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这是红旗出版社推出的新媒体栏目《红旗100事》。在这里,我们将与你一起探讨100个关于红旗出版社和图书的故事:选题是怎么产生的?图书制作有什么小知识?编辑的日常是怎样的?出版界的奖项有什么来头?……更多有趣有用的出版知识,就在《红旗100事》。


015 一文读懂“校对”的前世今生

校对的前世今生

校对是书刊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也是一项极为细致、重要的技术工作。

校对的主要任务是对照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按照书刊的出版规则和要求,发现排版和编辑加工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其中的错误。

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校对”这一行为的记载可见于西周。

西周正考父校正商代的《商颂》,被记载于春秋时期左丘明编写的《国语·鲁语下》中: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自此,对古籍进行文字比勘活动就称作“校”。

西汉时期,刘向首次提出了“校雠”的概念,其所著《文选·魏都赋》中提到:

“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大意是,校对一方面要通读全书,发现并改正谬误;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差异,改正讹误,向读者提供善本。


唐宋以后,“校雠”又称“校勘”。

“校勘”的“勘”,取“甚力”的含义,表明了当时校书工作的严肃性,非下大功夫、花大气力不可。文字学家对“校勘”下的定义是“覆定”,即再三考核而后定。


近代,由于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技术的引进,我国出版生产力发生了很大变化。

校勘工作一分为二,校对成了独立工序。

在今天,校对的主体、客体都发生了变化,方法也与过去不尽相同,但校对的基本含义、根本性质没有变。

校对工作,既要消灭原稿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错漏,又要改正原稿本身存在的错讹,为读者提供准确、完整的优质出版物。

几种常用的校对方法

校对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雠的基本方法,也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


一、对校法

对校法是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标点符号、图、表等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现代史学家陈垣先生在其《校勘学释例》中所提:

“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

这对校对人员的细心和专注有着极大要求。

二、本校法

“本校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

本校法是在通读校样后,通过书稿前后、左右内容联系与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通过本校法可以发现对校法发现不了的差错,弥补原稿的阙漏,提高书稿的质量。

本校法要求校对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三、他校法

他校法是利用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图书与原稿对照,找出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的一种校对方法。

陈垣先生说:“他校者,以他书校本书。”

古籍类、科技类、著作类的图书应用他校法最多。

校对人员利用《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校正文字也属于他校法。

他校法的特点是通过数本复议来确认差错。为此要求校对主体对新标准、新规范要有所了解,对权威工具书一定要相当熟悉,这样才能迅速、准确地运用此法释疑解难。

四、理校法

理,即推理。

理校法就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是非判断的校对方法。

“所谓理校也,遇无古本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理校法要求校对人员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

这要求校对人员对书中的知识内容通读后理解、内化。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是植根于丰厚的知识积累的沃土之中的。

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的过程中,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同时要避免“想当然”而造成妄改。


数字时代之校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出版行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校对这一出版生产的重要环节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校对的功能产生了变化。

传统的纸稿校对过程中,校对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校异同。

然而在数字化出版的背景下,电子版稿件的加工处理过程无论是编辑还是校对的对象均是同一电子文件。

传统定义下的校样与原稿之间基本不再存在差异,校对逐渐失去了校异同功能。

校异同的属性逐渐淡去,他校法、理校法以及本校法则成为了现今校对工作中的重点,查出稿件中科学、技术、常识方面的差错,提升出版物质量成为了校对人员的关键任务。

第二,校对的客体从纸稿向电子稿件转移。

数字出版背景下,大部分的稿件加工都处于无纸化的环境中。

无论是作者、编辑还是校对人员,在对相关稿件进行编写、审稿、校对的过程中大多直接面对电脑屏幕。

“无纸化”的加工模式让稿件没有了因手写产生的错字、笔误以及字迹潦草等问题,但也产生了由打字、输入错误产生的同音字、异形字、前后内容重复等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有可能是作者操作失误导致,也可能是编辑加工不当导致。

所以,无纸化的校对模式,既需要校对人员有效的掌握电子稿件的编校规律,熟悉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也需要学习新的技术手段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校对工作。

这就是下面要谈的一点。

第三,校对技术手段的革新。

电子稿件产生差错的环节和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排版、作者、编辑以及计算机故障方面等等。

因此,对电子稿件的审校一般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矫正处理,也就是通过校对软件来对其漏字、形近字以及同音字进行检查与改正,其中还包括符号、单位等差错的检查。

校对人员用软件辅以人工的方式发现问题、修改问题,相较以往能够获得更快的校对速度以及更短的校对周期。

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编辑校对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出版社的人员成本。

第四,校对的边界逐渐模糊。

今天,需要校对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技术性、文字是非的修改,以及对知识性、常识性是非的修改,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也被纳入到了如今的审校范围。

在这种校对范围扩大的背景下,校对人员需要掌握的校对方法和模式也需要转变。

思政方面审校要求的存在,需要校对人员在现有基础上做好新知识的不断更新与学习,对新时期国家方针路线进行充分的理解掌握,并做好新概念以及新词汇的掌握分析。

第五,新词汇和网络用语的冲击。

很多文字工作者都能感受到,近年来,字典的标准变化频繁,字词的新用法不断出现。

有些字典上一版和新版中对个别字词的解释明显不同,加之互联网用语的不断出现冲击字典的权威,有的甚至已被主流媒体采用。

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在不断地规范化,又在不断地打破规范,创造新的规范。

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过程与规律,也是编辑和校对人员必须适应的规律。

面对的新的表达方式和网络语言,编辑、校对人员既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能对网络语言的新尝试、新创造采取简单的一概否定的态度。要引导读者正确对待这些新的语言现象,适当地吸取已经约定俗成的新词语、新表现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

------------- 参考资料 -------------

1.《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2005-04.

2.《数字出版时代图书校对人员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刘春莉 2017-01

来源:方正智慧出版

编辑|张 颖 监制|王晓宇

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彼此看见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