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笔千年:穿越的家谱——宿松县下仓吴氏始祖考证

作者:阿域(吴雪奇)

一、概述:

笔者经查看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得知,宿松县下仓有一支茂权公的吴氏,迁自徽州休宁。近日查看了相关休宁吴氏族谱并发现有相关记载,却意外发现了其他三支迁松始祖的族谱。经过对比发现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有世系缺失,后经过相关考证得知另一支文相公始祖世系居然缺失有二十六世,相差大约800余年。经过对比和核实,得到以下论证,希望有知晓与此相关文献或信息者共同商榷。

二、文相公世系缺失考证:


据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宿松吴氏世系渊源图”看,被视为新安吴姓始祖的少微公(以少微公为泰伯世次第六十五世),至迁入宿松下仓的始祖文相公,相隔十一世,与迁入宿松下仓的另一支茂权公却只隔有八世,按《宿松吴氏家谱》中分迁地舆图记录,从少微公到文相公只有十世。


据搜狗百科查证:吴少微,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唐明皇天宝八年(750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唐长安元年(701年)辛丑进士。少微公为新安吴氏迁入始祖,而后世系分迁各地,其中一支十一世的琇公为休宁始祖。


笔者据《休宁吴氏家谱-古契斋藏-明崇祯3年(1630)-吴维东辑钞本》考证,文相公为休宁始祖琇公26世,琇公第二十六世文相公迁入宿松下仓,琇公乃少微公第十一世,世系如下:【65】少微→【66】巩→【67】泉→【68】王全→【69】叔溱→【70】矩→【71】明→【72】超 →【73】春→【74】天推→【75】透(更名琇)。

以少微公为泰伯世次第六十五世计算,因而文相公应为泰伯世次第一百一世,此世系与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宿松吴氏世系渊源图”竟然相差有二十六世之多。文相公世系详图如下:


据胡氏族谱记录,明经胡氏第二十四世祖积福公,字方塘,福寿公之子,于明弘治七年 (1494年) 年由徽州休邑迁入安徽省宿松县下仓,生于明成化乙酉(1465年3月19日),殁于嘉靖已酉年(1525年5月初6日)。而根据家祖传说,本族下仓吴氏始祖与明经胡氏第二十四世祖积福公为两亲家,一同从休邑迁入本地。按这个说法计算年代才是合理的,少微公生年至此时大约831年,也就是说此间经历了831年吴氏世系,期间相传二十六世才是合理的。按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所载茂权公与少微公只相差八世,而少微公自迁新安以来仅在唐朝时代就传承有十余世,简直不可想象当时是怎么考证的。这真是一笔千年,《宿松吴氏家谱》中的祖宗一下从唐朝穿越到了明朝,中间缺失了好几个朝代的世系。

从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看出,从本族下仓吴氏始祖廷夏公到2005年,传承了十八世,历经500余年,而从少微公(663年)至文相公历经831年,却只传有十世,很明显中间有大量世系遗失,却不想竞有二十六世之多。

三、国丞公迁入宿松湖嘴考证


另据《休宁吴氏家谱-古契斋藏-明崇祯3年(1630)-吴维东辑钞本》考证,还有一支琇公第29世国丞公迁入宿松,而在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并没有记载。国丞公详细世系如下:


以少微公为泰伯世次第六十五世计算,国丞公为泰伯世次第一百零四世。此纪年与世系基本一致。


再在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吴氏重修宗谱序”提到“乾隆庚午年(1750年),春公迁湖邑”,应该就是国丞公迁湖嘴(湖口)这个时期,国丞公为泰伯世次第一百零四世,比文相公要晚三世,此对应“吴氏重修宗谱序”中所说的“我族自迁松来,历经三百余载“及”“又四十余年”,此年为乾隆壬子年(1792年),此纪年与国丞公比文相公要晚三世基本吻合。

四、春阳公迁松考证与茂权公世系之谜

笔者据《休宁璜源吴氏族谱.清.吴铨.3册.休宁吴氏.清康熙60年1721版.上海图书馆》考证,还有一支迁松始祖春阳公,为尧公二十世及瑀公二十九世,瑀公为少微公第四世。以少微公为泰伯世次第六十五世计算,春阳公为泰伯世次第九十七世,比文相公迁松要早四世,比国丞公要早七世,春阳公在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也没有记载。加之上图“吴氏重修宗谱序”说的三百余年,也就是文相公及我族迁松至今已有500年以上,这个年份正好与胡氏族谱所说的于明弘治七年 (1494年) 年由徽州休邑迁入安徽省宿松县下仓正好一致。


据此考证春阳公乃迁宿松较早始祖,从《休宁璜源吴氏族谱.清.吴铨.3册.休宁吴氏.清康熙60年1721版.上海图书馆》中可查到此公正好生有四子:本源、本洪、本清、本流,正好与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中所载茂权公有四子春、夏、秋、冬相符,而此可否是名与号的刊误呢?此前的家谱中是要讳名的,是否就是将号误为名而载与谱中呢,还有待继续考证。而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载茂权公居石岭,少微公石岭派系中迁松的正是春阳公。目前尚没有同年代其他分迁资料可以证明春阳公与茂权公之关系。

据《休宁璜源吴氏族谱.清.吴铨.3册.休宁吴氏.清康熙60年1721版.上海图书馆》及《璜源吴氏新谱.1册.休宁吴氏.清道光2年1822版.上海图书馆》考证,以少微公为泰伯世次第六十五世计算,春阳公世系图具体如下:


五、《宿松吴氏家谱》茂权世系再论

据报道:2018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是泰伯公诞辰3202年,至今理应传承一百余世。按此前考证,文相公为泰伯世次第一百一世,推至2005年《宿松吴氏家谱》,宿松茂权公应为泰伯世次九十九世,至今又传十八世,至今宿松吴氏茂权公世系传承泰伯世次一百一十七世,这与泰伯公诞辰3202年才基本吻合。至于宿松茂权公这一支分迁,可否就是泰伯世次第第九十六世春阳公,还有待继续考证,或者另有吴氏族谱能给出新的证明。

本文所考证的春阳公为泰伯世次第九十七世、文相公为泰伯世次第一百一世及国丞公为泰伯世次第一百零四世等世系都是有据可查的,没有任何疑问。仅有一点就是少微公的世系有不同版本,从泰伯世次58世到泰伯世次65世不等。

六、休宁迁宿松吴氏始祖之谜

基于以上考证,对于笔者发现的两支迁松始祖春阳公及国丞公,《宿松吴氏家谱》为什么没有收录?他们后世如今又居何处?还有笔者本家迁松始祖茂权公到底属少微公多少世?又属于少微公后哪一分支迁松的目前还都是谜,希望对吴氏始祖的研究学者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

附一、吴氏少微公衍生五大流派世系参考如下图:


石岭派由凤湖街迁石岭:【65】少微→【66】巩→【67】泉→【68】瑀 由凤湖街迁石岭

瑀:字宣礼,泉三子,生二子:天宝、天瑞。

石岭派迁吴门:【68】瑀→【69】天瑞→【70】显超→【71】嘉→【72】椿→【73】伊 →【74】莹迁临川吴门,莹:字玉卿伊次子孙世居吴门。是为吴门支祖

石岭派迁居璜源:【68】瑀→【69】天瑞→【70】显超→【71】嘉→【72】椿→【73】伊→【74】熒→【75】浚→【76】文→【77】尧 迁居璜源

附二、尧公世系图

【63】世讳良,文蔚子。子二:义方、义永

【64】世讳义方,良长子。子三:太微、少微、保微

【65】世讳少微,义方次子。安徽休宁吴氏·义方次子,字仲芳,703年进士,授晋了尉,官至左台监察御史,与武功人富嘉谟、太原主薄谷倚并富文辞,号称“北京三杰”。主持《吴氏正宗谱》修编,娶朱氏。子三:隆术、巩、筠

【65】世讳保微,安徽休宁吴氏·义方三子。

【66】世讳隆术,安徽休宁吴氏·少微长子。子:

【66】世讳巩,安徽休宁吴氏·少微次子,字定国,唐朝开元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学著名,曾将故乡吴里改为凤湖街,石舌山为凤凰山,莲池为凤凰池,子孙贤能,寿八十七岁,妻王氏,。子三:长宥、次密、三泉(后裔11代孙吴景安中元和三年进士仕至光禄大夫、14代孙吴用清宋仁宗时儒士、八十五代孙永胜、永捷后裔行成鲁西南吴氏)。

【66】世讳筠,安徽休宁吴氏·少微三子,字文彬,曾任河东节度使,后裔迁居四川。子二:通玄(子名瑛居黔县横网),次通俊(子名侍开为御史中丞)

【67】世讳泉公,巩三子,字星源,肃宗朝任建州长史取王氏女葬八都琅源吴家坞金山人住后后三子,子三:王全、瑶、瑀

【68】世讳王全,泉长子,禀赋明敏,不求仕进以耕读教子为乐,葬杨塘金钗坞娶汪葬十都东克口,子二:淑溱、淑沅

【68】世讳瑶公,泉次子。子二:淑汭、淑泾

【68】世讳瑀公,泉三子。子二:天宝、天瑞

【69】世讳天瑞公,瑀次子

【70】世讳显超,天瑞之子

【70】显超→【71】嘉→【72】椿→【73】伊→【74】熒→【75】浚→【76】文→【77】尧

参考文献:

1、《宿松吴氏家谱》2005年版

2、《休宁吴氏家谱-古契斋藏-明崇祯3年(1630)-吴维东辑钞本》

3、《休宁璜源吴氏族谱-清-吴铨-3册-休宁吴氏-清康熙60年1721版-上海图书馆》

4、《璜源吴氏新谱-1册-休宁吴氏-清道光2年1822版-上海图书馆》

5、《临溪吴氏族谱-吴元孝-2册-歙县-民国25年-上海图书馆》

6、《吴氏族谱-不分卷-上海-吴志棠纂修-民国30年-1941.钞本》

7、光明之门网

8、华夏吴氏网

9、吴氏在线

10、胡氏族谱

11、搜狗百科

12、无锡新传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