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公摊面积,很多人都恨得牙痒痒。
“拿到房子后瞬间不想住了,建面150㎡套内只剩110㎡,这离谱的公摊,多花了几十万。”
“花了小百万买了40㎡的公摊,140㎡的房子套内才100㎡,关键物业费也要按公摊面积交,每个月500多,停车费200多,住不起根本住不起。”
因此,多年以来大家对于“取消公摊”呼声一直很高。
好消息,最近河北张家口、湖南衡阳、广东肇庆、湖南湘潭等多地在官宣,从今年起将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
广州虽然未明确宣布取消公摊,但也通过放宽对赠送面积限制、优化阳台等空间面积计算规则等方式提高实际得房率,比如去年南沙卖了6宗超新规涉宅用地,甚至有楼盘项目的最高实用率达到了140%+!实际效果其实和“取消公摊”大差不差,疯狂背刺老业主~
多地密集官宣,#中国住宅要全面取消公摊了吗#这一话题,冲上热搜。
在微博热搜榜上,#取消公摊#相关的话题超50个,其中#取消公摊面积购房者能否少花钱#话题阅读数3亿次,讨论数达到6.5万次。
几乎每个买房人都为公摊买过单,那么取消公摊之后,买房的成本会更低吗?南沙作为改革示范区,是否会“取消公摊”呢??
01
“隐形”的公摊,
到底去了哪里?
天下苦公摊久矣不是一句假话。
公摊面积模式起源于香港,并在1995年引入了内地。
当时楼房按栋出售,价格高,随着市场发展出现“分层出售”,再到“分户出售”,然后公共部分的电梯、大堂等成本就被分摊到每户的房价中。“预售制”(卖楼花)也是那时候出现的。
然而在2013年,香港取消了公摊面积,而我国内地不仅维持了公摊面积模式,且公摊系数仍在20%左右。
为何大家都对公摊面积如此抗拒?
本质上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要为我家门外的地方买单?”以及“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够公开透明。”
平时我们买房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 套内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 公摊面积=自家门外,小区内,小区业主共同使用的面积。包括电梯、过道、地下室、小区泳池、小区垃圾管理处、门卫室等。
举个栗子,建筑面积100㎡的超高层住宅,如果是80%的得房率,实际到手使用的面积只有80㎡,其他20㎡是公用的。假设房屋单价3万元/㎡,其中60万花在了公摊面积上。
自掏腰包买了,最后楼道还成了邻居的客厅,这搁谁谁不生气?
而且公摊面积缺少标准,商品房公摊哪些面积、多大面积,都是一团迷雾,只能由开发商“信口开河”,购房者毫无申辩权利。
不仅是购房款,就连物业费等也是按照建筑面积收取,但是按建面收费,物业服务的却只是公共面积,并不入户服务,室内卫生和设施维修都由业主自己承担费用,为什么物业收费要包含室内面积呢?
此外,业主并未享受到公摊面积的合法收益,开发商只将公摊面积数据和费用摊给了业主,而公摊面积所产生的收益,比如广告、车位、会所、超市等却被开发商据为己有。
公摊面积看不见、摸不着,购房者却为它承担了高额费用,搁谁也肉疼。
02
取消公摊后,
购房成本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公摊面积客观存在,“取消公摊”只是一种计价依据的改变。
“取消公摊”并不是公摊面积不能使用了,而是指在买房的建面里,公摊面积不再计入,取消之后,买房建面=套内面积,也就是常说的“所买即所得”。
那么按照套内面积计算房款,是否就能降低购房成本?
事实上早在2002年重庆就废止公摊面积的使用,彼时开发商将当地的房价分为了“套内面积计价”和“建筑总面积计价”的两种方式。
如果按套内面积计价,将原本公摊面积的成本直接算到了房价里面去,反而让每平米的单价更贵了,但是同样一套房子的总价却不会因此有改变。
究其根源,高房价的根源在于高地价,地价成本占到房价的40%-60%,加上建安成本和税费,即便开发商不赚钱按照成本价卖,房价也便宜不到哪去,成本制约了开发商的降价幅度。
与此同时,商品房所配备的楼梯、电梯、走道以及管道井等功能区域不可或缺,这意味着建筑成本保持恒定,销售总价自然也不会改变,至少不会仅仅因取消公摊面积而出现波动,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
说到底,“取消公摊”后购房者依旧要为公摊面积买单,大家需要的从来都是清晰透明的公摊面积、费用计算,以及合理的相关责权分配。
另外,可能有人担心,取消公摊后,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开发商进一步压缩公摊面积,导致小区品质下降。
其实开发商早已在千方百计地减少公摊面积。近些年“高得房率”已成为开发商吸引客源的卖点之一,甚至还促使法规对飘窗、阳台以及挑空部位的建筑面积计算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与限制。
开发商连法规的漏洞都要设法钻取,在各个边边角角处“偷”面积,对于那些能够合法操作的公摊部分,又怎会放过压缩的机会呢?
03
“取消公摊”计价,
将带来哪些影响?
虽然按套内面积计价对房屋总价影响不大,但这种销售新模式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让房价变得更加透明,让原本公摊面积大的房子无所遁形,购房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实际购买了多少可使用的空间,避免了因公摊面积不透明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购房者不再需要为不确定比例的公摊面积埋单,减少了开发商通过模糊公摊面积来增加售价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重要的是,这将促进整个楼市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开发商之间会形成基于实用面积的竞争环境,促使开发商优化设计以提供更高的得房率,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当然,有利亦有弊。
按实用面积计价必将造成名义房价上涨,尽管总价不会变化,但这可能给购房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而且,为了保持利润水平,一些开发商可能会压缩公共区域的质量或规模,比如减少绿化、电梯数量等,进而影响居住体验。
而“取消公摊”计价伤害最大的,莫过于购买了较大比例公摊面积房产的业主,在重新评估其房产价值时可能会出现账面价值下降的情况,即便实际使用面积并未改变。
南沙作为广州深化改革的示范区,许多重磅政策都是放在南沙先试先行,然后再进行推广复制,比如广州首个“第四代”住宅项目就选在了南沙,实用率更高达140%+。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官宣“取消公摊”,不排除今年南沙会成为广州首个“取消公摊”计价的行政区,这比起提高新建住宅赠送面积的杀伤力,显然会更加巨大。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南沙哪些小区的公摊面积大?哪些小区的使用率高?答案交给评论区~
靠谱的南沙买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