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侨联首次联合印发侨益司法保护规范性文件。

《意见》强调,上级人民法院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审判监督指导,及时化解涉侨纠纷审判工作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统一涉侨案件裁判标准。

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法律规定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推动解决涉海外侨胞案件送达难、参与诉讼不便等现实困难。要依托相关信息化平台,为涉侨案件当事人提供在线立案、交费、调解、庭审、司法确认、身份认证、授权委托等服务,积极引导涉侨案件当事人合理行使诉权,防止因当事人不了解国内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参与诉讼不便等导致程序空转。结合数字法院建设,促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出入境记录、不动产证明、婚姻证明、公证证明等高频需求在平台内“一键查询”,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腿”。

要加强对涉侨案件数量、类型、分布和变化态势的研判分析,围绕导致涉侨纠纷多发、高发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侨益司法保护的突出问题,视情向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司法建议,努力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据介绍,自2018年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共有30个高级人民法院与当地侨联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发文,搭建起法侨合作的制度框架。自2020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侨联建立“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以来,累计成功调解涉侨案件27万余件,为广大侨胞、归侨侨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切实减轻诉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