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事,关乎万家幸福。

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纾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教育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就业门路更加宽广,社会救助更加完善,社保日益健全……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犹如和煦的春风,温润着百姓心田,书写了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初冬的暖阳洒满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多功能报告厅应有尽有;音乐、美术、书法等各种特色课程有序开展;操场上,学生们正在参加跳绳、跑步、乒乓球等各类体育锻炼……这是东明县黄河滩区沙窝镇2号村台尚庄小学里的场景,也是我市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教育不仅关乎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落脚点,把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民生福祉来抓,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翻开成绩单,一组数据印证变化:去年以来,全市开工建设中小学30处,提供学位37600个;开工新建改扩建14处学生集中就餐、住宿场所;市级建高中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 1处,改扩建小学3处;全市义务教育强校扩优覆盖率达到60% 以上,先后培育打造19个省级强镇筑基试点乡镇,52个市级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加快补齐,改善60个强镇筑基试点镇学校和51所薄弱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全市夏季高考本科上线超过3.5万人,录取30743人,清北录取13人,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高考目标……一个个项目的建成,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处处彰显着我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夯实健康“基石”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群众就医便利和满意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我市深入开展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5家、中医特色卫生院7家、特色专科卫生院12家、“名医基层工作站”165家。累计投入资金4100余万元,完成薄弱村卫生室提升改造829家。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板,开展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品牌建设,推行乡村医生“县招乡聘村用”模式,为乡镇卫生院补充公费医学生194人,依托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培训乡村医生640余人,800名医务骨干下沉到基层,开展对口帮扶。

日前,在成武县党集镇卫生院远程会诊中心,医生正在通过互联网与上级医院专家沟通病情。由于医共体内检查、治疗、用药情况互通共享,电脑的另一端,专家对患者的病情一目了然,并现场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在成武县,乡镇卫生院得益于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共体建设,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就近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镇里的卫生院也能让县医院的医生看病,不仅家里人照顾起来方便,还少花了两千多块钱。”在成武县党集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李先生说。

随着我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推进,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形成。目前,我市已建成16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进一步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新需求。

办好惠民实事

群众盼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我市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有序抓好实事落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坚持用改革思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求,立足人力资源丰富、在外人员数量多的特色实际,创新开展“归雁兴菏”行动,在系统谋划、政策供给、平台搭建、典型引路方面改革发力,累计返乡创业就业51.41万人,其中66%选择在农村就业创业,走出了一条以返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聚焦共建共享,持续巩固社会保险扩面提质成果,推动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参保结构持续优化,切实增强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可及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20.2万人、83.6万人、52.6万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我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织密织牢社会救助网络,健全完善保障体系,连续提高救助保障标准,深入开展扩围增效专项行动,创新建立低收入人口优先服务机制,使民政事业取得了重要突破性新变化,民政服务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深耕养老事业发展,聚焦打造四省交界养老服务高地目标,强化政策支持,增加服务供给,逐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深耕婚丧习俗改革,开展了“树新风、兴万家”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制定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十项规定”,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翻开过往的“民生账单”,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兑现”,都推动着老百姓幸福指数地不断攀升。面对未来,我市将继续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一件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让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真真切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菏泽日报 文/ 记者 王振宇 图/记者 李保珠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