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提起北伐,我们最先想到的大概会是诸葛亮,其次是被多数人认为是继承其遗志的姜维。

似乎在三国时代,北伐就是蜀汉的专属,压根没东吴什么事儿。

事实真是如此吗?

单单对于合肥城的进攻,东吴就发动了6次,其中,有5次还是孙权亲自带队。



当然,人们往往只记住他被张辽大破,落得个“孙十万”的名号。

东吴的北伐看起来像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众多的北伐中,有一个人,他主持了4次北伐,从未失败过。

他比诸葛亮还更为谨慎。可惜最终却没能消灭魏国。

第一次北伐——石亭之战



228年,东吴的周鲂奉了孙权的命令,写了诈降信,割了自己的头发,去骗取曹休的信任。

虽然曹休没有完全轻信,但依然举大军伐吴。毕竟,曹丕后方还派了司马懿和贾逵策应支援。

曹休带着十万人马就去接应周鲂。

孙权方面,见时机成熟,就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统领朱桓和全琮,总计9万人马迎击曹休。

双方其实是直接交锋的,曹休后来也知道周鲂是诈降,但他仗着兵力优势,依然进军。



陆逊利用左右两翼军队,冲击曹休大部队,亲率中路大军挺进,很快击溃了曹休大军。

陆逊此战击杀和生擒魏军一万多人,并虏获不计其数的物资和器械。

要不是贾逵及时接应,曹休很有可能被陆逊摁死在战场上。

第二次北伐——庐江之战

232年,陆逊率领军队,向曹魏的庐江地区进军。



当时一起商议的人多数都认为应该迅速去救援,因为庐江城兵力并不多。

不过,时任扬州都督、征东将军的满宠不这么认为:

庐江城虽然城池小,但是守将和士兵都是精锐,坚守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敌人舍弃了战船来到陆上,距离有两百来里,正好趁他后方空虚,来个包饺子!

陆逊的情报能力还是很强,得知魏军的企图后,连夜撤军,满宠的计划也没法得逞。



第三次北伐——襄阳之战

234年,孙权亲率大军北伐,陆逊与诸葛瑾则带队攻打襄阳。

打头阵的孙十万被满宠设计击溃,侄儿孙泰也被射杀。

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的北伐也只能中止。

不过,在撤退之前,陆逊将这次夭折的北伐变为一场胜利逃亡。



东吴方面有情报员被抓,诸葛瑾十分惊恐,陆逊却临危不乱,甚至指挥大军继续进军,虚张声势。

同时,他暗中派遣周峻、张梁等人进攻江夏、新安、石阳等地。

最后,吴军还斩杀和生擒了一千多人!

第四次北伐——邾城之战

238年,诸葛亮已经去世4年,陆逊也已年迈。



在攻下邾城后,陆逊进驻了3万部队,加强军备防御,将其打造成一个边防重镇。

曹魏那边听闻这个消息,就打消了夺回邾城的想法。

结语

纵观陆逊的4次北伐,确实没有失败过。

但只有石亭之战是正面对决,且战果颇丰。



另外三次,可以说只是小打小闹,有1次还差点被敌人包饺子。

不过,这确实很符合陆逊一贯的用兵风格——谨慎稳健

宁可退军,也不冒进。

陆逊更为出名的作战自然是夷陵之战。

在打出一波大胜后,陆逊都非常冷静,没有趁机扩大胜果。



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夷陵之战还是石亭之战,乘胜追击并非百分之百能斩获更多,反而有可能遭遇不测。

当然了,另一方面也说明陆逊相当保守。

陆逊并非不想灭掉魏国,纵使东吴比蜀汉国力更强,但也远不足以在灭掉魏国1万多人后,就有吞并对方的在握胜券。

这根本的原因只有两个字:国力!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在你看来,陆逊的北伐战争含金量如何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