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是我在高中时就非常喜欢的一个了不起的作家。他的《名人传》是我中学时代最认真读过的一本书,也是令我最为感动的书。长期以来,我都认为罗曼•罗兰是最富有激情且最了解伟大人性的作家。他写过的不少名言曾激励过我,尽管时光荏苒,很多名言已经在我脑海里稀释而变得模糊,但我坚信它们像我吃过的美食一样供给在我身体的营养库里。

关于《约翰•克利斯朵夫》,我也是在高中时买了其书,不过是四册本中的前两册,那是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后来,我每每到书店,尤其是旧书店,我都想淘到另外两册。不过,很遗憾,那套版本,我至今还缺一册。直到2022年1月5日我才从网上淘到合成本。收的书时,我从决心一口气读完,可是面对1200多页的巨著,我还是没能坚持读完。说实话,读大部头巨著不仅仅考验一个人的读书兴趣,还要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更要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生活环境。别看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但是一旦要下定决心长期干一件事,你就会发觉困难重重,不是繁琐的事务侵扰,就是糟糕的阅读环境破坏心情,再不然就是没完没了一些快乐诱惑令人分心。总之,读书在任何时代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尤其是读长篇巨著。

因为,我觉得现在外在干扰少了,也不太爱应酬。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来说,读书无疑是最有意义。所以,我在读完近1000页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后,继续加油,将《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一遍。不然,说实话,我总觉得自己仿佛是欠罗曼•罗兰一份人情似的,他曾那么激励我,让我在叛逆期的迷茫中听到来自天宇的呼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会减少痛苦,也会在绝望中燃起希望。”是的,当年我确实在不断读书与创作中,克服了我曾想了结自己可怜而无辜的生命那邪恶的念头。

阅读吧,从现在开始!

罗曼•罗兰写出了一个孩子对黑暗自然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未知生物的恐惧,这种恐惧在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那里是可能的。我记得我童年时代,每天晚上,我总能对着挂着墙上的煤油灯所投出物体阴影怀有恐惧感,也总能把凹凸不平的墙体,还有屋漏痕迹,想象成各种画面,不是那种静态画面,而是动态的,甚至有剧情的。如果有虫豸蚊蝇之类的,就更能把它们想象出具有魔幻色彩、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怪物。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我确实恐惧这些,显得胆小。可一到了白天,我却比谁都胆大。我记得我是个很爱和人打架的人,虽然我从不轻易与人打架。我喜欢挑战,从不畏惧。这种性格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蜕变,反而成了我的一种坚忍刚毅的性格。

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应该是罗曼•罗兰写完一系列英雄人物传记之后的作品,这就使他的笔下显得很干净,已经形成了一种净化之后的环境,我可以用一个别意的词称之为:“净宇空间”。它不是一般作家笔下那种璞质的自然环境,不是那种没有经过营造的社会环境。如果用自然科学来比方,它是一颗生长在实验室基地种子。由此可以看出,罗曼•罗兰是一个精致主义者。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件愉快的事。罗曼•罗兰还是那个罗曼•罗兰,一如我二十年前读到的感觉一样,他是情感的高手,能细致入微地把握住情感的曲线。那些不起眼的细节,那些微妙的心灵变化,并不是靠想象力才能胜任的,它需要作者具有同样精细的情感,需要那种神秘而又薄脆的敏感。如果仅仅是想象,这些细微处是难以被精确而优美地呈现出来的。罗曼•罗兰创作作品时总是赋予人物两种不同感情,一种是强烈的火山洪水一般的高亢激情,一种是细腻薄脆的柔情。尽管他并非没有中间的情感维度,但这两种貌似鲜明对比的情感是他最为热爱的。也许,他是一个精通音乐的作家,他熟稔这些情感规律,并认为它们是抓住人类心灵的秘密武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难联想到列夫•托尔斯泰,后者认为作品就是靠情感来打动人,感化人,培育人的美感,一切艺术都当如此。

教养是一个国民朝文明发展出来的结果,它本是一种文明的特征。在这种文明的教养中,人与人应该敬重和关爱。但是,同样这种教养也是在规范一个人的审美界线,从而有了一定的排它性,把不属于这种文明范畴的言行举止、风俗习惯视为异类。对于那些有成熟心理的人来说,固然能有包容和宽恕,但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只会让其影响自己的想法、观念和行动。蜜娜对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孩子之间的教养差异,让他们彼此成为伤害对象。

舅舅高弗烈特对于约翰•克利斯朵夫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在他青春迷惘时期,告诫他,要热爱生活!这个文化层次并不高的人,却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充当智慧,给一个音乐家指点迷津,让他不要因为命运的失败和生活艰辛而气馁,而绝望。这不仅仅是因为亲缘关系,这是一个天才命运中需要的一种正能量。没有这种正能量,有多少天才会早早夭折。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人,多一些这样的勉励,多一些这样的指引,才是让这个社会成为智者的温床,而他们一旦渡过难关,度过危险期,他们就会用极大的才智改良社会,让社会更加美好!

罗曼•罗兰只是述说中批评甚至谴责德国人的愚昧、固执、虚情假意等等,却不是通过人物来展现的。而且,他一直怀有宽容的好心态去看待那些人物,所以,根本营造不出一个落后、愚昧、低级趣味、虚情假意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他的“英雄”,不像是在对愚昧无知人群的战斗,而像是在对自己智力、对精神阈限的战斗。尽管在这方面也是需要战斗的,但是他的孤独与傲慢,便显得是英雄自己个性与社会接受度问题。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故事矛盾削弱了许多,因为对手不够强大,或者说对手的强大与取决于自己的强大与否,这就好比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战斗。说实话,《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小说,或者说作为故事,显得有些松垮。主要是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对立性不强,主人翁约翰•克利斯朵夫没有强劲有力的对手。他的事业征程上没有真正要扼杀他的敌人。戏剧性不够强烈。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一些悲剧性是无法克服的。一种就是你是天才,但你却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另一种是你的家庭很平庸,你出不了天才。家庭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平庸的国家是很难出天才的,因为他们也会被这种平庸的社会窒息。所以,约翰•克利斯朵夫要发展自己的天才,不得不极度的痛苦,也不得不从大自然中寻找喘息的空间。这大概就是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天才们如此热爱大自然的因素吧!

罗曼•罗兰写《约翰•克利斯朵夫》存在一个漏洞。因为,他是以贝多芬作为约翰•克利斯朵夫原形,以贝多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小说的背景。但是,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是将贝多芬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背景的,那么,贝多芬的努力和成功,尤其是贝多芬音乐所创造的新环境,已经使约翰•克利斯朵夫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若不然,贝多芬岂不是成了庸俗之辈,是应该被批评对象?!所以,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存在的社会背景不该说无天才的社会背景。就像摄影中重影一样,成了这部小说的一个漏洞问题。

柯林娜的安排,倒像是出自罗曼•罗兰的私心,尽管在她之前也出现一位没买的票、约翰•克利斯朵夫邀请一起进包厢看戏的法国女人,那是一个有素质的法国女老师。不过,柯林娜则直接就成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音乐上第一个知音。显然,罗曼•罗兰以这种方式暗示法国民众在教育上更加出色,在艺术领域更具有欣赏的能力。不过,这种私心无伤大雅,没有破坏小说的和谐性,甚至可以说罗曼•罗兰用小说的方式为法国与德国的友谊增加一道彩虹屁。

约翰•克利斯朵夫大闹杂志社,和华特霍斯决裂这段,按照现在写的确实不够精彩,甚至将小说主人翁写得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完全就是一个二愣子。擅自修改稿子,将论战变成恭维,这本身委实让人受不了。但是,要将恭维的程度写出来,如果近乎拍马屁,甚至到自毁人格、没有底线程度,那这种违背作者的修改稿真的能触发激烈矛盾冲突。不过,罗曼•罗兰在此处没有强化矛盾,没有将受辱的原因,亦即修改稿的恭维程度写出来。在前面交代的,也只是一般的修改,虽然文中提到曼海姆是已经肆无忌惮修改约翰•克利斯朵夫稿子。但,整个杂志社都是一帮老油条,他们太会玩社交,太会把握尺度,他们真的会将论战稿变成马屁稿?所以,约翰•克利斯朵夫无名火显得有些乖张,损害了他的形象。

虽然有很多文学名著讲述一个人如何从底层走向成功,但是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莫泊桑的《漂亮朋友》无疑是其中最为经典的故事。相比较于前者而言,后者似乎更清晰地找到了在社会上晋升的途径。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是某一种道德君子,尽管自己一生致力于反抗世俗的道德体系,甚至还有打破它,重新建立新的体系的宏大愿望。但等他成功后,新的社会体系,新的道德体系依然会建立起来。而漂亮朋友杜洛瓦则不是寻求打破,而是寻求自己的智慧才能之金子能够通过社会结构出现的空隙挤上去,并在那里闪耀光芒,好比污泥里出了莲花。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杜洛瓦的成功看似卑劣,实际上确实对社会破坏性极小。至于批判他的人,除了政客就是那些道德君子,而这些人往往更热衷于杜洛瓦的成功之道。

约翰•克利斯朵夫抵达法国后的诸多故事,尤其是关于他对音乐的态度、评论,会让我们读起来有些吃力,其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大多中国人对于音乐并不那么在行,对于乐理,更近乎门外汉。我们在这方面远不如古人,琴棋书画是古代读诗人必备之学,而到了我们这里,除了会唱几首流行歌曲外,几乎不大了解音乐世界。就是玩古诗词的人,也就只懂文学性的格律,而非音乐性的格律。可以相信绝大多数玩古诗词的人都不懂音乐。我们的教育的残缺的,是肤浅的,是为了满足政治家统治目的。不是人文的,不是真正的为人素质服务。

在音乐上,我也曾努力过。我学习一段时间古琴,研究过乐理。我曾梦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自己作曲写歌。我不是一个对音乐没有天赋的人,这不是对自己的吹嘘,给自己贴金。我年轻时就一直有音乐细胞,我曾多次记录在在山林、田野中即兴创作的歌曲,甚至还记录梦中唱那种神奇之歌。可惜,我没有精通音乐,这些上天赐给我的音乐,我没有能力将它们完善成乐谱或歌曲。至于以后是否还有时间,还有机会,我难以确定。时间对于我来说似乎已经在加速,生命的油灯比年轻时燃烧的更快。

有句很流行的话说:当你觉得人生不如意,你就去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其实,这是一句让人雪上加霜的劝言。因为,要看完《约翰•克利斯朵夫》本身就是一个苦差事,它太厚了。再者,书中涉及太多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盲区的东西,除了我上面谈到的音乐外,还有艺术评论,西方哲学,以及西方历史等等。如果你不具备对西方世界有起码的认知,看这样的一本巨著,更会增加你的精神负担,它们都是你认知的盲区,会将你的自信挤压到新的低度。

罗曼•罗兰写这本巨著,并不是为了让普通人看了后精神倍增,信心倍增,不是的,他并非为了他们。他是为了那些饱受生活冷眼的具有极高天赋的人而写的,这些人本身就是一群对庸俗世界、对低俗社交有着极度的鄙夷,并渴望获得高雅的艺术作品来充实自己的人。只有这些人,他们才有可能将这本书从头看到尾,甚至会奉为经典藏在枕头边。只有他们才能在巨著中慢慢领会作者的宏大叙事,才能深切地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普通人,他们连书能否读完都成问题,有何谈其它。如果罗曼•罗兰仅仅是讲个励志故事,《约翰•克利斯朵夫》大概只需三百页码就够了,不需要现在这么长。他的目的,其实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都是借助故事来展示自己的宏伟目标。

在我看来,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所写的女人都没有什么特性。他是从社会共性的角度去写女人,所以,法国女人和德国女人没有渭泾分明的界限。他不过给法国女人多添了几笔轻浮、活泼,更爱卖弄风情一点叙述语言而已,而且,还不是用在人物的具体描写上。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大概是罗曼•罗兰在这部小说填塞了太多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涵,削弱了故事中人物的特性描写。倘若不是围绕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个主线写,他的作品将显得很糟糕。在这一点上他比不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后者是将所有的人物都像点燃的荆棘一样塑造,个个显得热辣滚烫。每个人的特性虽然不是独一无二的,却都是热烈的,让读者跟着一道激动的。罗曼•罗兰的其它次要人物则黯淡的多,甚至像是一群陪衬人。

在我们中国的文学中,尤其是小说,我们的作家是很少在小说中谈论政治,更不要说是谈论时局,不仅自己不谈论,也不让他笔下人物去谈论。我们的小说是抽调政治主题的,即使有,也是象征性有一点。不像西方作家那样,往往故事就那么一点,时论却洋洋洒洒几千几万字。他们不仅小说如此散文也是,海涅的游记散文简直成了社会与文学的综合评论集。这使得任何阅读者都能在读物里领受到文化的熏陶;而我们则是通过不是本身来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换个角度说,我们的作家一般仅仅只是艺术的爱好者,对社会,对政治,对宏观的世界往往缺乏研究,得不出真正的社会发展规律,也看不透社会制度演变的本质,更不能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去批判时局的得失。我们的作家热爱才情与功名,写作的目的就是展示才情,博得功名,赢得美人归。

罗曼•罗兰是要通过《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巨著,告诉你如何成为强者,如何做一个在任何社会都能独立自主生存的人。他全方位地将社会大全景投影到主人翁身上,然后让他在这些困境与重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其中有一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绝对不畏葸,不苟且。向一切权贵与世俗勇敢说不!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即罗曼•罗兰并非想在这部巨著中将我们引入生活纹理之中,而是让我们通过他的宏观描述去感受那种一般性的困境,至于困境的特殊性无关紧要。因此,我们的阅读也是可以扫描式,并不一定需要在文本中寻找隐喻和象征。也不需要在字里行间里寻找作者隐藏的圣杯。《约翰•克利斯朵夫》本质上是一部英雄史诗,它需要集中足够多的阳光的东西供我们分享,而不需要让我们盲目地去寻找那根羊毛线。历来史诗的风格都是如此。

罗曼•罗兰在这部小说的情感基调设置的并不成功。他老是否定、批判,甚至谴责,然后马上有肯定,宽容,赞美。对德国如此,对法国一样如此。所以,看到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阅读《贞德传》之后表现,那种宽恕一切的神情,总觉得不合时宜。尤其紧接着又写第六卷安东妮蒂,写耶南的一家遭遇。显然,当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及市侩气息,无法予以真正的宽容。罗曼•罗兰的宽容,使故事矛盾,社会矛盾,人物心理矛盾都削弱了。如果一个天才活在温室与漏雨屋之间,他还能强化他的意志力,像愤怒的狮子一样决意撕毁旧社会的破烂,重塑一个理想世界吗!……我不是说,我们总是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我并不崇尚暴力。我是说,在艺术的世界里,该有的对比不能随心所欲地弱化,否则艺术色彩就会显得有些褪色。

不知道为什么,第六卷安东妮蒂让我失去了阅读下去的兴趣。我觉得罗曼•罗兰写这一卷时似乎有些滥情,他是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人生情感又变了一个花样赋予了奥利维。或者说是同时赋予了安东妮蒂与奥利维姐弟俩。本质上并没有起到扩宽我们情感视野的作用。后面的情节我还没有阅读,也许塑造这两个人物是为了弥补社会环境描写的不足,是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过他们很少能相互认识并相互帮助。他们是孤独的,却不是稀缺的。罗曼•罗兰曾在《名人传》里表达过类似的观念。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第六卷的存在意义还可以说的过去。不然,我个人认为有些画蛇添足。

坚持阅读,熬完这个乏味的时光!

在这部小说里,罗曼•罗兰写了一些人物,像是边角料。约翰•克利斯朵夫显然不可能花功夫去研究他们,了解他们的身世、思想乃至一切。一个天才音乐家大抵是不会花太多精力去研究人情世故的。这些人物是作者研究的结果。他们被安排在主人翁的身边主要价值仅是衬托,是绿叶一般存在。只是他们显得像是机械性的组装,他们连和主人翁日常交流都很少写。这些算是败笔吧!

“越民主化,…思想、艺术、科学似乎越贵族化了。”确实,这种现象也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任何人都想与众不同,并渴望高人一等,富人一圈。在一个专制国度里,权力无疑是使人高人一等、富人一圈的上乘选择,所以,权力使拥有者具有贵族化现象。在民主国度里,权力被锁在笼子里,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尊贵,不再使人高人一等、富人一圈,取而代之的是思想、艺术、科学,乃至个人智慧。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长于议论,短于故事。借着一个成长励志故事,将社会百态议论一个遍。从另外角度说,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小说的定义。对我们东方文学教育下的人而言,小说与故事像是皮与骨,神与魂的关系,仿佛离开彼此,就成空皮囊。但西方小说显然不是这个定义,他们的小说定义是:虚构人物的事,如果更完美点,就是虚构人物的故事。这里有两点需要阐述一下,一是,此人物是人与物,人就是人,物则是人化的神祇妖魔鬼怪等,而我们传统习惯人物仅仅指人。二是,此处的事乃至故事,也是与我们大不相同的。事,就是一个人物发生事,很像我们写的记事,历史等,而此处的故事,也与我们不同,我们的故事是具有虚构色彩、戏剧性、完整故事结构的故事,但西方的故事不强调我们所强调的,尤其是不强调戏剧性和完整故事结构。至于虚构性,他们也经常是迷糊的,因为他们经常将大量的心理描写,尤其是将社会时论放入进去,导致人物的虚构似乎仅仅是停留在名字上的虚构,其余都是真的。比如《约翰•克利斯朵夫》、《红与黑》、《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喧哗与骚动》等等。我们的故事主要是叙事,叙事就可以编,就可以杜撰,就可以想象,总之,就可以虚构,甚至矫揉造作别人的事以成故事等等,无论如何虚构的成分依然占绝对比例。所以,阅读和欣赏,乃至评论西方小说时,需要注意这些差异。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品中每个人物的对话显示平庸,没有特色,这是法国大社交环境下的人物对话。如果说这是法国特色,那只能说这种特色把人的独特性给掩盖了,尤其是在艺术层面上说是这样的。不过,我觉得这应该仅仅只是罗曼•罗兰是如此。巴尔扎克和雨果都不是这样的,他们笔下的人物对话都有特色,都能显示个性。莫泊桑依然能保持每个人有自己个性,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尽管那些人物多少充满戏剧化。福楼拜则在自然中追求人物说话的真实性,他的人物更具有法国特色;而巴尔扎克笔下人物则充满莎士比亚的味道。不过,就对话艺术而言,罗曼•罗兰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不太用心。他在乎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天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人为的错误却异常宽容,所以,他不大在意那些充满杀伤力的语言。其实恰恰是这些语言、是这些人鞭策天才,让他从泥潭里奋力自拔,不然,他会在围观群众嘲笑声中咽气而亡。

《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中有太多这样的言论,“要使阳光照耀别人,自己心里非有阳光不可”等等。它总是像一个苦口婆心的先知,用智慧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引导你,洗涤你的灵魂。用博爱,用宽容,用智慧,来抚愈那些受伤的灵魂。以暴制暴,素来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一个也不饶恕”是民族魂的决意。东方文明不相信种善因得善果,这种漫长的等待使人失去耐心,更不要说要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开花结果。中华文明崇尚快意恩仇,不崇尚宽恕一切!文化,本来是教育人正直,善良,勇敢;而我们的文化却是教育人忠诚,驯从,谦卑!

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并不是真正的天才,他的成长历程虽然脱坯于贝多芬,但是他在这历程中没有贝多芬的敏感与暴躁,更没有天才的高瞻远瞩和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他的那些外在吸引力和内在排斥力,还有那种孤独感,都显得很脆弱。天才一定是敏感的,因为只有敏感的感官才能捕捉到别人不能捕捉到的东西,才能从细微处洞悉一些原理。而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敏感度上显得不足,他只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另外,天才有一种执着性勤奋,他在他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上会不惜代价去消耗时间和精力。天才的这种行为往往没有实在的价值,不仅外人看来没有,对他本人来说也没有。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磨练他的耐心和坚定了他的信念。天才并不是每件事都做的有价值,他们也会做无用功,也会显示固执己见。但约翰•克利斯朵夫没有写到这方面,他倒是一个英明的才子,总是干了一些有价值的事,尽管这些价值短期内未被认可。

天才的傲性是来自骨子里,而不是来自与世人的对比后产生的。因为,天才只关心自己关心的事,做这些事是他觉得找到了乐趣。往往,他从自然或圣贤那里得到启示,坚定了他的判断。所以,他不会在乎世人的判断。他习惯了自己的判断,因为他的判断是自然和智慧认可的。即使自己做的事毫无意义,他也这样执着迷信。再者,他长期在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中,与世人存在一定隔阂。他见识过世人的平庸、懦弱与无能,所以,他不会理睬世人的眼光与评判。在世人看来,他就是一种傲慢。

前后历时28天,其中上周末两天没有读,共用26天读完《约翰•克利斯朵夫》!

2024年11月21日 晚10点


作者:邵风,安徽肥东人,作家、编剧、书法爱好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来贝》;剧本《出租房》系列、科幻剧本《托鲁传奇》等;长诗《贾佑思历险记》等。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