能标准是按作战需求来定的。这也意味着,中国标准的第六代战斗机不会是一种,而是2-3种。对美国来说,连一种第六代战斗机都搞不定,又将如何与中国竞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