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2025国考笔试成绩终于公布。不出意料,身边认识的几个参考人,这次也并没有谁家祖坟能冒出青烟,纷纷再一次执戟沉沙。在经历几次国考之后,大家都已人到中年,说没有挫败感是不可能能。说实话,能在屡败屡战之后,始终保持初心不变的人到底是极少数,众所周知的人中翘楚貌似唯有曾国藩一人而已,一个被梁启超视为半个圣人的人。



好在机会还有,元旦前后,各地省考也开始陆续放出消息。一个朋友很快就整理心情,抖擞精神投入到了省考准备里,只是前一秒还兴高采烈直呼捡到宝,表示发现一个没几个人过审的热门岗位,下一秒就体验了情绪的过山车,因为突然发现,原来在岗位要求里,还有一条先前没发现的隐藏内容——非应届生报考限不超过30周岁。果然,事出反常必有妖,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以前只听说过35周岁年龄限制,30周岁这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显然,在国考成绩造成的内伤尚未彻底痊愈之际,转眼触此霉头,对朋友的打击还是挺大的,从兴致高昂变得兴致缺缺,直言失去了对省考不切实际的想法,认命了,反正参考的结果也是注定,又顺便吐槽了下家庭、工作上的种种无能为力,好像美好的生活总是可望而不可即。此情此景下,出自本能便是想着要宽慰几句的,可转念又一想,他好像说得也不无道理,宽慰不过只是隔靴搔痒,并不解决根本问题。感受到他丧丧的态度,突然一个词汇跳进了我的脑海——不配得感。其实,朋友这个认知,大概才是人生的真相,便是我们大多数人注定得不到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不配得感,网络流行词,就是指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这么好的东西”。不配得感,就是人生的一种自我定位认知,认为自己配不上某种美好的事物。这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次机遇,当然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其实,人生在世,总会对未知的人生抱有一些高于现实的期待,这也是支撑人们的精神支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每个人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己都是绝对的主角。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真正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在其所属时代都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一生,终其一生都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头,没有太多美好的期待。这种情况下,人们反倒也不会有太多的不配得感,因为心知肚明,自己的身份注定了本来就不配。



我国社会过去的几十年的历史,是前所未有,在近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百废俱兴,缔造出远胜既往千年的物质财富,到处都是机会,从个体到集体再到整个国家,都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横冲直撞,每个人都有无限种可能,甚至时代贫民人家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积累下父辈祖辈的不敢想象的天量财富。但是,时代的发展不可能一直高歌猛进下去,等到各行各业的空白被填满,既得利益者在历史的舞台上归而复返,留给后来者们的机会不再多的时候,阶层的日益固化与底层民众的日益内卷同时出现。



试想,如果我们没有见证过长辈们的热血岁月,又怎会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参差?当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形成了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可这和我们亲身体验到的,有了巨大温差,这就是很多人不配得感的来源。其实,人生的不配得感,大概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毕竟,在历史上,像过去几十年间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时代,才是历史上的非常态。大家都心安理得躺平在自己的社会位置上,才是历史上的常态。体现在时代性格上,大概是80后的昂扬、90后的内卷以及00后的无欲无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