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

元月14日是周有光先生的忌日。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在中国语文现代化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读书,与后来同样成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同学。

青果巷是常州的一条著名弄堂,除了周有光,"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新文字倡导者瞿秋白等也出自这条巷子里。

周先生曾被称为“四朝元老”,这是因为他一生经历过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府四个时期。周先生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之一,这是无疑的,但说到他是“汉语拼音之父”,则是周先生不情愿接受的。

周先生生前,非常反感自己被称“汉语拼音之父”。说到拼音,不少人都知道,在古代汉语是没有注音法的,都是靠两字切。比如“蠢”字,就是“尺尹切”。最早提出拼音法和声韵母概念的是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确立以西方字母注音化方案的是翟秋白。


周有光

1949年8月25日,毛主席收到“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来信。在信中,吴老认为中国文字应改成拉丁化的拼音文字(拉丁字母也叫罗马字母),他还提出要在全国各地选择重点、试行新文字。

主席看后,将信转给郭沫若、茅盾、马叙伦征求意见。三天后,他们给出答复表示赞同。1954年12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2月,拼音方案委员会成立,吴玉章、胡愈之为正副主任,委员有:韦悫(què)、丁西林、林汉达、罗常培、陆志韦、黎锦熙、王力、倪海曙、叶籁士、周有光。

也就是说,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首倡者和主要负责人都是吴玉章。周有光只是拼音方案委员会的委员之一。但是,周有光在文字改革委员会中确实发挥了独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参加文字改革工作之前,周有光是教授经济学的。但他对于语言文字颇有一番研究,尤其早年在欧洲工作时,研究过字母学、对西方的字母相当熟悉,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正因如此,他参加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并发挥了关键作用。

国家语委原推普处处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袁钟瑞与周先生共事过22年,听周先生说过这么一件事情:当时,主张用汉字笔画式字母的是大多数,少数人赞成用斯拉夫字母,只有周有光和极少数人主张用罗马字母。毛主席也主张用汉字笔画式字母。

“在会上,毛主席问我:‘周有光,你到底赞成不赞成?’我不敢反对毛主席,但我可以不说话。毛主席再次问我,我还是不说话。毛主席见我不说话,就明白了,于是宣布休会。”

袁钟瑞转述说,事后胡乔木到周老家问意见,周老说,他写过一本小册子《字母的故事》,请他拿回去给毛主席看看。下次再开会时,毛主席主动提出,汉语拼音还是采用罗马字母好,国际通用;而且毛主席还说服别人同意采用罗马字母。

说起这件事,周先生乐哈哈地笑着说:“毛主席借了我一本书,到现在也没有还!”


周有光和妻子张允和(沈从文妻张兆和的二姐)

大家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一旦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一些成绩、成为有名气的“专家”后,往往就开始不甘寂寞、“爱出风头”起来,懂不懂的事情都信口开河、乱说一通,结果常常让自己陷入尴尬、成为“笑话”。

周先生也未能避免。他在《百岁老人周有光答客问》一文(载《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2日)中说“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其中辽、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明朝是不是外族呢?现在新的考证说明朱元璋不是汉族而是回族,这已经证明了。”

朱元璋是回族?史载,明朝御膳房一年用掉1万8千9百头猪,你说朱元璋是回族?这分明是个笑话嘛!据称,周先生还说过更加过分的话,如“我已老到能说真话,毛泽东搞得一塌糊涂”"中国始终没有民主”之类。

这些话显然是不足信的。比如,在前面的故事里,周先生分明说的是他自己主动提出、让胡乔木将书“拿回去”给主席看的,但到了后面、再说出来时,就成了主席“借”他的书了;还有,前面的故事里,主席在看了他的书之后就采用了他提倡的罗马字母方案,这难道不算民主、算搞得“一塌糊涂”?……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这恐怕得算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吧?!周先生已经归西了,希望活着的人接受这个教训:在你的领域里,你是一个真的专家;但是出了你的领域,千万别把自己当专家,否则你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

后及:

周有光先生后来对“朱元璋是回回”之事做出回应,解释说这是他看国外的资料得到的片面观点,自己轻信了。他还特别请亲友在网络上申明“感谢骂我的人,纠正我的错误”(见2006年13期《读者》杂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