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惨败后,所受到的打击到底有多大?
这场战争被称为"20世纪最短的战争"。短短一个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便在恶劣的高原环境中打败了号称"亚洲虎狼"的印度军队。这是一场较大规模的反击战,不仅让印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影响了尼赫鲁总理的去留。当年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尼赫鲁在自传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永远不知道中国人在想些什么。"这场战争到底带给印度什么样的打击?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 武力反击,全线溃败
1962年10月,随着中印矛盾的升级,双方在阿克赛钦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在此之前,印度一直对中国藐视态度,甚至号称"亚洲虎狼",对中国毫无敬畏之心。印军不断挑衅,在中印边境地区肆意扩张,导致局势日益紧张。
面对印度的无理挑衅,中国政府多次斡旋谈判,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纷争。然而,印度方面狂妄自大,置若罔闻,坚持极端立场,拒不退让。最终,中国政府被迫采取军事行动,出于自卫反击。
10月20日凌晨,解放军数十万精锐官兵奔赴边境,沿阿克赛钦、望夫拉、勃拉底河三路迅速开进。短短数日,便攻占了战略要地冈仁波齐、谢厄拉等重镇,切断印军供给线。随后,中国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沿多路并进,直捣黑暗。
面对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印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号称"亚洲虎狼"的王牌部队——印度驻守该地区的4个师,被解放军全歼。10月24日,冈仁波齐地区印军全军覆没。
此后,中国军队如火攻势难以阻挡,仅半个月便攻克重镇卡拉帕坦,并直逼印度腹地。面对惨重打击,印军溃不成军,四处狼狈逃窜。就连印军总司令长官奈杨曾亲赴前线,也无力回天。
到11月中旬,印军在阿克赛钦、勃拉底河两线全线崩溃,阵脚大乱。面对中国军队迅猛的进攻,印军只能节节败退,最终在11月21日宣布全面停火,结束这场战败。
二. 尼赫鲁政权动摇,声望下降
中印战争的惨败给印度政坛带来了巨大冲击,尼赫鲁政权岌岌可危,个人声望也遭受重创。作为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一直被捧为民族英雄,是印度人民的偶像。然而,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尼赫鲁出身贵族,政治理念较为理想化,对中国的实力估计不足。他一直秉持"印度大国"的想法,妄图通过武力扩张成为南亚霸主。在战争爆发前,尼赫鲁对中国的警告视而不见,坚持强硬立场,最终酿成惨剧。
战败后,印度民众对尼赫鲁寄予厚望的"印度大国"梦想破灭,怨气难释。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尼赫鲁的游行示威,民众斥责他"一错再错",要求其下台负责。就连部分内阁官员也公开顶撞尼赫鲁,指责他的决策失误,让国家蒙羞。
面对民怨的高涨,尼赫鲁万分沮丧,身心俱疲。他在自传中写道:"我永远不知道中国人在想什么,这令我感到非常痛苦。"政治上的重大挫折,加之年事已高的他承受不住打击,在1964年5月27日因脑出血去世,就此离世。
尼赫鲁的离世,标志着印度政坛新老交替,其"大国情结"及不结盟运动也就此终结。印度陷入了一段动荡时期,新老派阀之争使政局更加混乱不堪。
不仅如此,此役更让印度在国际上声誉扫地。尼赫鲁倡导的不结盟运动在战败后被迫放弃,印度转而亲美走资本主义道路,与之前的外交原则背道而驰,使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大跌,沦为国际笑柄。
总之,尼赫鲁政权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沉重打击,动摇了他在国内外的双重声望,为印度政治前景蒙上了阴影。这一切,都要归咎于尼赫鲁对中国实力的错估,加之官僚主义作风,酿成了这场灾难性失败。
三. 印度军费狂增,经济重创
中印战争给印度军事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为了重振军队士气,应对中国的安全威胁,印度政府不得不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战后的头两年,印度国防预算从原先的34亿卢比暴增至68亿卢比,整整增加了一倍。随后几年国防开支持续高企,每年均占GDP的3%左右。巨额军费开支加重了国家财政赤字的负担,经济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还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大量购买武器装备,以尽快重建军力。仅1964-1965年,印度从国外购买的武器耗资就高达24亿卢比,相当于当年国防预算的三分之一。大笔军购费用无疑加剧了财政困难,令印度经济进一步受挫。
更为糟糕的是,印度在大量采购武器时丧失了主动权,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操纵,受制于人。为获取先进武器,印度不得不向西方国家靠拢,放弃了原有的不结盟中立政策。军火贸易还成为外国介入印度内政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