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1164-1246),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他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僧人,一生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
释居简的诗歌风格清新淡远,语言朴素而富有意境。善于运用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创造出奇异荒诞或幽奇冷艳的诗境。其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写景咏物之作,也有抒发感慨、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的作品。他的思想深受禅宗影响,注重直觉和顿悟,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北涧文集》共十卷,是研究宋代儒释融合的重要文献。《北涧诗集》共九卷,收录了他的大量诗歌作品。释居简的著作对日本的五山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早课 南宋 · 释居简
井花嫩煮熨梅花,先酌芳甘注佛茶。
冷淡工夫相次了,却留窗日看横斜。
首句“井花嫩煮熨梅花”:“井花”指的是井水新汲之时泛起的白色泡沫,此处形容用新鲜井水来烹煮食物。“嫩煮”表示用文火慢煮,以保持食材的鲜嫩。“熨梅花”则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象征,用梅花来代指高雅、清逸的情趣。这里可以理解为用井水烹煮梅花,使其香气四溢,但也可能寓意着作者通过煮茶这一行为来体悟梅花的高洁与清逸。
次句“先酌芳甘注佛茶”:“先酌”即先斟酌、先品尝。“芳甘”形容茶水香气浓郁、味道甘甜。“注佛茶”则指将烹煮好的茶水用来供奉佛祖或自饮以修心养性。这一句揭示了作者煮茶的目的是为了品尝其甘美,同时也是一种修行和礼佛的行为。
三句“冷淡工夫相次了”:“冷淡工夫”可以理解为做事不急不躁、淡然处之的态度或心境。“相次了”则表示这些冷淡的工夫或心境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或完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生活的态度——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末句“却留窗日看横斜”:“却留”表示转而留下或欣赏。“窗日”指窗外的阳光。“看横斜”则可能指欣赏窗外景物或光影的变化。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品尝完茶水后,转而欣赏窗外的景色或光影的横斜变化,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借榻妙上人小楼简圆方外 南宋 · 释居简
透骨清贫两苦心,圆方觅句妙方琴。
尚堪拥鼻麾崔烈,来借楼头破布衾。
首句“透骨清贫两苦心”:“透骨清贫”形容诗人生活的极度贫困,贫困到骨髓里,这种描述既生动又深刻。“两苦心”则指诗人内心的两种苦楚,一方面是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承受,另一方面是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
次句“圆方觅句妙方琴”:“圆方觅句”中的“圆方”可能是一个虚指,用来形容诗人四处寻找灵感、构思诗句的过程。“妙方琴”则是指诗人通过弹琴来寻找灵感,将寻找诗句的过程比作在琴上寻觅音符,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尚堪拥鼻麾崔烈”一句中,“拥鼻”是古人吟诵时的一种姿态,此处可能指诗人吟诵诗句时的情景。“麾崔烈”则是一个典故,崔烈是东汉时人,以钱五百万买官,时人嫌其铜臭。这里诗人用崔烈来比喻自己的清贫和不慕名利,显示了自己高尚的品格。
“来借楼头破布衾”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借宿在妙上人小楼上,用的是破旧的布衾,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影响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盆菊 南宋 · 释居简
叶底金茎沆瀣浓,篱边令尹酒尊空。
回头说与闲花草,自占春三二月风。
首句“叶底金茎沆瀣浓”:“叶底”指的是菊花的叶子下面。“金茎”用比喻的手法形容菊花的茎干如同金子般闪亮,展现了菊花茎干的美丽和光泽。“沆瀣浓”则形容菊花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十分茂盛,露水浓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的“沆瀣”指的是露水,暗示了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次句“篱边令尹酒尊空”:“篱边”指的是篱笆旁边,是菊花生长的环境之一。“令尹”是古代官职的名称,此处借指地方官员,用以形容篱笆边的环境。“酒尊空”则暗示了主人可能因欣赏菊花而暂时忘却世俗烦恼,饮酒自得其乐,以至于酒杯已空。这一细节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菊花独立于尘世之外的高洁形象的赞美。
三、四句“回头说与闲花草,自占春三二月风”: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与周围的花草对话,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之情。“闲花草”指的是与菊花相似的植物,它们在春天中共同体验着生长和绽放。“自占春三二月风”则直接点明了菊花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它独自占据着春天的风华,展现了其在春日中的独特魅力。这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深刻感悟。
送友人归湖上 南宋 · 释居简
云卷云舒欠十成,暮霞曾误客占晴。
不堪满载朱泾月,冷落阳关第几声。
首句“云卷云舒欠十成”:这句话通过描绘云彩的卷舒变化,暗示了天气的多变和不稳定。“欠十成”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以形容云彩变化的不完美或未完成的状态,同时也可能暗指离别的情绪不够圆满或有所欠缺。
次句“暮霞曾误客占晴”:“暮霞”指的是傍晚时分的云霞。“曾误客占晴”则是指客人(即友人)曾根据暮霞判断天气会放晴,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因此有了“误”的说法。这句话既表现了天气的变幻莫测,也隐含了离别时刻的不确定性,以及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担忧。
三句“不堪满载朱泾月”:“朱泾”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友人即将经过的一条河流或道路。“满载朱泾月”则是指友人将带着满月的照耀离开。但“不堪”一词的使用,使得整句诗的情感变得沉重,暗示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难以承受。
末句“冷落阳关第几声”:“阳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边塞或远行之地,这里可能借指友人即将前往的远方。“冷落阳关第几声”则是指友人离开后,边塞之地将只剩下几声孤寂的驼铃声或其他声音,用以形容离别后的冷清和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