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北宋中早期词坛,是婉约派的天下,以晏殊、柳永为尊。虽然同为婉约,但柳永擅长慢词铺叙,内容大多簸弄风月,语言偏用俚俗语入词,不忌风花雪月男欢女爱。而身居宰相之位的对柳永的风月之词颇为不屑,甚至曾斥责柳永的词为“淫词浪曲”。

相较之下,晏殊更擅长令词,内容虽然难脱艳情窠臼,但大多陶舒性情,表达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语言风格典雅清丽,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晏殊的词风深得北宋士人认可,因而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晏殊的词大多婉约含蓄,即便是吟咏风月艳情,也不纤佻流俗。因此,晏殊的很多名作名句既像恋情之句,也像是人生之句。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有相思无尽处”、“不如怜取眼前人”等等。


而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词,则是晏殊最为特别的宋词之一,一反往日风月之调,反而以现实之笔,写出了一首宋词版的《琵琶行》:

山亭柳·赠歌者

北宋·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名作,最出彩的便是诗中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将抽象的声音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来,读来余音袅袅、韵味无穷。但实际上,《琵琶行》真正想要表达的是被贬谪的诗人与被冷落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共鸣。而晏殊的这首《山亭柳》所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情感。


这首词是晏殊晚年时被贬永兴时所作。晏殊生平仕途顺畅,官至宰相,但晚年遭遇政治挫折,被罢相贬谪至陕西永兴,心中有不平之气。遇到一位年老色衰的歌女听过她的遭遇后,晏殊有同病相怜之感,便写下了这首《山亭柳》相赠。

此词以歌女自述的预期写来,开篇先交代了歌女的身世:“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自言身具多种艺术才能,与人竞争不落下风,颇为自负。后数句详细说自己所具备的才艺:“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吟歌唱曲,样样精通,学过念奴强调,声音动听得让白云都为之驻足不前。


上阕结尾两句“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标明歌女当年得意之时依靠自己的才艺令众人倾倒,赢得无数赏赐,不辜负自己多年辛勤。

上阕写的是歌女年轻得意时,下阕转入年老色衰后的经历。“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化用杜甫名句“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描写出其遭遇可悲,令人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道出歌女的心事,希望找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若果真有知音人知心人,甘愿为其奉献一切。结尾“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回到词人角度描述歌女在酒宴上唱歌,一曲唱罢泪湿罗巾。


整首词以歌女今昔对比展开,昔日有多繁华辉煌,今日就有多冷落凄惨。表面上写歌女的境遇,其实是借歌女之曲,浇胸中之块垒,寄托着晏殊被罢相后的失落的心情,昔日仕途顺利官至宰相,如今罢相被贬,晚年悲凉。一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恰似白居易《琵琶行》结尾“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更多唐风宋韵,关注读书狗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