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Karl Popper,1902—1994)是什么人物?

  他是哲学家,以其科学哲学理论闻名,核心是证伪主义。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被证伪,那它就不是科学,能称得上是科学的理论,不管多么经典,都必须发展,不能推向神性的绝对真理,那就成了宗教,成了臀部高于真理,不再具有科学性。现实中,人们却又很难摆脱臀部思维,可以说,现在的学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以臀部看世界。

  波普诉这个观点,适用于任何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中国语境中也有一个精彩的表述:马克思主义只是打开了通往真理的道路。



  波普当然不会接受马克思的学说,这一点他与密友哈耶克完全一致。

  两位世界顶流大师的结识源于波普的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哈耶克一下着了迷,请波普于 1935 年至 1936 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举办研讨会;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等作品都表达了对极端集体主义的批判。哈耶克帮助波普获得了伦敦经济学院的读者职位,并邀请他成为朝圣山学社的创始成员。这个学社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和古典自由主义,对 20 世纪后半叶的经济和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波普读《资本论》相信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重复性的东西太多,需要做的是归纳出真正的要点,第一,必须摧毁资本主义,除了革命还是革命,没有改良之路。这种理论上的你死我活冲突,与席卷了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是一致的。这显然不是经济建设者的思路;第二,劳动被异化,劳动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会正向改善,只会越来越悲惨;如果这个结论是真理性的,那么,现在的欧洲应该是一片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了;第三,资本家作为个人,也是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受害人,被异化的不仅仅是劳动者,也是整体人类。所以,共产主义的口号是解放全人类,不仅仅是去解放恩格斯在曼彻斯特家族工厂中的纺织女工。

  第三条也许是更真实的马克思,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马克思真正酷爱的是哲学,他所酷爱的哲学,当然是德国的哲学系统。

  德国哲学也可以说是对形式逻辑的批判,反对非此即彼的庸俗的思维定式,强调整体与综合思维,凡是陷入二而一对立的,其实都是马克思所批评庸俗共产主义。这等于说,资本家作为人,并不是劳动者的敌人,正如恩格斯虽然拥有家庭产业,马克思与燕妮的家庭都是贵族,但都不是敌人;敌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像一张大网,把劳动者与资本家都困在了网中央,成了人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所以,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产主义并非是毁灭性的,相反共产主义是“人性的复归”,是“个性充分发展”的社会,这不是很美好吗?



  下在因为如此,哈耶克在批评马克思主义时,有一个温和的前提,他认为自由主义与马克思的集体主义不是目标上的冲突,双方都想走向人类的大同,差别是方法与途径。

  波普的批评,用今天的眼光看,不过是在用二战后的事实,对马克思主义做了一个“科学哲学”的证伪。

  穷与富的差别并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专利,任何经济都会有, 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经济体,至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出现过,那它就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假设,是科斯的黑板经济学;那么,所有《资本论》中的具体证据都失去了必不可少的逻辑前提。



  事实上,北欧国家的基尼系数大比例低于中国,中国是0.47,而且已经多年不公布了;北欧为0.3左右,前者在0.4的安全线之上,后者在安全线之下,从数据关系看,这个差别是根本性的。北欧是地道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人说是靠海盗掠夺来的,希望大众不要陷入这种垃圾文化中,二战德国打成了废墟,去掠夺谁,德国的崛起是资本主义西德的市场经济的重新崛起,并拆除了柏林墙,谁解放了谁?北欧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劳动法的执行、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都要高得多。

  这样的事实如果都不能影响理论的反思,那只能说理论正是波普所说的“不能证伪”的理论,那就要考验它是否具有科学性。

  这就是当下中国应该做的:让经典理论经历一个中国化、时代化的洗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