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北有山西平遥,南有宁波慈城,与平遥相较,江南的古县城慈城,其历史底蕴更为深邃悠远。这里,远山如黛,碧水绕村,仿佛一幅铺展的书画长卷,透露出无尽的文化韵味;小桥流水,江南风情,又似一位温婉的女子,以其娟秀的姿容,诉说着千年的柔情。
一堵堵苍老而奇特的破砖碎瓦,巧妙地堆砌成独特的瓦爿墙,与庭院深深的官宅府第交相辉映,偏居一隅,却能将江南的韵味,化作一首首动人的诗篇,信手拈来,韵味悠长。
慈城离宁波市区不到20公里,穿越市区那繁华喧嚣的街道,一旦踏入江北大道,便如同踏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田野间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耳畔的嘈杂与心中的浮躁,在不经意间拐了个弯,悄然消散。
慈城,这座古城的气质,尤为独特。它既精致讲究,又不失古朴之风;既安静从容,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适合人们放慢脚步,细细探访,用心体味,仿佛需要一个悠长的假期,方能完全领略其魅力。又或许,它更适合一个人默默地坐着,静静地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
校仕馆
若你渴望一窥科举考试的往昔风貌,校士馆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去处!
慈城,这座被三山环抱、碧水环绕的古城,自古以来便是文风昌盛之地。自隋代以降的一千多年间,慈城孕育了五位状元、三位探花、一位榜眼,更有五百三十四名进士及一千两百多名举人脱颖而出,其教育之繁荣,可见一斑。
校士馆,这一占地逾八千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由大堂、东西文场、二堂、韩昌黎祠、黄文洁公祠及挑试所等主体建筑精妙构成。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而慈溪校士馆,正是古代童试的举办地,也是科举制度中最为基础的一级考试场所。
正门之前,一块照壁巍然矗立,照壁,又称影壁,乃中国传统建筑之独特元素,其功用在于隔离空间与辟邪。此照壁之上,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盘龙图案,龙乃皇权之象征,“盘”字又与“伴”字相通,寓意着考生一旦金榜题名,便能伴君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盘龙图案有单盘龙与双盘龙之别,作为童试之地的慈溪校士馆,自然选择雕刻单盘龙图案,以此象征其选拔人才的基础性质。
步入校士馆,数十间考屋映入眼帘,每间考屋内均设有四张考桌与四条凳子。考试时,考生需在此居住数日,期间不得外出,饮食起居皆在考屋内解决。
环顾四周,一群栩栩如生的蜡像映入眼帘,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考生考试的场景:监考官庄重威严,考生们则姿态各异,有的胸有成竹、挥毫泼墨,有的从容不迫、掩卷沉思,亦有的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更有甚者耷拉着脑袋,显得手足无措……置身于这场景之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紧张与期待的考试现场。
冯俞故居
慈城流传着一句老话:“冯家屋,俞家谷”,这短短六字,便道出了冯、俞两家在慈城的显赫地位。他们所居住过的宅邸,不仅彰显了慈城的独特韵味,其主体建筑更是保留了明代风格的精髓。冯宅与俞宅,仅一墙相隔,坐落于慈城的太阳殿路上,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冯俞宅”。
冯宅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乃明嘉靖年间湖广布政使冯叔吉后裔的居所。而现存建筑,则是清乾隆后期所建,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宅,原本是冯叔吉故居的一部分,后因某种缘由转售于俞家,这才有了“冯俞宅”之名。冯俞宅,作为宁波市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其建筑风格完美地体现了清初江南的韵味。
步入宅内,只见建筑布局错落有致,由台门、倒座、照壁、二门、正房及厢房等部分组成。大门进深二间,八字形檐墙威严矗立;二门则为砖砌牌楼式,古朴庄重。正房三间二弄,两侧耳房静候一旁,左右厢房各二开间,布局合理,空间感十足。门楼与照壁之上,砖雕人物、花草等纹样栩栩如生,刻工之细腻,刀法之流利,令人叹为观止。
继续前行,正南方,一堵照壁映入眼帘,如今已化身为景德镇青花瓷展馆,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驻足观赏。绕过照壁,便是“禄”字照壁,那“禄”字石窗,更是冯家显赫地位的象征,诉说着家族曾经的辉煌。
宅院深深,静谧而深沉,五马头墙高耸入云,作为古县城现存最高的马头墙,它不仅是冯俞宅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众多游客心中的必打卡之地。马头墙在岁月的洗礼下,留下了迷蒙的痕迹,而那些古朴的明清风格建筑、精致的木雕与石窗、深邃的庭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此刻,不妨“请坐”,让冯俞宅为你细细道来……
清道观
“步随瑶草入仙乡,只手拨开万道霞。不闻镐京玉笛奏,只见元鹤守丹砂。”这两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慈城清道观那超凡脱俗的意境。
清道观,作为江浙地区声名远播的道观之一,其历史沿革充满了沧桑与变迁。据导游姐姐介绍,慈城清道观历经兴毁,最后一次重建于2006年。在重建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建筑材料与工艺,使得建筑的质量与艺术成就均达到了古建恢复重建的巅峰水平。从昔日道士敬神祀仙、修身养性的圣地,到如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实践之所,清道观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清道观拥有三大奇观:千年古柏参天而立,木质转幢奇特非凡,五金巨钟精工铸造,无不令游客叹为观止,其影响力更是远播海内外。清道观的大门,被誉为“龙山第一门”,而其所在之山,则被称为“句章第一山”,足见其地位之显赫。
最为神奇的,莫过于清道观的钟声。铜钟选材纯正,铸造精良,音质和谐,声音洪亮悦耳。其体型之巨,甚至超过了天童寺那口重达6500公斤的青铜钟。更令人惊叹的是,如此庞大的钟体,竟是由头发丝编织的绳索悬吊而起。那绳索粗如臂膀,却由无数纤细的发丝汇聚而成,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让人深刻体会到“千钧一发”的惊心动魄。
然而,清道观巨钟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每当钟声响起,那清脆洪亮的音质,能传遍方圆二十余里,仿佛古人诗中所描绘的“晚钟破岩腹,荡出四天惊”,令人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