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节目,我们谈了中国定义的第六代战斗机的总体指标,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最核心的独特指标,也就是在现役隐形战斗机上找不到两项标准。一是隐身性能的革命性进步;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使用。


新一代战斗机位于首位的核心指标是极致的雷达隐身和全频谱隐身:通过优化机身外形设计、比如采用无垂尾飞翼方案,使用新型吸波涂层等手段,进一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相比F-22这样的隐形又有显著提升,使敌方雷达在各个方向和角度上更难侦测。另外,新一代战斗机还需红外、可见光、声学等多个频谱上实现超低可探测性。比如,使用矩形喷嘴来降低红外信号特征,通过更先进的涂层实现可见光的可探测性大幅度降低,确保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始终保持高度隐蔽状态。

第二个核心标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使用。搭载高度智能化的空战系统,能够利用先进的算法实时收集、分析海量战场信息,并迅速制定出最优的战术决策。在空战过程中,战机可以自主完成目标搜索、识别、跟踪和攻击,无需飞行员过多干预,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作战效率。

下一代战斗机的人工智能系统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作战策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下一代战斗机与其他无人作战平台或有人驾驶战机实现高效协同作战,构建起更加灵活、致命的空战网络,成为未来空战体系中的核心枢纽。


下一代战斗机的可选技术标准也有两项,可以根据作战需要进行配置。第一个发展方向是拥有更高的升限,更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比如,配备新一代发动机技术,如冲压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等,大大增强了第六代机的高空高速巡航性能,作战半径,使其能更快速地抵达战场、执行任务并撤离。


第二个可选的标准是拥有在各个飞行状态下的超机动能力:配合先进的矢量推力技术,下一代战斗机的矢量喷口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大幅提升,能够实现更加复杂、敏捷的飞行姿态变化,如在超音速状态下完成过失速机动动作,在近距空战中轻松掌握主动权。

为什么说这部分技术标准是可选的呢?因为有些技术与另外一些技术标准是矛盾的。比如,一款战斗机要实现更高的升限,更好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就很难兼顾优秀的亚音速机动性能。根据作战需要配置独特的技术,将成为第六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F-22和歼-20能同时满足4S要求的情况完全不同。这也决定了,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不会是一种机型,而是会有两种,甚至更多。这些机型之间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分别匹配不同的作战需要,非常有针对性。所以,美国想要在第六代战斗机领域追赶中国,面临的资金投入将会是一个无底洞,我们等着看戏就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