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米博物馆”之所以能落地,背后是学校和博物馆的“双向奔赴”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平米博物馆”正成为不少中小学校师生喜闻乐见的热门打卡地。这是一种设在校园里、占地极小的微型博物馆。博物馆藏品以这种方式入驻校园,引来学生们争相围观、热情讨论、研学新知。
此前,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与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等举措。可以说,“一平米博物馆”打开馆校合作新空间,也是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尝试。“一平米博物馆”之所以能落地,背后是学校和博物馆的“双向奔赴”,共同朝着高质量育人的目标努力。
“一平米博物馆”通过创新空间利用模式、整合馆校资源、提供丰富多元的服务与活动、嵌入数字技术等方式,为学生打开了新视野,为育人开拓了新空间。以“小巧、微型、精致”为特征,主题式的博物馆可以“落在”校园的一角,可以“藏于”教学楼的一隅,也可以“隐于”学校的图书馆内,成为学校育人的丰富载体。如此,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天文地理等多元资源的博物馆积极对接校园已有的育人资源,主动来到学生的身边,开启学生自主探索和深度思考的大门。从已经有的案例来看,“一平米博物馆”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特征与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馆藏资源推荐和服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窗口。同时,这种形式也加强了学校与博物馆的密切合作,实现学校资源与博物馆资源之间的动态联动,放大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育人的功能,让彼此的互动、了解更加深入紧密。当然,在馆校合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馆校合作资源、内容的适切性问题。常言道,适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对于馆校合作,博物馆和学校要共同思考研究“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博物馆要深入学校,走到教师和学生中间,认真调研需求,统筹规划配套活动。通过设计多样态的博物馆主题展览,采用藏品展示、互动问答等多样化的展示形式,让合作的资源和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发挥馆校协同的效率和效度,呈现出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是馆校合作的互动性问题。博物馆和学校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建构的是多元且常态化的互动关系。学校可以将自身的资源需求传递给博物馆,充分利用博物馆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和学生成长。同时,学校可以与博物馆合作,孵化衍生“一平米博物馆”小讲解员、小馆长等活动,在关注实效的同时用活资源,促成双方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的关系。
三是馆校协同合作的可持续性问题。将博物馆教育的内核融入学校育人过程,需要持续地深入探索,做成校社协同育人的典范,避免“昙花一现”。这就需要博物馆和学校关注协同的可持续性。例如,双方不仅要统筹考虑人财物的保障、合作模式、周期性评估与改进、外部环境影响等问题,还要努力提升彼此利益与目标的契合度等。如此,让“一平米博物馆”成为育人的动力源、能量场,实现良性循环。
“一平米博物馆”让博物馆的藏品“走”到了学生身边,解锁了博物馆育人的新功能,开启了校馆协同的新篇章。在取得成效、受到社会及师生广泛好评的同时,也为其他社会资源全方位进入育人场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样板。期待馆校合作的“星星之火”,能够带动校社协同育人的“燎原之势”,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高质量育人体系的建构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5日 第02版
作者:陈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