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入朝作战,兵团机构重焕生机,以兵团为作战指挥核心独具特色,由此引出超燃话题:各大野战军战力大比拼!运动战时期的入朝兵团对比性最强,作战环境、对手、样式相似,量化指标明确,最强最弱究竟花落谁家?

一、各大兵团谁最弱

大众心中哪个志愿军兵团实力最弱?坊间不少人,甚至部分资深研究者都觉得,华北部队组成的十九兵团难担重任。需说明,此强弱比较仅限一至五次战役,阵地战阶段后续再议,欢迎关注本号,定不食言。十九兵团于第五次战役表现欠佳,确有不足。

比如下述这两个战况:

在第一阶段进攻作战中,十九兵团强渡临津江遇阻,仅歼灭英军格罗斯特郡团第 1 营,六十四军与六十五军强渡后组织混乱,遭受重创。第三阶段回撤时,六十五军阻击不力,六十四军擅自撤退且未通知友军,致使三兵团六十军 180 师侧翼暴露。诚然,我们应直面不足,但需知十九兵团乃各大兵团中实力较弱者,以其之力对抗强敌,犹如水果刀宰牛,颇为艰难。此刻,实有必要细究第五次战役前入朝各大兵团的真实实力状况。

1.十三兵团。

四野是军委最早选定的入朝部队。第一批入朝部队为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志司机关就是以十三兵团为基础组建的。

该兵团前4个军实力非同凡响,尤其是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都足以在全军竞争三甲,实力强到爆炸。这种组合,也符合中央军委的意图,既然要入朝决战,第一波部队肯定要上最强的。

四十二军系后组的东野五纵升级而来,万毅带的老部队。曾有一段时间在东北搞农垦。但在前三个军带领之下在朝鲜打的也不错。



尤其要说的是老四野的两个领头羊的良性竞争。东野时期一纵、二纵两个,各自代表了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最高水平,升级成主力纵队之后一个比一个硬,各擅胜场。三纵自韩先楚当司令员之后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上升为头等主力,虽说名头没有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响亮,但韩先楚在海南岛建立的功勋世人皆知。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这3个军在朝鲜打的时间最长。第五次战役发起时,三十九军、四十军已经打了半年多将疲兵累,兵员不齐,但彭总仍然非常倚重,让这两个军留下来,在九兵团编成内继续作战,在战线中部实施战役突破。

如果非要说谁是志愿军的定盘星,那非四野部队莫属。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引起误会。笔者其实是资深粟大将支持者,对华野感情更深。但越是深入对比,越是看实际战斗力,对四野部队越敬佩,论打硬仗恶仗,论顶级部队的数量,四野绝对是顶尖。当然,三野也确实不逊多少。

2.九兵团。

这是也是热度非常高的兵团,长津湖的光环效应太强大。

九兵团部队系第二批入朝的。三野对这个兵团进行了强化调整,把三十军打散,以师为单位配到其他军。二十七军调入,每个军配成四个师,总实力多达十五万人。这和其他兵团扩兵员不扩建制、继续延续三师制有区别,塞进来的新兵多,而九兵团是把原建制部队打散重编,老兵多。好处是什么,一个军级单位的攻击力更强。

九兵团四个军本身就是顶级主力。二十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当年华野老一纵、八纵、九纵,粟裕大将曾评点过华野的顶级主力(一、三、四、八、九、十纵,所谓的六大主力,不过笔者认为,粟大将把十纵也列进去,恐怕是照顾了宋院长的面子),这三个军都在其中。

二十军能力最全面,乃是当年粟裕在华中时一手调教出来的超一流主力部队,攻守全面,机动灵活,干啥啥行。八纵、九纵都是攻坚主力,打重要战役时,都作为某一个方向的核心主力,有点类似于当年国军所谓的硬核桃。

我们不能因为长津湖的重大伤亡就把三野部队一票否决,第五次战役中九兵团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打的也相当不错,后撤阶段,西线和中线的十九兵团、三兵团都出现失误,三兵团甚至出现一个整师被击溃打散的悲剧,九兵团方向却基本无甚大问题。

3.三兵团。

三兵团若论总实力,自然要比十三兵团和九兵团逊色几分。但人家也有自己的强点。

比如说兵团指挥机关。三兵团兵团部是二野原四兵团的底子,陈赓一手带出来的过硬班底。抗战胜利之初就形成了雏形,上党战役是其起点。1947年7月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兵团部基本班底形成,见的世面多,指挥功力比较扎实。

再比如说部队战斗力,也有硬核桃。三兵团三个军,十二军、十五军、六十军。十二军是刘邓的老六纵,与三纵齐名的中野头等主力。论其凶猛程度,旅长的老四纵都要略逊一二。六纵在中野的地位,相当于二纵在东野,一纵在华野。顶门大弟子、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