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结束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人形机器人成为引爆全场的焦点,站在14款来自不同厂商的人形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军团”中,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忍不住感慨:“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特斯拉、小鹏汽车、广汽、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理想等多家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并先后公布了旗下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最新进展。不出意外的话,汽车行业的魔幻时代即将到来。
造车又“造人”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公开表态,要把特斯拉的未来押注在Optimus机器人上。2025年,特斯拉的目标是制造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目标为生产5万到10万个人形机器人,以后或每年翻10倍。未来,特斯拉至少要占据人形机器人 10% 的份额。
2021年,特斯拉宣布开发Optimus人形机器人,去年7月,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正式亮相,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 FSD 芯片,二代 Optimus 可以模仿人类操作。目前,二代 Optimus 已经在特斯拉工厂“打工”,进行电池的分拣训练。马斯克表示,规模生产的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成本预计2万-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万-21万元)。
在国内,小鹏汽车成为车企研发人形机器人的代表。去年11月,小鹏汽车披露了AI机器人Iron的最新进展,这款机器人拥有超60个关节,可模拟人类站立、躺卧、坐,并且已进入工厂工作。
2024年12月末,广汽集团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GoMate是一款全尺寸的轮足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对于这款机器人,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除了已经成功“造人”的车企外,还有一大批车企正在奔赴“造人”之路。
比如长安汽车,在去年广州车展期间公开喊话:“长安在机器人领域,将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并立下flag: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再如奇瑞汽车,去年4月,奇瑞联手 AI 公司 Aimoga 共同研发了人形机器人 Mornine,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与众多汽车制造商将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常规做法不同,奇瑞为Mornine设定了一个全新的角色——门店导购。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虽然节奏不是现在,但(理想做人形机器人的)概率是100%。”
赔本也要赚吆喝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受制于技术、法规等限制,目前人形机器人产品并不能快速商业化落地,相反,相关研发投入十分巨大,门槛堪比造车。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就曾预估:“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既然是一门“赔本赚吆喝”的生意,为何车企们还要前赴后继?
首先,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被认为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个颠覆性产品。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对于这一爆发式增长的新赛道,车企自然不会错过。
其次,在智电时代,人形机器人采用的多项技术与智能汽车同源,很多智能汽车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在人形机器人上。以Iron为例,小鹏图灵AI芯片为其提供了一个聪明的大脑,拥有自主思考甚至推理的能力;端到端大模型让其具备行走能力、手指可完成抓、拿、放等精巧的任务;小鹏天玑AIOS则赋予了其更流畅的对话能力。再看广汽人形机器人GoMate,其同样融入了广汽自研纯视觉自动驾驶算法,实现了自主导航等功能。
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就曾表示:“汽车制造涉及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动力系统和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技术,这些技术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有很多共通之处,车企可以利用已有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团队,降低进入新领域的技术门槛和成本。”
此外,在机器人产业所需的生产制造能力方面,车企也具备固有优势,车厂的4S店还可以为机器人提供售前展示和售后维护服务。
更加重要的是,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地展现车企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塑造车企高科技的品牌形象。张爱民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智能终端的重要形态,能够与车企的智能化战略形成协同效应,完善企业的产品生态,也有助于提升车企的科技创新形象。
新能源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在这场竞争中,每家车企都在努力为自身品牌定位增加“智能”“科技”的标签。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在自动化工厂里打螺丝的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了车企新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