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隋炀帝暴虐无道,百姓们过得苦不堪言。
天下苦隋久矣,此时李渊带着李世民以及众位大将起兵反隋,成功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然而各地的起义军可不认他这个皇帝,有四股势力自立为王,继续争夺地盘。
其中有一股势力的首领,连李渊都颇为忌惮。若他没有那么早死,李渊很难坐稳皇位。
这个人究竟有何特殊?他到底是何身份?为何会影响李渊的统治?
大侠之风
这个人名叫窦建德,出生在南北朝时期。但身处乱世,谁会想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他本是北齐人,却经历了北周灭齐,隋朝灭北周的朝代更迭。即便变革如此之大,窦建德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依旧整日躬耕于田地当中。
不过,即使是普通人,也是有理想的。他想像大侠那样惩恶扬善,因为大侠威风凛凛。毕竟他虽自称是汉景帝血脉,却根本没有更多可吹嘘的地方。
平日里,他总是会走在街上,一旦遇到不平之事,他都会出手相助。
看到一些贫苦的人家连饭都吃不起,他也会拿出仅有的钱救济他们,而他自己要饿好几天肚子。
久而久之,方圆八百里都知道这里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大善人。地方朝廷也听说了这件事,便给了他一个里长的官职,窦建德欣然接受。
有了官职之后,窦建德时常到街上“巡视”。街上的人看到窦建德,都会亲切地跟他打招呼。所以说,正是因为窦建德良好的品性,为其打下了坚定的群众基础。
但温馨的生活总是过去的很快,随着隋炀帝的登基,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隋炀帝杨广暴虐无道,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杨坚的影子。
他整日沉浸在后宫之中,想要什么时候上朝,就什么时候上朝。这可苦了众位大臣,连忙上谏,希望隋炀帝能够注重朝政,不要再继续荒废下去。
不仅如此,杨广虽然不理朝政,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而当时高句丽在蠢蠢欲动,妄想夺隋朝的地盘。
杨广怒不可遏,下令征兵讨伐高句丽。消息传到窦建德的家乡,窦建德便从原先的里长变为了百夫长,手下有二百士兵,随时准备出征。
或许上天都感应到了隋朝即将灭亡的气息,开始降下灾害。窦建德的家乡发了大水,房屋、田地都被淹了。百姓无处可去,成为了流民。
窦建德得知后焦急不已,希望朝廷能够快些前去赈灾。然而,令众人失望的是,朝廷一点动静都没有,皇帝还执意要亲征高句丽。
杨广怎会不知道各地受灾的消息,但他没有管老百姓死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建功立业中。可想而知,这次讨伐失败了,隋炀帝也失去了民心。
在出征的路上,窦建德与孙安祖二人决定离开军队,不再为隋朝效力。
而这个时候各地起义军如春笋般冒出,显得窦建德离开不是什么大事。
也是从这时开始,窦建德迎来了高光时刻,若不是他慢了一步,怎会给李渊坐皇位的机会。即便是李渊坐上皇位了,有他在,李渊也坐不稳。
占尽先机,却慢了一步
随后窦建德投奔高士达的队伍,跟随高士达对抗隋军。在军队中,他很快便与众人打成一片,加上他的出色表现,从一众士兵中脱颖而出。
而当时又因为高士达在一场战乱中被杀,窦建德众望所归,成为了他们的领头人。
在这个时候,窦建德之前所做的善事给了他反馈。
当他家乡的人得知窦建德成为起义军的首领时,纷纷前来投奔,都想跟着窦建德干,说不定窦建德就是下一个皇帝。
近几个月的时间,他的队伍从几千人扩展到了几万人,是其他起义军根本不能比的。而窦建德便决定乘势而为,想要自己建立统一的王朝。
随后窦建德便在河北附近自立成王,并想要以此为据点,开始自己的扩张之路。
李密、王世充等起义军的首领也不是吃素的,带着军队与其他队伍厮杀,也纷纷自立为王。
他们以为现在称王了,当上皇帝指日可待,但没想到却被李渊抢了先。
当时的李渊沿袭唐国公的称号,在隋朝里当禁卫首领,是皇帝眼前的红人。隋炀帝下令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李渊不是在运粮草,就是在守城。
但没想到自己如此安分,还是遭到了隋炀帝的猜忌。因为他在朝廷的名声极好,隋炀帝认为其想造反,但并没有找到机会惩罚李渊。
李渊只能选择远离朝堂,带领军队去消灭起义军,来表示自己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后来李渊凭借着突厥那一仗成功消除了隋炀帝的疑心。
然而,实际上李渊早早便察觉了隋朝的大难,已经在暗中积蓄力量。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世民也在暗中收揽力量,秦琼、程咬金等人皆来投奔。
李渊与窦建德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李渊出身世家,在朝堂之中有着众多支持者。而窦建德只能依靠百姓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窦建德要慢李渊一步的原因。
在李渊纠集大军,在晋阳起义的时候,窦建德依旧在扩张势力;在杨广被杀,杨侑将皇位禅让给李渊的时候,窦建德还在扩……
就这样李渊称帝后,面对的是王世充、李密、窦建德等多股割据势力。
按理来说,这个情况应该是四股势力联合在一起,共同对抗唐朝,先把李渊拉下来再说,但不是,四股势力自立为王,就意味着合作很难。
功亏一篑
李渊称帝之后,派自己的几个儿子前去对阵各地的割据势力,这次终于来到终极的对战。
李世民奉命带领军队攻打位于洛阳的王世充,但没想到半路遇上了窦建德。而当时窦建德就是来驰援王世充的。
在虎牢关这个位置,双方大军打得天昏地暗,最后还是李世民技高一筹,将窦建德抓了起来。最后窦建德被杀,他带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其实相比于其他割据势力,窦建德的大军可能才是最大的隐患,还能够撬动李渊的宝座。
首先是这十万大军大多甘愿为窦建德效力,比其他军队的凝聚力强,与唐朝的军队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其次,窦建德名声很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众人都愿意追随他。
最后,若是窦建德带着这十万大军没有去营救王世充,而是直奔长安,想必还真有可能会攻进城门。到时候李世民只能回防,王世充的难不就解了?
但或许是过于仗义,窦建德选择去救王世充,最后只能功亏一篑。
相比起李渊带兵起义造反,窦建德却是达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只可惜上天给了窦建德机会,窦建德却没有抓住。
若是窦建德还活着,李渊的宝座很难坐稳,很有可能还会造就唐朝军队与起义军的拉锯战。而其他的人,在唐朝军队面前如螳臂当车。
李密被唐朝军队杀死,窦建德拼命救的王世充却选择投靠唐朝,还有萧铣本是西梁的君王,到最后依旧是不战而降。
窦建德死后,河北的老百姓无不痛哭流涕,甚至有的人还为其修建了庙宇,可能就连李渊都没有这个待遇。
而李渊当上皇帝后,还没过多久就要经历玄武门之变,自己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他给后世大部分的印象是怯懦,要不是李世民催着起义,帮着消灭起义军,李渊或许并不能成功,成了李世民的陪衬。
两相对比,也难怪后世认为,窦建德可能是李渊最为忌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