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曹知白《群峰雪霁图》
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独树一帜,俨然一座高峰,若从雪景山水画的角度看,则有曹知白《群峰雪霁图》),唐棣《雪港捕鱼图》,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剡溪访戴图》,罗稚川《雪江图》,姚彦卿《雪江游艇图》,张渥《雪夜访戴图》,方从义《山阴云雪》等众多代表作品。这些拥有美妙名字的雪景山水画作品,又以其别具一格的画面样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不得不向它们发出由衷的赞叹。
一、以留白画雪法为主
历代画雪技法很多,概括起来无非两种,一是“借纸为雪”,即留白画雪法,二是“敷粉代雪”,即敷粉画雪法。同一时代,采用不同方法所画的雪景山水画都有很多,按照常理思考,我们自然会认为元代画家一定延续这样的传统,广泛使用这两种画雪方法。但事实并非如此,就从目前存世的元代雪景山水画来看,采用敷粉画雪法的作品少得可怜,我们仅能够发现刘贯道所画《积雪图》及郭敏《风雪松杉图》使用敷粉画雪法,其余均使用留白画雪法来表现雪。
元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
元 姚廷美《雪山行旅图》
元代雪景山水画以留白画雪法为主,是否可以认为元代画家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是他们认识到了这种方法要优于敷粉画雪法呢?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真的如此,那明代、清代画家们,应该吸取元代大师们的经验,放弃使用敷粉画雪法转而全部使用技法更高级的留白画雪法才合乎推理。但事实是,元代之后使用敷粉画雪法的画家多不胜数,敷粉画雪法依旧延续,足见两种方法并不存在技法上的高低优劣之分。由此说来,应该另有原因。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元代绘画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方闻说道:“中国画由宋至元,在画史上酝酿并发生了一场空前的革命,元代的文人山水画创造了与北宋早期雄伟、写实山水画造型完全不同的另一派面貌。”元画的真正主旨是艺术家对其所生活世界的内在反映,而不需要去再现客观世界了,这就意味着,元代文人画家画雪景时不需要使用如同雪一样洁白的白粉,把它涂抹或者渲染在树干、树枝或者山头、岩石、地面上,单纯凭借在纸上的留白便可以很好地表现画家心中的雪。曹知白作《群峰雪霁图》,以简练而飘逸的笔画勾勒出远处连绵的山岭及河岸,山顶上干笔浓墨略点小树,山峰转折处略施笔墨渲染,其余全部留白,而除天空之外的留白,表现的就是覆盖在群峰之上的白雪。他所要突出的重点,并不是描绘的地形结构如何真实可信,也不需要用白粉画雪来增加雪景的真实性,而是要表现画面中的像音乐般的书法线条所传达的抽象秩序以及如何使用留白法让画面中的雪景表现得更加朴素平和,充满诗意。
二、创作者主体是文人
元代不再沿袭皇家画院体制,统治者对绘画主要强调实际应用,所设的“画局”也完全属于工艺性质,元文宗曾任命柯九思为鉴书博士,其任务也只是对内府所藏书画进行鉴别查定,并非五代两宋那种由职业画家组成的艺术创作团体。同时,元代在建国之初取消科举制度,即使后来自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重新开科,汉人及南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这也导致了一大批文人士大夫成为业余画家以及绘画创作队伍的主体力量。
这支队伍中一部分是无法或不愿进入仕途的文人,比较幸运的可以靠持有土地或变卖家产维生,如曹知白等,其他人为了生存,只好去教书、行医、算命、卖画,或者成为方外人士,黄公望就曾以卖卜、卖画度日,罗稚川隐居在家乡江西,方从义则是一名道士。另外一部分是出生在南宋末年或者是元代,而后又走上仕途的文人,这些人有赵孟頫、朱德润、唐棣、王蒙、马琬、陈汝言等,他们一方面在仕途上谋求发展,另一方面又把绘画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这些文人虽然在个人理想上因为种种原因而有所不同,但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追求是一致的,他们通过绘画共同寻找精神上的“世外桃源”。他们通晓诗词歌赋,又富于收藏,精于鉴赏,他们研究古代画家的风格,相互切磋、交流,在借鉴前代大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颖的、抽象的、以此来抒情明志的绘画新样貌。这些业余文人画家逐渐地主导了元代画坛。
元 唐棣《雪港捕鱼图》
三、创作中心在江南
13世纪晚期,蒙古人推翻南宋王朝建立了元朝,定都北京。在元代以前,绘画艺术较为繁荣的区域一般都在京城,如唐代的长安、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等。到了元代情况有所不同,绘画中心不在大都北京而在江南地区,况且江南又不是经常下雪的地域,生活在这里的画家很少有机会见到雪,江南地区却变成了雪景山水画的创作中心,这到底是为何呢?我们知道,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拉开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人口南迁的序幕。在公元1127年前后,大批的北方贵族、士大夫以及普通民众追随高宗的御驾举家南奔,而后高宗定都杭州,这里就成了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到了元代,江南地区人口早已经多于北方,而且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很多文人出生或者生活在江浙苏杭一带,而元代绘画的作者多是文人,文人成为画坛新的主导力量。无论是元代绘画作品的题材选择、评判标准的制定、风格的演变,还是绘画革新运动的发起,多由江南文人画家主导,也就不足为怪了。
赵孟頫、王蒙、唐棣、姚彦卿等皆是吴兴人;黄公望是常熟人,去世在杭州,且平生多次游历太湖;曹知白是松江人,与黄公望等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孙君泽是杭州人;陈汝言是苏州人;罗稚川、方从义是江西人;马琬是秦淮人,长期寓居松江,画风受到黄公望的影响。这些元代江南地区的文人画家创作的雪景山水画,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元代雪景山水画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江南地区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元代雪景山水画的创作中心。
绘画既然不需要以再现客观世界为主要目的,那作画的题材也就不受限于画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这些出生在江南且很少看到真实雪景的文人们,并不会因为对雪景缺乏观察而放弃雪景题材的描绘,元代画家反倒可以通过将前人优秀的作品作为参照,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画作,因此雪景就变成了元代文人作画时的备选题材。即便是在下雪较少的江南地区,画家们一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雪景山水画作品。
元 唐棣 《朔风飘雪》
四、结语
元代文人画家们接续着山水画前辈们热衷于描绘雪景题材的传统,尽可能多地使用留白画雪法,创作雪景山水画。他们雪景山水画不像五代北宋雪景山水画那样雄强、写实、工细,而是追求生动细腻、自然率意的书法用笔,简洁空灵的画面以及清逸高雅、超凡洒脱的格调。在元代文人画家的眼中,雪景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更成为一种人文景观,它能洗涤人的灵魂,启发人们以高旷澄明之心去体验万物,感受生命的价值。也正因如此,他们在元代短暂的时期内便创作出了众多雪景山水画经典佳作,而这些作品,同样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光芒四射,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