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很多学子,都会有着考进清华北大的“清华梦”和“北大梦”,于是都在努力的学习,有人在落榜之后心有不甘,于是接着复读誓要考进清华北大,实现自己的梦想。
贺龙元帅的儿子贺鹏飞也和万千学子一样,想要考进清华大学,在最优秀的学府内进修。在经过小学到高中多年的寒窗苦读,贺鹏飞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中。当时贺龙元帅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军事的,于是就建议他前去哈军工学习。
可是贺鹏飞一心想要进入清华,贺龙也支持儿子的想法。可是天公不作美,贺鹏飞落榜了,没能考上清华的他前去寻求父亲的帮助,原本不抱太大希望的贺鹏飞没有想到父亲居然一口答应了。接着,贺龙就去清华找人,那么贺龙元帅去清华找人是要做什么呢?
“一排龙、一排明”
贺龙元帅一共有四个孩子,一个儿子,三个女儿。贺捷生在少时被送到了保靖,在老师的精心保护之下,送到了学校里隐姓埋名的读书学习。
贺龙在给儿女取名的时候,也有着许多的故事。贺龙元帅的长女贺捷生,是在红军长征前夕出生的。当时贺龙正在外面领军作战,不久后贺龙就接到了从后方传来的好消息,“喜得一门迫击炮。”
这里的迫击炮指的就是女儿,大家都满心欢喜,众人都纷纷议论该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贺龙找到了众人里文化水平最高的萧克将军,请他帮自己的女儿起个名字。
萧克将军思索片刻后就表示,既然我们刚刚迎来了一场胜利,而老总的女儿恰巧在这个时候出生,不如就叫做“捷生”吧。值得一提的是,贺捷生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已经随着红军主力,参加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贺龙元帅的小外甥向轩也跟随红军长征,而且他也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小的红军。他们一家人经过千难万险,才得以胜利到达陕北。
后来在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年,贺龙元帅的儿子出生了,毛主席亲自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贺龙,他也赶忙兴奋的回到了延安。当时贺龙元帅的爱将贺炳炎就提出了建议:“我的儿子打雷的时候生的,叫贺雷生,贺老总的儿子在下雨时候生的,干脆顺着干,就叫雨生吧。”
贺龙元帅听了后也非常开心,于是就决定给儿子取名为雨生。但是贺龙的老搭档关向应却不同意,当时关向应早已给贺龙的这个孩子起好了名字,叫做鹏飞,鹏飞的出处是岳飞的名和字。
后来,因为关向应政委病逝,贺龙元帅为了纪念自己的老战友,于是就将爱子的名字改为了贺鹏飞。
贺鹏飞的乳名叫做小龙,贺龙元帅是“老龙”。后来,当贺龙元帅一家五口(贺捷生还在学习)遇到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将他们分为了两排,一边是贺龙元帅和儿子小龙,另一排是贺龙的妻子薛明还有女儿晓明、黎明。
毛主席幽默的说:“贺老总啊,你们家这是一排龙、一排明。”随后他又换作京剧的腔调唱了一段,使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贺鹏飞很受贺龙的喜爱,但是贺鹏飞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关系享受过什么特权。当时贺鹏飞上学的时候,一直都是步行,上初中的时候,贺鹏飞因为在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造成了腿部骨折。
尽管这样,贺龙也不允许他乘坐自己的专车,而是找了一辆人力车,每天送他上学。高考后,贺鹏飞报考清华大学未果,于是就跑来寻找父亲的帮助。
贺龙元帅也很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于是他就前去清华找人,本应为贺龙元帅会前往清华大学,结果却是径直来到了清华附中。
他找到校长后,咨询校长关于贺鹏飞复读的事情,然后就准备起身离开。回到家后,贺鹏飞开心的问到父亲结果如何,贺龙先是对儿子说明今年分数线为什么会突然升高的原因,并且让贺鹏飞准备去清华附中复读一年。
这时候贺鹏飞才知道,父亲并不是去给自己走后门去了,而是安排自己复读的事情。贺鹏飞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再次进入了清华附中学习,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清华大学。
在经过又一次的努力学习之后,第二年的高考结束后,贺鹏飞也是终于如愿以偿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贺龙元帅严格教育子女
贺龙元帅对待子女非常严格,他经常教育子女在平时要多多注意礼仪习惯,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不可以浪费,不能够发出声音,正在咀嚼的时候不可以说话,一定要等饭咽进肚子里再说。
贺龙的子女们也都将父亲的教导熟记于心,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他们也都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骄傲自豪,贺晓明在结婚生子后,还带着自己的孩子走上了卢沟桥。
她的孩子站在桥上问道:“妈妈,日本鬼子就是从这里进来的吗?”贺晓明瞬间学起了当年父亲的语气回答:“坏透了的日本鬼子就是从那边过来的!”
贺晓明平时给人的印象都是温文尔雅的,可是在提到日本鬼子的时候,她又迸发出了骨子里那股贺龙元帅的气势。
贺晓明经常在孩子们面前骄傲的说:“我是八路军120师的后人。”当时贺晓明和贺黎明姐妹,都是在八路军120师里出生的,当时120师的番号让多少日本人听后都胆战心惊。
贺龙在晚年的时候,还和子女讲了讲关于自己曾经的往事,只可惜不久后,贺龙元帅就逝世了。在贺龙元帅的追悼会上,几位孩子们失声痛哭,周总理也伤心的流下了泪水。
贺龙元帅的子女们都将父亲视作自己一生敬仰的英雄,贺晓明也说过:“我的父亲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人。”
信源:
《我们的父辈是八路军 — 访刘伯承 贺龙 罗荣桓子女》——中国知网 作者:朱玉 、 白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