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视频来源:兵团日报-团炬)
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依托“北治沙、南治土”,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 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这也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消失”!
2018年,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总干事在参观后盛赞:“毛乌素沙地的成功治理,是一件值得全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情!”
榆林的防沙治沙奇迹是如何创造的?近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陕西,一起探寻榆林与沙的故事!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构建多元参与的新型治沙模式
张应龙治沙基地鸟瞰图(资料图)。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 提供
12月4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村北的一片密林中,张立强正在察看松树嫁接后的长势。
1984年,响应当地政府承包沙地造林政策,张立强的父母承包了万亩沙地,开始植树造林。起初,由于风沙大,树苗刚种下去就被沙尘暴摧毁,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夫妻俩不服输,一遍一遍尝试,试种杨树、榆树、沙柳等多个树种。试种成功后,夫妻俩又带领周边村民一同种树。
1万亩、2万亩、直到11万亩,40年间,张立强一家人把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现在的“人工绿海”。“以前种树更多以生态林为主,现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试验种植了樟子松、彰武松、红松等颇具经济价值的树种,希望这片沙地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张立强说。
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相接处的榆林,北边是荒沙大漠,南面是黄土高原,历史上,这里长期被风沙困扰,“黄风漫天沙撵人”“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等场景对老一辈榆林人来说记忆深刻。
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榆林市历届党委、政府先后制定了系列有关防沙治沙的激励政策,使得普通百姓成为榆林治沙事业成功的坚强基石。
上个世纪80年代起,榆林市实行个户承包制,所有宜林荒山沙地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全部落实到户,实行个户治理,调动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统计显示,榆林累计有44万户农民承包“五荒地”900多万亩,其中涌现出不少治沙造林大户、生态文明建设模范群体等,他们通过治沙、管护、人工造林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周边村民增收致富,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驶入良性循环轨道。
近年来,在机制创新方面,榆林实行造林绿化工程制,通过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级护林队(合作社)”利益共同体模式,组织项目周边群众参与绿化工程,让群众在造林绿化、苗木管护中受益。
与此同时,榆林还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通过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经营制,引导林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2020年以来,榆林有55家企业主动参与造林绿化,投资15.09亿元,完成营造林111.71万亩。
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以提高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
12月6日,在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实验室,科研人员察看牛肝菌组培情况。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迪力娜·艾尔肯 摄
“这片树林是我们最早一批飞播造林的成果,长势不错吧!”12月5日,在榆林市红石峡沙地植物园,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刘喜东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在与荒漠漫长的斗争中,榆林一直在探索更高效、更科学的方法。上世纪70年代,榆林攻克了沙区飞播造林种草技术难题。
“流动沙区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刘喜东坦言,“通过飞机将草籽和树种撒播到沙漠中,不仅省去了人工种植的繁重劳动,还能深入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沙区播种造林,实现黄沙治理全覆盖。”
多年来,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治沙研究所相继筛选出适宜飞播并具备抗风蚀、耐沙埋、生长快、自繁力强等特性的踏郎、花棒、白沙蒿等植物种子,推动土地沙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刘喜东告诉记者:“自飞播造林工作启动以来,榆林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675万亩,这一技术还被推广到了内蒙古、甘肃、西藏等地,大幅提高了我国防沙治沙的效率。”
几十年来,榆林沙区群众在与风沙斗争的实践中,大胆探索科学治沙新机制、新途径、新办法,闯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位于榆林市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园,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郭胜伟手抚着一棵粗壮的松树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研究所研发的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成果,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帮助沙区群众更好增加收入。”
2012年,为推动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在西南新区建成榆林市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示范园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科研协作,承担了重点科研项目20多个,为榆林林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榆林高度重视科学治沙,积极开展防沙治沙技术研究和推广普及工作。目前,榆林已建成榆林市林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和定边、绥德、清涧、子洲4个县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成功探索沙地飞播造林技术、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以降高塑形为主的七项红枣丰产管理技术等适合榆林当地实际的防沙治沙技术。
要坚持治沙致富并重、增绿增收并举,科学发展沙漠特色产业,蹚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空气也能变现?”带着满满的好奇心,12月5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距离榆林城区16公里处的榆阳区小纪汗樟子松基地,实探空气“变现”、林海“生金”背后的故事。
彼时,虽时值冬日,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却依旧是满目绿意。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是荒凉的沙漠。如今,榆林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将生态治理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指着成片的樟子松林,小纪汗林场党支部副书记王建东向记者介绍:“这些树林不仅能防风固沙,还是我们碳汇交易的绿色产品。”
记者了解到,所谓“林业碳汇”,即借助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活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以此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再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和认证流程,产生可交易的碳信用,而购买者则通过购买这些碳信用来中和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
近年来,榆林紧盯“双碳”目标,组建成立陕西首家碳汇金融服务中心,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榆阳区林业碳汇累计交易量20.57万吨,交易额超1000万元。
过去让人望而生畏的茫茫大漠,如今已成为沙区群众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将生态治理同产业发展相结合,每年以不低于4亿元的投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继开展了“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活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
一般防沙治沙观念认为,沙子是“破坏者”“入侵者”,要想方设法“消灭”它,但在陕西省科学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负责人张应龙看来,只要学会护沙、用沙,沙子也能“化敌为友”变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大产业”。
12月6日,记者在张应龙的陪同下,走进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地下铺着厚厚一层松针和木屑。
“在这里,经过多年培育,我们成功种出了牛肝菌、赤松茸菌等菌菇,这些菌菇经济价值高,有助于我们日后推广林下经济、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到植树造林事业中来。”张应龙说。
多年来,张应龙团队与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合作,围绕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试验。近两年,该团队不仅在松树林下种出了赤松茸菌、牛肝菌等菌菇,还在沙丘背风坡尝试种植树莓、蓝莓、黑莓等特色水果。
“治沙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发展,我们期望用沙产业的高效发展反哺治沙事业,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真正的可持续治沙之路。”张应龙说。
造一片林子,绿一处荒沙,富一方百姓。70余载,榆林人不仅把风沙牢牢地固定下来,还探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在“沙里掘金”。目前,榆林初步形成了沙漠治理产业化,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荒漠化治理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 强小强 校对 谢婷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