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4日,著名作家丁玲不幸病逝,享年82岁。丁玲去世后,她的丈夫陈明召开家庭会议,表示丁玲健康时曾提出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搞悼念活动,应该尊重她的遗愿。
丁玲
丁玲的儿子蒋祖林却说:“按照多数人的意愿,悼念活动还是要搞的。”最终全家人一致同意蒋祖林的意见,决定开追悼会,并希望到时候丁玲的遗体能够覆盖党旗。
陈明决定请王震主持丁玲的追悼会,因为在1958年,丁玲和陈明被划成“右派”,他们被安排到王震治下的北大荒接受劳动改造。王震并没有训斥丁玲这个“专政对象”,反而安慰她说:“思想问题嘛!我以为你下来几年,埋头工作,默默无闻,对你是有好处的!”后来王震经常过来看望丁玲,帮助她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日子。
陈明向王震提出请他主持追悼会的请求后,王震欣然同意说:“我一定出席,我来主持。丁玲很了不起,她是提着脑袋参加革命的。她长期遭受不公正对待,被开除出党,但她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无闻地为党为人民工作。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位女作家,是光荣的!”
王震
3月5日,陈明拜访了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郑伯克,并向他提出希望丁玲的遗体覆盖党旗的请求。陈明说:“丁玲的一生都是为党、为革命而奋斗,希望遗体上能覆盖党旗。”
陈明说的是实话,丁玲的党龄确实很长。上世纪20年代初,丁玲与好友王剑虹从家乡湖南来到上海,先后在我党创办的上海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读书。当时瞿秋白也在上海大学任教,他非常欣赏丁玲,希望能尽快把丁玲发展成一名共产党员。
但当时的丁玲只想做一名正直的文学家,她还没有产生过要当一名共产党员的念头,她曾说:“过去曾经不想入党,只要革命就可以了,后来认为只做一个左翼作家,也就可以了。”
瞿秋白曾多次找丁玲谈发展她入党的事,丁玲却总是说:“我是喜欢自由的,要怎样就怎样,党的决议和束缚,我是不愿受的。”瞿秋白见丁玲这么说,也就只好由她。
年轻时的丁玲
直到1931年2月7日,丁玲的丈夫、共产党员胡也频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她这才意识到斗争的必要性,她向党组织表示:“胡也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用他的笔、他的血替我们铺下了到光明去的路,我们将沿着他的血迹前进。”
1932年初,丁玲郑重地向文化界党组织的负责人阳翰笙提出入党的请求,对于这样一位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女作家,党组织满腔热情地接纳了她。1932年3月,丁玲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的几十年里,她一直在为党的文艺事业而奋斗。
但郑伯克听了陈明的话后,当即答复他说:“遗体覆盖党旗是有规定的,只能是党和国家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上的国家领导人。所以,丁玲遗体不能覆盖党旗,但可以盖红旗。”
3月10日,郑伯克正式通知陈明,经过中组部、中宣部和作家协会共同商定:根据中央丧事从简的原则,丁玲不开追悼会,只搞遗体告别,地点在八宝山;遗体可盖红旗,不能盖党旗。
郑伯克
陈明对丁玲遗体不能盖党旗这条决定,难以接受,他在当天向中央政治局的一位领导反映了自己的不满,这位领导听后问在场的人说:“李大姐遗体告别时盖没盖党旗?”
“李大姐”是杨尚昆的夫人、戏剧家李伯钊,她在1985年4月去世。在场有人回答说:“听说是盖了。”
领导说:“既然李大姐盖了,丁大姐当然可以盖,都是作家嘛!干脆打电话找郑伯克来,把这些事定下来!”
没过多久,郑伯克也被叫了过来,领导问他:“李大姐遗体告别时盖没盖党旗?”
李伯钊
郑伯克说:“不清楚。”
一位秘书插话说:“听说盖了。”
领导当即表态:““既然李大姐盖了,那就破个例,给丁玲同志也覆盖党旗。”郑伯克听后没说话,陈明对此表示很满意。
但在第二天,郑伯克派人通知陈明:丁玲的遗体还是不能覆盖党旗。原来经过调查,李伯钊的遗体没有覆盖党旗,因此丁玲不能破这个例。
最终有人提议:做一面“丁玲不死”的红旗,由北大荒人敬献,覆盖在她的遗体上,最为适合,因为她曾在北大荒度过了10年的岁月。中组部很快批准了这一请求,至此,跌宕起伏的丁玲后事安排才算一切就序,画上了一个句号。
丁玲和陈明
崛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的丁玲,虽然一生坎坷,但最终得到了党所给予的公正准确、充分肯定其一生的评价,她艰难的一生总算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