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引用这句古话告诫各级干部,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王充,字仲任,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出生于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年轻时去世,因此他从小就成为孤儿,但以孝顺母亲而闻名。
王充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过目成诵的天赋。
他在年轻时游历各地,广泛接触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为他后来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释义: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是否有过失,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经书是否有错误,诸子的著述中写得最明白。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必须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必须“严”字当头、从严从实,必须层层压紧、上下互动,必须相信群众、敞开大门。如果说从严治党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赶考”,那么群众既是命题人,又是监考人,还是打分人。不管做什么工作,只有打开大门、依靠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真正让群众满意。
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多身入“草野”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政治智慧,找到解决诸多难题的办法,而且能够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谨防自己脱离群众。对于这些道理,有的同志不是不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很容易忘记。时下,一些人习惯于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睁着的眼睛瞄着的是自己的“政绩”,因为它和升迁直接相关;而闭着的眼睛呢?略过的却是“政失”,久居庙堂之上,能不远离民间疾苦?偶一出门视察,也是前呼后拥,自然熟闻阿谀之声,如何能听到百姓对“政失”的弹议?这是一种让人忧虑的倾向,因为它不但会造成领导者的决策失误,还容易脱离群众,造成上下离心、干群离德。
作为领导者身入“草野”,首先要学会问,而且应该不耻下问。有些人向上级问,向专家问,或许并不难于启齿,要是向群众问,向下级问,那就很难说了。《东坡题跋》中记载了两件事。一件说,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用锦囊玉轴装好,视为珍宝,可是一个牧童看了画却大笑说:“牛斗力时,尾巴夹于两股之间,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不像不像。”另一件则是,黄荃画的一幅飞鸟,颈和足都伸展着。有人指出:“飞着的鸟,要么是伸颈缩足,要么是伸足缩颈,没有都伸着或都缩着的。”苏东坡就这两个故事感慨地说:“君子是以多学而好问也。”不耻下问,把下问当作真知源泉,不论是在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都出不了大格。有一位革命老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请教,然后再下命令。”这是充满辩证法的,也是被实践证明管用的领导方法。
要真正走入“草野”,看到、听到真实的情况,不仅要同自己的“不深入”作风较劲,还不得不防下面的弄虚作假。有报道说,一位省委书记某次深入基层,觉得颇有成效,不料事后得知,和他聊得颇欢、赞扬当地某些做法的老百姓,竟然是事先被“安排”的“专业户”。他甚为惊讶:“我是随意下车,随意找人聊天的,居然还能事先‘安排’?”为此,他竟“一夜未睡好觉,感到担忧,甚至是害怕”!身为省委书记,竟被部下如此精心周密地把自己同真实的基层群众隔绝开来,能不害怕?类似这位省委书记的遭遇,想来也非偶然。一些单位在应付上级检查或调研时,“安排”的功夫可谓炉火纯青,他们的做法不仅有可能使政策失准,更容易败坏党风民风,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大减。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并彻底进行整治。
不管社会情形多么复杂,也不管弄虚作假“表演”得如何巧妙,能否听到真实的舆情,听到为政的得失,听到不打折扣的批评,关键还在于为政者自己的头脑要清醒。头脑清醒了,多了解情况、了解真实情况的办法就有了。比如,领导深入基层,不必提前打招呼,使惯于“安排”的人防不胜防;一旦发现有人刻意安排,就严惩不贷。如此严厉治假,谁还敢拿鸡蛋碰石头。再比如,领导者交际的圈子再大些,不要只和董事长、总经理们交朋友,也不要只和当“官”的交朋友,应多交几个知心的普通百姓作朋友,最好有下岗职工、农民兄弟。交了朋友,不光是他们有困难时送点钱物,在平时也要和他们经常走动,经常谈心,自然就能听到真实的情况和意见了。倘若坚持这样做,则上下一心,心和气顺,真正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使党的执政之基更加牢固、治国之策更加得民心顺民意。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