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本名沈德鸿,浙江嘉兴人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而在他杰出作家的光芒掩盖之下,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
1913年,茅盾中学毕业,当时的他对踏入北京大学的门槛志在必得,在填写报名单时,由于书写潦草,他误将“鸿”字写得像“鸣”字,导致名字错登,虽然最终意外收到了北大的入学通知,但这件事让他深刻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他与书法的不解之缘也自此开始。
“作品赏析
“我少年时曾临过董美人碑。”
茅盾的字,脱胎于隋代楷书中的精品——布局缜密严谨,笔法粗劲含蓄,秀逸疏朗,淳雅婉丽,清隽俊峭的《董美人墓志》。他的字是典型文人的字,用笔较细,字的中宫很紧,而笔画外延很长。显得文雅、含蓄,有节制。
“作品赏析
杜甫诗云“书贵瘦硬方通神”。
茅盾的书法作品,其显著特征在于线条的运用,线条纤细而十足刚劲,尤其其长撇大捺遒劲有力,并利落干脆,所谓“瘦硬”,而在某些字的书写中,他又不吝于呈现出一种灵动飘逸之美,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相互交融足以看出,茅盾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正是这种处理方式,赋予了他作品丰富的变化性,彰显了茅盾本人作为文学家所具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个别笔画的末端,他还巧融了“瘦金体”的精髓,通过字形大小的错落营造出一种起伏跌宕的视觉效果,动感之美跃然纸上。在行距的处理上,他出人意料地采用了宽松的布局,得整体的氛围显得更为开阔,笔法自由而不失严谨,于规范中展现“字外功”。
茅盾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彰显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